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悟空先后的欲望和对待“神仙”的不同态度看到了人的无尽的欲望、贪婪···还有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以及该时的行为方式。
开始的悟空,是一个单纯、勇敢、谦虚的猴子,他尊敬人们也拥有善良欢乐的性情,为了得到“长生”的解脱而寻找“神仙”。此时的他是恭敬一切神仙,是谦卑、礼让的。还好,遇到菩提祖师,(也许真的像百度里面其他文章说的,是他的老师找的他)总之,这一切都应该是冥冥之中的定数,是天地该有这一个神猴、该有这一场场劫难也好还是动荡也罢。他的老师也是顺天而为的,也该是天地安排的,非是菩提祖师教授悟空仙法而不是别的差些的神仙,才会造就悟空可以进行大闹天宫的破坏性的行为,其实,菩提祖师不是早就算到了悟空要“闯下大祸”的么。(这似乎和《封神榜》事先已经写好了名字,只是在等待事情发生,促成事情发生一样哦,只是当事的神仙自己不知而已。)
悟空一开始对待仙人的态度是恭敬、谦卑还有求教。也许正是由于有求才恭敬谦卑的哦,而这正是人的现实行为哦,当求教之后呢?现实里的人们对待“老师”的不同对待情况也千差万别了,是恭敬依旧?是恩将仇报?还是互不相关了?······恩义与仇恨、愤怒的相互转换真是人世界与理想世界里最大的不同之一。不过,我好认同巴尔塔沙 葛拉西安《智慧书》里的箴言“神之所以成为神不在于人们顶礼膜拜其雕像,而在于人们诚心敬奉它。真正的聪明人宁愿人们需要他,而不是让人们感谢他。有礼貌的希求心理比世俗的感谢更有价值,因为心有所求,便能铭心不忘,而感谢之辞无非促人忘却。与其别人对你彬彬有礼,不如别人对你有依赖之心。饮足井水者往往离井而去;桔子被榨于汁水后往往由金黄变为渣泥。一旦对你不再有依赖心,也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经验启示给人最重要的教训是:维持别人对你的依赖心理,不要完全满足其需求。此法甚至可使君王亦受你控制。但你践行此法时不可过分,不要只是引而不发从而使人误入歧途,也不要只为一己之利而无视他人病人膏肓。 ”这里面似乎更清楚的阐释了人的些许特性,也谈到了预防处理的方法。其实,菩提祖师在逐悟空下山的话不是说了显要本事的坏处了么?前文也说过,不再重说。继续谈悟空,随着悟空有了本事,欲望已不再是以前那么简单,立足的起点加“高”,对待神仙的态度就不同咯,对待龙王、太白金星、天宫神将甚至于天宫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的态度就大不一样。悟空这些诠释的正是人的劣根性,而且,好强大。
在此,我又想说,其实剧里的东西似乎有不对,悟空是学的“道”么?似乎不是,因为他学的是“隐身潜行变化之术”。但术的东西“可得长生”么?呵呵,从想想说,不行。可是就是这个“术”却是硬生生把存在于“道”的天庭、地府闹个遍。我想,这一切除了天意、天命这个大“道”安排的之外是没有其他解释的了。
由此又想到,每个人自己不同的定位和接受,自己的目标、愿望。后面再写。
戏毕竟是戏,是编者创造的环境、故事,并不一定是事实,参杂进人的观念、道德、价值等人们有的东西才是人间的东西,才是可以为人们所接受的,在此介绍并谈到的东西只是个人思想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