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读帖才能临好帖

 濃墨飄香 2012-01-15
会读帖才能临好帖
10-06-30 http://www./ 阅读次数: 1606
  帖,一般称之谓“法帖”,是专供人们欣赏、研习书法用的。在临帖之前,读帖的方法和读帖的精细程度,对于临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认为临习书法主要着重于临写,而对于临帖之前必须读帖的重要过程,往往是忽略的。他们习惯于拿起来帖就临,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习惯。
    一本名家法帖,对于初学者来说,绝不可能一看就懂,一临就佳。这就需要不断反复的理解、摹仿,再理解、再模仿……..。也就是清代书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所说的先能察,后能拟。察进一分,拟近一分;拟近一分,察近一分,终身不复止。然察总在拟之先。俗话说“万事理在先”,理就是道理,在做一件事之前,对于这件事的道理,明白的愈深刻愈彻底,做起来就愈容易,愈顺手。法帖犹如老师,沈尹默先生说“字外无法,法在字中”。但这个老师是不会开口的,方法全在其中,要你自己主动去请教,这就是“读帖”。读懂一点,做一点。不断得懂,不断得做。这样顺序渐进,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抄写式地临帖,是很难入门的。正如唐代书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讲的,“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者”。
     要临好帖必需读好帖,因此说读帖必需先认真细致的读,如果马马乎乎地读,就会觉得毫无意义,甚至会感到多此一举。因此读和看不是一码事,和欣赏也不同。读和诵相似,但比诵深刻。读有看的意义,但比看仔细,读有欣赏的意思,但比欣赏认真。认真细致的读帖是个要求,要做到这个要求,还有个怎样正确读帖的方法问题。如果方法对头,才能达到读帖的要求。不然拿起一本帖来,就会觉得茫茫然,好象无从读起,就会停留在肤浅的外形上,无法深入。
     那末怎样读帖呢?大家知道,前人留下来的手迹,如今虽然是静静的躺在纸面上,但当时却都是由动的过程形成的。既然如此,读帖就必须对每一点,每一画,每一行以至通篇认真细致的读,对其中任何细微的动作,都不轻易的放过,怎样藏锋下笔,怎样换锋行笔,怎样回锋收笔,怎样翻转,怎样顺势连接,何处应提,何处应按,何处疾,何处涩,何处锋中,何处锋侧,联系手腕应如何的动作,把静的字迹逐渐演绎起来,象放电影一样,使他在你的脑际,眼前动起来。也就是说把前人由动而静的痕迹,再在正确的想象中回复到动。只有逐渐正确理解这些痕迹,是由何种动作形成的,再重复这种动作来临写,才有可能与字帖逐渐合拍。理解得愈正确,愈容易合拍,就愈成功。这是读帖的第一个任务。读帖的第二个任务是在通篇字迹的曲直刚柔,阴阳疏密,错落奇正,擒纵收放中,领会作品的倾向和意趣,进一步探索作者写此作品是的内心活动。就象钟子期听俞伯牙奏琴那样,辨别那一曲是“巍巍乎志在高山”,那一曲“洋洋乎意在流水”。但这非有深刻的修养是很难办到的,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还是着重于读帖的第一步-------书法的形质。对于第二步-----书法的情性,可以留待以后慢慢来体会。   
    以上是读帖的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个方法,才能正确的读帖,但在这之前找一位有经验的前辈指导一下,或找一些正确的理论书籍作为入门的辅导,是很有必要的。(摘自《书法研究》1984.4  再谈读帖  王壮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