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救】按摩法治疗头痛穴位图

 行者无忌图书馆 2012-01-15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可上注于头。若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或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均可发生头痛。《医碥·头痛》曰:“头为清阳之分,外而六淫之邪气相侵,内而六府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相搏击致痛……”
         大多数常见的头痛其实只是由于肌肉紧张导致血管及神经受压而致,是精神压力大出现的一种病痛。对于常常忧心、精神紧张的人士,或长时间坐著,身体少活动的人如办公室职员或学生等,都会随著头部及颈部肌肉绷紧而出现紧张性头痛。相比起偏头痛,这种痛楚较为轻微,也会伴随其他与精神压力有关的病徵,如失眠、心悸等。至于真正的偏头痛,其痛楚剧烈得多,身体也会伴随一些莫名感觉,如恶心、呕吐及手脚麻痹等。若大家发现头痛痛楚难耐,及痛楚以周期性出现,如几星期或数月,便可能为此类痛症。 头痛也可能是身体患病的徵兆,几乎所有疾病都有可能导致头痛,不过较常见的则为呼吸道的感染、鼻窦炎、牙疾或抑鬱等。而高血压的病人,也会常感头痛。由于病因多而複杂,因此只要头痛的严重程度影响到生活、休息及工作等,便要找医生诊断,来找出病。  
        偏头痛是一种阵发性半侧头痛,一次发作会折磨患者几个小时,严重的偏头痛患者还可能导致积蓄性大脑损害,因此,经常患偏头痛会导致思维能力下降、反应迟钝。治疗偏头痛有以下几种方法:
【平躺着睡】睡眠姿势怪异或趴着睡(腹朝下),皆会收缩颈部肌肉,进而引发头痛。而平躺的睡姿有益。
一般头痛尽可能多休息,可能的话,找一个安静幽暗的房间躺下来睡一觉,但避免睡过多,以免睡醒后,反而出现头痛。
小睡片刻或许可以消除头痛,但若你没有头痛时,则最好不要小睡。
同样地,当你站立或静坐时,身体勿向前倾斜,也勿使头扭向某个方向。
 
【步行/做操】轻松的步行能摆脱日常的压力,这正是预防、缓解和治疗头疼的关键­。做一遍第八套广播体操能迅速缓解头痛。
【热水浸手】偏头痛发作时,可将双手浸没于一壶热水中,水温以手入水后能忍受的极限为宜,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便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液相应减少,从而使偏头痛逐渐减轻。

【中药塞鼻】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后15分钟左右便可止痛。

【吃含镁食物】偏头痛患者应经常吃些含镁比较丰富的食物,如核桃、花生、大豆、海带、桔子、杏仁、杂粮和各种绿叶蔬菜,这对缓解偏头痛症状有一定作用。

【饮浓薄荷茶】取干薄荷叶各15克放入茶杯内,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一次,对治疗偏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冷敷与热敷】有些人喜欢在额头及颈部冷敷,这方法对许多人有效,冷敷应该先用毛巾包裹冰袋再放在痛处­;而另一些人则偏好热敷颈部或洗热水澡。当头痛发作时你可以用热敷或冷敷袋覆盖额头,并按摩太阳穴的血管以减轻头痛。

【揉太阳穴】在头疼刚刚开始时不要用这种方法=将你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你眉毛的外侧及太阳穴处。稍微用力沿圆形旋转按压10秒,然后休息2秒,放松,再重复做。
【指压太阳穴止头痛】一般性头痛,患者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1寸凹陷处),压至胀痛,并旋转按揉约1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七至八圈,再倒揉七至八圈,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可以大为减轻。
 
【用有节奏的呼吸来缓解­】当我们感觉有压力时,身体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会上升。这时用浅呼吸就能扩张头部的血管,从而缓解疼痛。做法是:用鼻子吸气时数到5,用嘴呼气时再数到5,重复做10次。­
 
【耸肩放松头皮】沿着头骨的部位,耸耸疼痛的肌肉,就能放松颈部肌肉并使神经系统平静。做法是:站立或坐下,放松你的身体,然后吸气并伸展你的双肩。尽量使双肩向耳部靠拢,保持两秒钟,呼气放松,重复三次。­
 
【梳摩痛点】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梳摩,每次梳摩一百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一次,便可达到止痛目。 
        头痛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紧张焦虑,抑郁暴躁,脾胃积食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头痛。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都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如下选择:­

【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耳朵上部】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太阳穴痛】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头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

【后头痛】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小肠经的后溪穴,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

【头颈僵痛】可试试肺经的列缺穴,“头项寻列缺”。­

【肾虚头痛】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通过经常按摩肾经的穴位复溜、太溪等得到改善。­

【一侧头痛】中医理论中有所谓的“左肝右肺”之说,并由此会诱发一侧的头痛。经常出现左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关,这种现象在经期刚过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有人提供了肾经的筑宾穴(同时也是奇经八脉中阴维脉的郄穴,临床多用于及时缓解所出现的血症,血虚当然也属于血症的一种),可以有效缓解左侧头痛的状况。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通过按摩肝经的曲泉穴(合水穴)来调理。如果经常出现的是右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肺气不降有关。可以通过按摩肺经的尺泽穴和肾经的复溜穴来调理。­

【淤血头痛】当头部内有淤血的话,主要症状是经常出现顽固性头痛呕吐,请您一定要及时就医。­

        每个人的肢体比例都不同,在寻找穴位时只要摸上去有酸、痛、电、麻等感觉,揉了之后对自己有帮助,能做到离穴不离经即可。不必非得按照书上的定位方法来测量。­凡是巡行头部的经络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头痛。并且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来判断是哪条经络巡行,从而在该经络上寻找痛点进行疏通调治即可。­

 
  【穴位按摩 有助纾缓

        在中医上,头痛多是因为疲劳、捱夜、热气、酒等,令肝脏过热过燥,火气上升而致。按摩方法,是将有关的穴位每天按压三十下,或于头痛发作时按到痛楚消失为止。若是头痛持续或不停发作,便紧记找医生或医师检查身体。
 
【头部按摩穴位图】此图看似繁复其实简明轻易,用于飞快定位穴道,将图示有关穴道每天按压30下,或于头痛发作按到痛楚消失为止。

【指压和揉捻混合使用­】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好像要贯穿到头内中央似的,向正下方轻轻地压揉百会穴。太阳穴、悬厘穴则以食指、中指压揉。天柱穴、风池穴的指压,也用好像要穿通到头内的方式来压揉。­揉捻要柔和地揉抚整个头部,尤其要一面探寻偏头部的压痛点,一面继续的揉。­ 指压与揉捻对于精神上的压力、疲劳、气候变化等有关的头痛及头重,特别有效。­

 
 
 
风府穴】后背正中一条线往上,在开始长头发的地方,也就是头发的边缘,用大拇指中间的关节在这个边缘向上比划一横指就是1寸(大拇指中间关节就是1寸)。功用=散热吸湿,散风熄风,通关开窍。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
        风府穴最容易招致风邪,但治疗和风有关的疾病,也是首选此穴。风府穴治疗的就是后脑勺头痛,"克星"就是风府穴。在按摩风府穴的时候,可以低下头,女性用左手将头发向前揽起,用右手拇指按摩,其余四指在头上部固定住。这样大拇指可以得力,稍微用点劲,每次按摩30~5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头痛症状。用西医的说法,就是按摩风府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也就是大脑的血液供应,按摩完之后会觉得头脑特别清醒,不再晕晕沉沉的。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这个穴是禁灸的,也就是说一定不能艾灸。火借风势,会更加猖狂,在体内乱窜。在人体当中有很多地方很容易遭受风的袭击,所以将其命名为"风",如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等等,这些地方基本都是风邪的藏身之所。所以对于风,我们一定要严加注意,尤其是在春天和冬天风邪最猖狂的时候,更要注意保暖。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小孩更要将其视之为洪水猛兽,躲得远远的。
 
风池穴】位置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配合谷穴、丝竹空穴治偏正头痛;配脑户穴、玉枕穴、风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视;配百会穴、太冲穴、水沟穴、足三里穴、十宣治中风。
 
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症见整个头部都会重而痛的感觉,或是头内部中央有刺痛时。­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太阳穴】眉际之末者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由眉梢到耳朵之间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用手触摸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主治=太阳穴痛与眼疾造成的头痛。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悬厘穴】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痛。热性疾病与高血压等。­ 
 
完骨穴】用手触摸耳垂后面,有称为“乳突”的凸骨,从此骨下方沿后缘,触摸上方的骨头,有一浅凹。一压,即有震动感,这就是此穴。[主治]头风,耳后痛,牙床急痛,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耳,喉痹,疟,癫狂痫,足不收失履,偏风,手足挛痿。失眠,面瘫,流行性腮腺炎,脑发育不全,脑瘫,癔病。
 
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肩井穴的主治疾病为: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 按揉肩井穴时先以左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右侧肩井穴五分钟,再以右手按揉左侧肩井穴五分钟,力量要均匀,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每日早晚各一次。
 
率谷穴】定位=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主治=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小儿惊风。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结膜炎等。配听宫、翳风、中渚主治耳鸣,耳聋;配人中、曲池、太冲主治小儿惊风。
 
天冲穴】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穴后0.5寸。 主治=头痛,齿龈肿痛,癫痫,惊恐,瘿气。 配目窗穴、风池穴治头痛。
 
阳白穴】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处。功用=清头明目,祛风泄热。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视物模糊,眼睑闰动。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科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或面肌痉挛,眶上神经痛等。 配太阳风池外关治偏头痛、有祛风止痛的作用;配睛明、太阳治目赤肿痛 (《腧穴学》)。配颧髎颊车合谷,有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神经麻痹。配睛明、太阳,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印堂穴】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中医认可的主要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主治头痛,头晕、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头痛:配太阳穴、风池穴
 
天柱穴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与头后部的血管有密切关系。天柱穴的主治病征为:头后部疼痛,失眠等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该穴道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中药首选穴之一。有关此穴道的指压法列举如下: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治疗宿醉、穴道指压法治疗忧郁症等。它与视神经也有关,能使眼睛爽朗明亮。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反复20次。治疗忧郁症最有效的是指压颈部左右2厘米处的天柱穴。指压时先放松身体,用手刀在左右天柱穴交换强劈10下,每天重复5-10次。
 
头维穴】 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头维穴位于人体的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主治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目闰)动。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寒热头痛,目痛多泪,喘逆烦满,呕吐流汗,眼睑瞤动不止,面部额纹消失,迎风泪出,目视物不明。常为治疗湿邪内浸的头部腧穴。主要治疗病症:偏头痛,前额神经痛,血管性头痛、精神分裂症,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结膜炎,视力减退等。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配合谷穴治头痛;配太冲穴治目眩。
 
听宫穴】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牙痛,癫狂痫。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配翳风穴、中渚治耳鸣、耳聋。〖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本穴中的气血物质既有手少阳经耳门穴地部流来的经水又有足少阳经瞳子髎穴流来的地部经水,故本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头部按摩法治疗偏头痛】
 
 
中医治头痛验方­

引言:头痛即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笔者数十年来应用下列验方治疗该病,疗效甚佳,患者不妨一试。­

1.川芎120克,羌活120克,当归(酒炒)100克,白芍(醋炒)100克,炒牛蒡子8克。将上药研末混匀,每次服6克,加白糖3克,每日3次。适用于偏头痛。­

2.天麻20克,白芍30克,钩藤30克,川芎30克,细辛12克,藁本15克,石决明50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3.白芷30克,荆芥30克,防风15克,人参30克,川芎15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将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次一丸,每日两次,服药时以荆芥煎汤冲服为佳。适用于血虚型头痛。­

4.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次2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瘀血阻络型头痛。­

5.蝉蜕10克,菊花20克,赤芍、蔓荆子各15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全蝎10克,穿山甲10克,蜈蚣3条。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顽固性头痛。­
 
(转帖)【萝卜汁滴鼻治偏头痛】《本草备要》中载:“王荆公患偏头痛,捣莱服汁,仰卧,左痛注右鼻,右痛注左鼻,或两鼻齐注,数十年患,二注而愈。”其中所说莱菔汁就是萝卜汁。
这个办法我用过,确实很有效。以前我奶奶在世时,如果不慎让风吹了头,就会头皮跳痛,其痛如裂,吃止痛药仅能缓解一时,要一两个礼拜才能完全止住。其病是因为年轻时产后血虚受风,留下了病根。有一次又被风吹,开始头痛,我就试用了这个办法,把白萝卜切细,然后用纱布绞出一点萝卜汁,用滴眼药的小瓶吸入,让我奶奶平躺,滴入鼻孔,她就感到鼻内有刺痛感,同时头部似有瞬间电流般通过的感觉,头痛立止。后试用另一老年妇女亦效。
思其理当与针灸近似。一般偏头痛发作时,针头维、风池等头部诸穴当有立竿见影之效,这是针刺散风通络止痛的作用。而鼻为一窍,宗脉所聚,其内神经敏感,萝卜汁辛辣刺激,刺激鼻内粘膜,有通窍开闭之功,可疏通头部诸经之气,故止头痛效甚佳。
其实中药搐鼻开窍之品很多,都有类似功效,不用萝卜汁,还可以用白芷、细辛、皂角、川芎、薄荷、荜拔、羌活等辛窜之品随取一二味,研细末吸入鼻腔,即有通窍止痛之功。甚至对中风急症,症见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者,用此类药物搐鼻可收到开窍醒神之效,这也是古时候中医的急救法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