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钓的理论实在太多,可是大多是一些高深.枯燥的文章,老鱼今天就用白话,说说我的台钓理论.......
台钓最早是小日本的悬坠底钓日本鲫<白鲫>搞的,后传入台湾,经台湾钓手改良以后,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快速钓鲫法..............
我是98年开始学习台钓的,起因很简单。当时,有个水库放养了一批白鲫,后库主负债出走。于是,很多钓友蜂拥而来,那个白鲫已经有了二两一条。但是,白鲫的嘴很小,性格又谨慎,泳层也不固定。所以传统钓手收获都不好,大多光头。但是,有一个台钓手接连两天,每天能钓二十多条。而且之前和台钓手一起钓鱼,也多次出现总尾数大大低于台钓手的现象。于是,我回家后临时购置钓组,回忆并当晚查找中国钓鱼里关于台钓的一切.......
如今8年了,虽算不上台钓高手,可对台钓还是有了一ǖ娜鲜?
传统钓,为什么在同样的条件下,很难钓赢台钓,这得先从它们的原理说起
传统钓:原来最多只讲究细线.小钩.漂小一点,但是这些都改变不了铅坠落底的现象
它必须依靠一个铅坠落到水底,加速钩饵的下沉,并将钓组固定在一个地方,来抵御水流,风向的影响,而且依靠坠的重力使立漂克服水的浮力,下沉竖立起,但是,它并没有抵消坠的重力,只不过将它转给水底承受了而已。那么在鱼吞钩后,第一个要克服的就是坠的重力和水底摩擦力,只有使铅坠抬起了,第二才是克服钓组和漂的浮力,有人说,传统钓可以用空心坠啊,不错,看起来,是减少了抬坠的动作,但是,假如钓大鱼,铅坠的重量不是问题。
而对于小鲫鱼来说,将垂直的钓线转一个角度,再克服坠与线的摩擦力,这还是要麻烦一些的
台钓呢,讲究的是钓组浮力的平衡,当你把一套钓组调好以后,它的铅坠是悬浮在水中的,也就是说,铅坠的重力和水对漂的浮力是抵消了的,只有当这个平衡了,漂才能立于水中,也就是说铅坠此时并不到底,并且可以看做是失重状态,那么当鱼吞钩后,它不需要一个克服铅坠重量的力,只要一个微小的动力,就足以打破这个平衡,那么漂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或上或黑或移,这时钓者就可以根据漂象决定是否起竿。
从这里可以看出,台钓比传统钓,相对鱼来说,可以少花点力气。相对钓者来说,少了一个鱼拖动铅坠的重要过程,加速了漂的反映时间,所以这就是台钓比传统钓灵敏度高的原因,有了相对高的灵敏度,中鱼的频率和时间就快些了
有了更高的灵敏度也是不够的,没鱼咬钩再灵敏有什么用?那么下面就是台钓的第二个优越性:
大家应该有这个印象,传统钓入水后,一般就能很快速地钩饵沉到底,
而台钓就不同,钩饵入水后,铅坠迅速下沉,而子线滞后。当铅坠快沉到位时,漂开始翻身动作,等铅坠完全到位后,漂基本立稳并下降到钓目,这是有个时间过程的。即便如此,子线仍然在滞后状态,等到子线开始接近绷直《注意这里我用的是接近绷直,因为子线的状态是做不到绝对直的》,才是钩饵接近落底。这时漂尾可以看到有个轻微的动作,那么钩就到底了,在这个比传统钓要久的多的下降过程中,注意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就给了更多鱼发现饵的时间和机会,所以这也是台钓容易上鱼的原因之一
如果,钓手在垂钓的过程中,一直使用饵料的话,这就是台钓的第三个优点,诱钓合一:在钓的过程中,饵料在钩上是钓饵,脱落后就成了窝饵。《有点接近包食钓,但更具优势,因为包食的饵没有台钓饵的融散性好,也没有台钓饵的适口性佳,再有就是传统钓的灵敏度也差些,落底又快鱼不容易发现》。所以,台钓一旦钓了一定时间,水底的落饵就是一个大的窝子在不停的诱鱼过来,诱钓饵一致又可降低鱼的警惕,并且补窝又在无形中,只要这个水域存在一定数量的鱼,那么鱼就会越钓越多。如果旁边有传统钓手,必然会落后的,特别是钓蚯蚓饵的,几乎会到无鱼上钩的地步。这就是台钓的再一强势
但是,如果台钓也用蚯蚓饵呢,只要两个人水平是差不多的,台钓在尾数上仍会占到优势的,因为前两个特征太实用了,但是,可能在个头上会输于传统钓
关于台钓怎么用蚯蚓饵,怎么调漂,以及为什么个头会小于传统钓,容另文再叙。
从上可以看出,一,二点是钓组的优势,三点是配合前两点的,而一,二点的优势,其核心就是悬坠法,所以,悬坠就是台钓的奥妙所在,现在,有一种跑铅法,我认为,那只是特殊情况下,一种应变的措施,但其与台钓的核心理论悬坠是背道而驰的,它只具备了台钓的外形。而丧失了台钓的灵魂,所以,我个人认为,仅是意外情形的应变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