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北欧最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蒙克上图:爱德华·蒙克《呐喊》1894年 在奥斯陆参观挪威国家美术馆并不在行程安排中,但我早已确定目标,既然来到挪威就争取到蒙克博物馆或国家美术馆看看。于是就向导游提出这一“非分之想”,没想他一口就答应了,于是我就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走马观花地在国家美术馆转了一圈。 国家美术馆外观并不起眼,馆内参观的人也不多,其中大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馆内唯独蒙克绘画陈列厅参观的人较多,当然大家来此的目的基本是同一个,欣赏北欧最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作品。 蒙克的绘画风格在我看来比较“另类”,他的作品所传达的信息过于悲观、焦虑和恐惧,但我相信那正是他所处环境的真实写照、更是他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出于对蒙克本人及其作品的好奇,我还是非常期待这次参观。(题外话:据说挪威人中患抑郁症比例相对较高,自杀的人也相对较多,可能与日照时间短有关。) 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年)被称为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先驱,与凡高、高更等世界级画家齐名。蒙克童年不幸,终生坎坷。5岁丧母,14岁时病魔夺走了他最亲密的姐姐索菲,从而加深了其父亲遗传给他的抑郁性格。他的主要绘画作品都是他自身和家庭命运的写照,由于贴近生活,所以极具感染力。蒙克一生中创作的绘画、版画、蚀刻、素描、木刻和水彩画非常之多,其中有不少被鉴赏专家认定为精华和传世之作。 蒙克不仅绘画功底深厚,同时也很擅长作壁画,其中最有名的一幅壁画是他为位于卡尔约翰大街老奥斯陆大学奥拉(Aula)大礼堂绘制的一幅名为《日出》的壁画。 蒙克于1944年病逝。根据蒙克本人的遗嘱,把其个人所有的绘画作品无偿捐献给奥斯陆市政府,市政府为此决定专门拨款为蒙克的画作建一博物馆,取名为“蒙克博物馆”。蒙克博物馆自1963年建成开馆,收藏了包括蒙克遗嘱捐赠、蒙克妹妹捐赠和其他渠道收集到的1100多幅油画、4500多幅素描、18000多幅设计和6座雕塑作品,成为蒙克艺术藏品最为丰富的博物馆。 下图:奥斯陆国家美术馆中蒙克绘画陈列厅 蒙克在其艺术生涯中,并非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不同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和生活环境变化而改变艺术风格。在19世纪80年代,蒙克受导师克罗格和当地虚无主义代表人物汉斯·耶格的影响,自然主义和波西米亚式的虚无主义占上风。在巴黎之行与印象派的亲密接触后演变成了印象派风格。1892年,在高更、凡高等人的影响下,蒙克树立了具有个人特色的综合性原始画风。19世纪90年代,蒙克倾向于选择景深较浅的类似于平面空间作画,他经常把画中的人物安置在前景,突出主体性和内心世界的张扬。 下图:爱德华·蒙克《生命之舞》1899—1900年 蒙克一直想表现人物内心的心理状态,出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呈现了最能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这种安排让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空气、记忆、动作和时间在一刹那间凝固的感觉,那也许正是人物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一瞬间。 下图:爱德华·蒙克《站在防波堤上的少女》1901年 蒙克所画的人物犹如舞台剧各个角色一样,很可能每种特定的姿势就代表一种特定情绪,类似于某种身体语言。由于蒙克所画的人物都承载着表现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的使命,就如同《呐喊》那样宣泄出来,所以他创造的男人和女人不是现实的,只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暗示着人类普遍的生、死、爱、焦虑、苦闷、彷徨、张狂等生理状态和生理情绪。 下图:爱德华·蒙克《忧郁》1891年 由此蒙克认为:“表现自然外部的印象派并不适合于自己的艺术。”他对描写现实的任意场景和外部状态不感兴趣,他希望描写的是那种充满了情绪内涵的,且具有巨大传神力的内心状态和冲击力的心理情感。 下图:爱德华·蒙克《灰烬》1894年,蒙克对爱情始终持悲观的态度,他追寻,但没有理想的结局。因此他认为:“我感到我们的爱如同地上的一堆灰烬》。”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蒙克殚精竭虑地构思,他的多数作品都创造了悬而未决和紧张不安的神秘气氛,让人无从判断和知晓当前的行为目的和意义,未来的结局和变化方向。他那深含神秘主义的和象征主义的色彩的表现主义画风受到当时德国、奥地利等年轻艺术家的热捧,对德国、奥地利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思想启迪和表现技法的指引性作用。 下图:爱德华·蒙克《后天》1894—1895年,“除了艺术,没有任何东西能支撑我活着”。在蒙克看来“赋予我生命意义的是艺术,是艺术从我腐烂中的躯体里培育出鲜花。而我将在花丛中得到永生。” 蒙克的大部分艺术作品中基本上都贯穿着生命、爱和死亡的主题。他曾说到:“从我诞生的那一刻起,焦虑、不安和死亡三位天使便站在了我的身边,……并且一直以死亡、地狱和永恒的诅咒来威逼我。”他在创作中常常采用阴影和色环将人物包围来强调恐惧、害怕、焦虑和紧张等气氛,反映出蒙克内心世界隐藏着人类必然遭受的疾病折磨、死亡威胁、爱情压抑等悲观情绪。 下图:爱德华·蒙克《月光》1895年 蒙克的作品曾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议。一些评论家认为这些完全是颓废和低俗的艺术。但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蒙克的作品“无情地摒弃形式,简洁、优雅、整体和现实,完全以艺术天赋本能地洞察和表现心灵。” 下图:爱德华·蒙克《白菜地里的男人》1916年 蒙克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带有强烈悲剧意味和感情色彩、描写反映人类普遍意义的真实心灵的油画、木板、石板、雕塑等艺术作品。蒙克所描述的世界是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他刻意表现生命、死亡、痛苦、忧郁和孤独,描写世纪之交的艺术家们在充满矛盾与痛苦的现实中挣扎,其孤独的心灵对人生产生的怀疑和焦虑。 下图:爱德华·蒙克《艺术家妹妹因格尔的肖像》1892年 正如蒙克自己所说:“我要描写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和眼睛的线条和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到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通过人的神经、内心、头脑和眼睛所表现出来的绘画形象就是艺术。从艺术思想上看,蒙克的作品反映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欧洲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面貌。 下图:爱德华·蒙克《自画像》1889年,一直处于以自我心理感受和不安精神状态中的蒙克时常以画自画像表现出自恋情结。 在蒙克生活的时代,再没有别的艺术能够像他那样深入将艺术探究到人的灵魂深处,把那心灵的美与丑一并展现给世人。也没有人敢于像他那样赤裸裸地描写人类本能的丑恶,使善良与邪恶并存,让美丽与丑陋共存。从艺术风格上看,他的作品经历了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象征主义、纳比派、分离派到表现主义的发展变化,完成了由表及里,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和转化。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表现上都对当时以及以后的表现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图:爱德华·蒙克《圣母》1894—1895年,蒙克的《圣母》有好几个版本,分别收藏在不同的博物馆中。 下图:爱德华·蒙克《青春期》1894年,青春期应该是人生中最活泼开朗的时期,从心理和身体都会发生一系列巨大变化,而蒙克画中的青春期少女身体枯瘦,双手交叉着放在大腿上,羞涩、拘谨、麻木的姿势和表情暗示着她的不幸和忧虑。 下图:爱德华·蒙克《病房中的死亡》1893—1894年,这是蒙克对心爱的姐姐索菲亚的纪念。画中所有人物是蒙克画画时的年龄相貌,并非姐姐去世时的状况。蒙克希望表现出当前的时空维度,以此证明索菲亚之死一直影响着全家人的生活。 下图:爱德华·蒙克《呐喊》1894年,波浪状血红的云,回旋的海湾,挤压变形的脑袋,将人们推入恐惧的深渊,发出震撼宇宙的尖叫和呐喊。 下图:爱德华·蒙克《白色夜》1901年 下图:爱德华·蒙克《拉法耶大街》1891年,在巴黎期间,蒙克与印象派成员多有接触,看印象派作品展,深受印象派影响。这幅作品是在修拉的影响下,用点彩的技法完成的。蒙克站在阳台上,倚栏望着纷繁热闹的拉法耶大街。 以下是在国家美术馆见到的部分其他作品 下图:Christian Krahg(挪威)作品 下图:汉斯·古德(德国)和阿道夫·太曼达尔(挪威)作品 下图:Gerhard Munthe(挪威)作品 下图:Thomas Fearnley(挪威)作品 下图:Thomas Fearnley(挪威)作品 下图:Thomas Fearnley(挪威)作品 下图:Thomas Fearnley(挪威)作品 下图:Peder Balke(挪威)作品 下图:J·C·达尔(挪威)作品 下图:J·C·达尔(挪威)作品 下图:J·C·达尔(挪威)作品 下图:汉斯·海耶达尔(挪威)作品 下图:汉斯·海耶达尔(挪威)作品 下图:马克斯·佩希斯坦(德国)作品 下图:凡·高(法国)作品 下图:保罗·塞尚(法国)作品 下图:保罗·塞尚(法国)作品 下图:马奈(法国)作品 下图:雷诺阿《浴后》(法国) 下图:保罗·高更(法国)作品 下图:阿尔伯特·马尔凯(法国)作品 下图:图瓦尔·埃里克森(挪威)作品 下图:费尔南德·莱格(法国)作品 下图:Axel Revold(挪威)作品 下图:Trins Sondergaard(丹麦)作品 下图:奥古斯特·罗丹(法国)作品 下图:奥古斯特·罗丹(法国)作品 下图:这件作品不记得是谁的,但很像法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雕塑家埃德加·德加的作品《14岁的小舞女》,只是没穿舞裙和舞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