升降聚散是天地变化的基本规律,《周易·系辞》曰:法象莫大于天地,变通莫大于四时。四时的变化,给苍天划定了春夏秋冬;给大地奠定了东西南北;给人类界定了贵贱富贫;给疾病规定了寒热虚实。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数,大自然的变通是以“四”为基本法则的,这是万物生杀变化的基本定律。 天有二十八宿,人有二十八脉,天人相应。天文家欲观天象,须分东、西、南、北四方。观察二十八宿所居方位;医学家欲识脉象,须辨寒、热、虚、实四性。以知二十八脉所属性质。四脉定证就是提纲挈领,率先给医者一个辨识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的入门方法。 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不能并存二理,一理不可并存二用。认识真理的方法尽管千条万条,真理却只有一个。热性向上,其象如火,脉波只有越上腕横纹才是热证的真象;寒性向下,其象如水,脉波只有沉于尺脉以下,才是寒证的真谛;实性积聚,聚则成形,脉波聚结关部,才是实证的真实;虚证耗散,散则成气,只有脉波出现强弱、快慢、大小不等时,才是虚证的真脉。辨清寒热虚实,把握生命的脉搏,就从这里开始。 分四方,而知二十八宿方位,辨四性而通二十八脉本质,由此方识,脉之长短与身材高矮相关;脉之盛衰与体质强弱相联;脉之滑涩与体力的盈亏相剥;脉之大小与体形的胖瘦相显;脉之浮沉与品行动静相同;脉之迟数与性格急缓相遂;脉之粗细与气质的勇怯相成。 虽然数者多热,迟者多寒,盛者多实,衰者多虚,这只是生理的表象,病理脉象,只有脉位越界,脉形变形,脉势失势,脉数异常,才是真正的病理之脉的显现。从四脉的辨证开始,才能在脉象的研究领域登堂入室。 中医协调疗法是中国著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倡立的中医疗法之一,是其一生研读《内经》、《易经》、《伤寒论》、《孙子兵法》等经典著作的智慧结晶流淌,是顺乎自然之道,旨在唤起生命自然疗能的无为而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走了,留给后世的是一部治疗学的无字天书,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协调的道理 中医是医道,是沿着天地的变化之道,阐释生命活动之理的学问,而不是教条式的说教,故《素问》有言:“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素问”传承着生命过程的问对,“灵枢”传承着生命之神的枢机。中医是过程之道,而不只是结构之学;是演化之道,而不是存在之学;是生命过程演化方式之道,而不单是人体结构存在形式之学。“道”是自然规律的变化,而不是表示知识的“学问”。 协调疗法的实践目标就是促进人的生命过程的自主实现,自由发展与自行和谐。生命活动自身拥有调整一切失和、化解一切疾病的本能。协调的立意就是寒热互消、虚实互补、升降互动、收散互循,八法确立,四相调理。使生命活动趋于自然之道,使疾病自愈。通过协调就是调动这一生命本能,实现中医的治人之道,而不仅仅是治病之学,中医是关注生病的人,西医是关注人生的病,一念之别,差在天壤,人为本,病为标。病态过程与生命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对待生病之人像调教孩子一样,要善待,引导、教化他们,而不是杀死、战胜、消灭他们。协调疗法,体现的是生命之道、自然之道。也是文化艺术和社会之道,协调的立意体现着刘绍武先生毕生的经验和医疗艺术,通过对天地人、表中里、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后的时空认知,使神、气、形顺势而为,以和缓、和气、和美的治疗手法,在治疗过程中化病于无形之中,最终实现人类心理的协调与精神的和谐,达到了天人和通的文化背景和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只有你的灵魂感知到刘老思想智慧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中医之道的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医道梯度,医道通于天道,亦通于人道,蕴含着自然、生命、社会大一统的妙法,是照亮你行医生涯的一线灵光。 协调的法则 协调首先是阴阳的协调,阴阳是两类相反的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是对称的,不是对立的,阴阳是过程与枢机领域的概念,是运动方式,是相互作用,变化属性的概念,而不是单纯具体的物质,阴阳的相互关系是同气相求,异气相害,同性相斥,异性相与,同象相类,异象相别。阴阳属性的变化是沿着自然变化规律,以相称的动态保持着严格的法度,维系着生命的正常活动,过犹不及,这个法度一旦偏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就开始了。 协调疗法,重在于调和,本着同气相求、异气相害的法则,其协调之治重在奇正之法,以施趋同离异之治,故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又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于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用药如用兵,“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不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兵道,医道皆人道,一本化分万殊,万殊复归一本。安国全军,安身立命,同一理也。 协调法则必合于自然法则,其组方选药,首先取正治法则,寒热共有,补泻兼备,病性之变,不越寒热虚实,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逆治也;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顺治也。阴阳互动,物极必反,寒热之间,寒以胜热,热以胜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药、热药互生共存,各负其责,各行其道;顺其势而胜其性,逆其势而灭其病,寒热决定命之生死。虚实兼备、虚实之间、虚以耗实,实以济虚,大实有羸象,大虚有盛候,虚以待补,实以当泻,是生命之能,决定体之强弱。协调正治是寒、热、补、泻四法俱备,伴随着生命活动的脚步,借生命之道将寒、热、虚、实过度之疾,化解于无形之中。 其次是协调奇治法则,奇治是借天地之道而治,顺天地之道、借势而为。其法则是升、降、聚、散;春升、夏散、秋收、冬降;而有寒、热、温、凉四气之变,以应寒、热、虚、实之性。其疾亦顺势而消也。如冬日一块冰,寒用热消是正治,方法是用火烤,要耗费人力物力。如借用春日上升之温暖之气,冰自化也,那是奇治。正治依命,奇治依天,“智欲圆而行欲方”。借用天道,升以治寒,降以治热,聚以治虚,散以治实,有“以逸待劳”之妙,以热祛寒,以寒消热,以补治虚,以泻治实,顺命而治,有“李代桃僵”之虞。而以升治热,以降治寒,以散治实,以聚治虚应天而治。此为刘老识性命之理,知天地之道,尔后选用奇正之术作协调之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使疾病灭于无形,使生命顺于常态,实得医道真谛之妙也。 协调方药 人类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是生命运动方式的失和,而不是物质性致病因素。在生命的时空隧道中,应运而生,气得和则为正气,应极而生,气失其和则为邪气,居中、和谐、通畅是生命运动的最佳态势,失中,失和,失通,就会出现病态过程,成为有病的人。协调的动机在于求因、求属、求势,而不在于固执地坚持定位、定性、定量,生命活动时时在变化着,是混沌的。协调的疗法之道在于把握病机、调理失和,促动生机,自我康复,而不在于抑制症状,替代功能,切除病灶。求其所因,安其所属,调其态势,以促其和,乃是协调疗法的根本原则。 中医方药的协调是运用四季温、热、寒、凉之气,借助升、降、聚、散之性,对生命活动中的偏差进行协调,从本质上讲,中药之治是一种气治,且只是一种治法而已。药治三境界,上为神用无方,法无定法,以气化神,以神还虚;中为审病求机,随机变法,依法组方,运方促治;下为辨病求因,据因立法,专方专药,随证化裁。刘老临证,协调的基本理念是“四脉定证”,溢脉气亢,聚脉气郁,紊脉气乱,韧脉气凝,皆言“气变”,是因天下万物皆一气耳,运用中药之性,协调生命之气,如影随形,顺势而调。协调之方,依命之规,运用芩连苦寒以清热;姜附辛温以散寒;硝黄涌通以泻实;参芪甘缓以补虚。依天之道,选柴麻升提以化寒,苏夏沉降以消热;枳芍破消以疏实;牡味收敛以益虚。精选小柴胡汤为转枢之基,取其黄芩之寒,川椒之热,党参之补,甘草之泻,柴胡之升,苏子之降,大枣之收,柴胡之散。其理不可尽言,四相皆有,八法兼备。由此可见四相互动,八方协调是生命过程的问对,小柴胡汤守中衢之地,是生命之神的枢机。居中央以令四旁。 中药协调讲药性而不用药理,实出于中药治人,以药之偏,调人之偏,微弱能量可以转动枢机,微小信息可以引发突变,药性信息是药之神,如果提取出中药的所谓有效化学成份,其药性所传递的自然和生命能量信息就会荡然无存。选药取性,顺气而施,是协调疗法的神来之笔。 协调的感知 在大自然的四季演化中,气升则温,春天至,万物萌生;气散则热,夏天到,万物化生;气聚则凉,秋天来,万物凋零;气降则寒,冬天归,万物蛰藏。温凉显聚散之变,寒热示生杀之权。万物的生长收藏尽在四气之中,大道无言,大希无声,随着时空的潜移默化,虚生空,空生通,通生灵,灵生动(散);热生化,化生显,显生象,象生成(聚);寒生集,集生结,结生沉,沉生潜(降);寒生凝,凝生固,固生本,本生育(升)。潜心内视,参悟生机,见微知著,出神入化方得协调疗法之机理。 中医诊治之道的最高境界在于神诊神治,傅山煮石治气虚(聚),周潜川积气治厥寒,唐容川怒激治目盲(升),刘绍武惊思治呃逆(降),皆是神来之诊,神来之治的例证。要想深入协调疗法的殿堂,需要打开感、知、悟的大门,踏着刘老的足迹才能找到协调的本源。 协调疗法是医道的一个高度,只有熟读《内经》、《易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孙子兵法》的医者,才能心领神会,用经典所传达的精神来诠释人类的生命,使你的智慧与生命形成一种融合与相互提升,这不是对疾病的征服,而是自然对生命力的升华,“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人为峰”就像大海到了尽头,以苍天为岸,对自己是一种拓展。人登上山峦的顶峰,并不是把高山踩在脚下,而是站在山顶,高山提升了人的高度,并不是对高山的征服。有幸看到协调疗法,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刘老的肩上,提升了诊疗方位。 协调是医道至高的治疗标准,是治疗学上那最合适的“度”,协调的理想结果是一切处于和谐之中,这种和谐就是生命活动在自然环境中各安其位,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 一个健康的人生,就是合乎大道的追求,建立一个自循环系统,以一种淡定的心态应对外界的变化,庄子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一个知晓医道的医者,对用大小、急缓、奇偶不同特性方药,已经不重要了,顺手取之皆方药,非法非非法,居中守虚,空灵无限,病经他手,不治好也难。这就是孤独求败的境界。所有的医术都随着天地的变化融合贯通到内心里,疾病面对着蕴含大道之理的协调,已然不能与之对抗。协调已到了“无招”的境地,因为它的无招,故而难以破解。这就是刘老到了晚年运用协调之道,以不变应万变,发出了“有诊断之误,亦无治疗之误”的感叹。医道之识经过内心的陶冶与熔铸,达到了一个融会贯通、无为境界,刘老一生述而不作,就因为文字已经难以说清他对医道的心领神会,留下“四脉定证”与“协调疗法”给后人。如果你知道了他带着什么样的诊疗历程走完一生,也就是你的这个体系能够进入他的体系,这时,也许就会多了一些谅解,读懂了刘老诊疗艺术的品格。 “四脉定证”是中国著名老中医,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刘绍武先生一生饱读经书,依据八十年的临床实践,探索出的诊脉经验。“四脉定证”是在他的行医生涯中,顺从天地之道,感知自然变化规律,体察生命变化的渐悟,是临床辨证论治的指南针,是教化后人临证济世活人的经验结晶。 一、四脉定证的原理 脉象是生命活动之象,只有活人才有脉象的波动,决非解剖所见,生命活动的载体是气血,呼吸与心跳是气血的活动标志。气血维系着生命的变化,其生命活动的变化尽显在生命的窗口——寸口脉,心有所思,气有所动,血有所化,心情显于表情,表情成于相貌,现于脉而成于象,故曰:“脉象”。脉象是社会变化,心理活动,病理转化的客观指征。在传统医学中,古人有“二十八脉”之称,是前人脉诊经验的总结,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指导辨证,如:浮脉,沉脉主表里;迟脉,数脉主寒热;虚脉,实脉主虚实;滑脉,涩脉主盈亏……,果真如此吗?事实并非教科书所讲的那样,与实际脱节,照此所主,依脉定性就会出现误诊,误治,天长日久,经典教材又不便改动,只能装装样子,听之任之,渐渐地脉象诊断在“四诊”中就被淡化了。作为诊断参考,甚至被遗忘了。二十八脉中有许多脉象是生理的形象,如同身长有高矮,体形有胖瘦,体力有强弱,性格有急缓,实属生理之表现,探讨病理变化之脉,防止“睡入古人的棺材里”,创新与发现总是先于无形,在保持绵绵不断的变化中,审视有形状态,以体现造化的结果。病理之脉发于无形,成于有形,从病理信息的发生到脉形的变化,有一个生理、心理、病理潜移默化的过程。 脉诊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是一项独特的诊断技术,是一门指导辨证施治的艺术,古人有“舍证从脉”之说,刘老依据《内经》、《伤寒论》、《易经》、《难经》、《脉经》之说,潜心研究数十年,逐渐摸索出一条“以脉定证”的诊疗方法。开始以胃肠道疾病研究入手,发现肝阳上亢,导致肝胃不和的患者,脉象上于鱼际,脉搏波动在腕横纹以上,甚者波及大鱼际寸许,是气亢的典型表现,开始命名“上鱼际脉”。发现腹满寒疝,少腹冷痛的患者,脉在寸脉以下,依然弦劲有力,尤以右手为甚,是气凝的临床特征,开始命名“长弦脉”。发现肝气郁结,胸胁苦满的患者,脉象寸尺微弱,关脉独大,甚者关部如豆状,是气郁的病理显现,开始命名“聚关脉”。发现脾胃不和导致气血两虚的患者,脉象呈现大小不等,快慢不等,强弱不等,是气乱的集中表现,开始叫“三不等脉”,亦名“涩脉”。一九七一年,笔者随老师在门诊时,对4432例病者进行统计观察,发现病人尽管病情复杂,变化多端,皆不出“上鱼际脉”、“聚关脉”、“长弦脉”、“三不等脉”的变化范畴,临床呈现有两脉复合,三脉复合,甚至四脉复合,其脉象特征,尽在“四脉”之中。渐渐地在实践中悟出了,热则气亢,实则气郁,虚则气乱,寒则气凝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