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外地方政府打响中国FDI争夺战(1)

 红黑单 2012-02-05

海外地方政府打响中国FDI争夺战

上海、北京、南京、报道 2009-04-09 22:52:23

似乎在一夜之间,外国地方政府发现: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可以成为拯救自身经济疲软和促进就业的稻草。

自今年2月以来,赴欧采购团、赴欧投资团、中国企业对澳收购热潮等等,一波波出发,中国资本似乎再也抑制不住“走出去”的冲动,掀起了一股海外投资高潮。

与此同时,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威胁之下,各国地方政府为降低经济危机的影响,促进投资和就业,纷纷打响外国直接投资(FDI)争夺战。

而中国,是这场争夺战的主体之一。外国的地方政府纷纷组织宣传活动,吸引潜在的中国投资者。正如悉尼Barangaroo发展管理局主席麦克·科林斯(Michael Collins)对本报记者所说,“2009年,中国预计高达8%的GDP增长率将帮助澳大利亚减少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冲击。”

“远水救近渴”:

新南威尔士州的算盘

澳大利亚最大经济体新南威尔士州是这场“远水救近渴”招商热潮中的一个典型。

3月30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与地区发展部部长巴瑞·布菲(Barry Buffier)带着两个消息来到上海:一个是,新南威尔士州将在上海和广州设立两个新办公室,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另一个则是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市Barangaroo港口改造工程,计划在该港口建成1000万平方米的商业区,将悉尼打造成亚太地区继新加坡、香港和上海之后的另一个港口金融中心。

新南威尔士州此举并非偶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澳大利亚房地产业迅速进入寒冬。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数据显示, 2008年第四季度澳大利亚房地产价格平均下跌3.3%。而摩根斯丹利预测,2009年,澳大利亚房地产价格下跌幅度将达10%。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在惨淡的房地产市场中遭受了最深的损失。下挫的房价和黯淡的商业前景使投资者处于持币观望的状态,澳大利亚住房工业联合会(HIA)3月的最新数据表明,新南威尔士州1月独栋新屋销售月比已下降5.8%,跌幅居全澳六大州之首。

和矿产资源丰富的西澳和昆士兰不同的是,服务业是新南威尔士州经济的主体,2007-2008财年,新南威尔士州服务业的产值占该州经济总量的83%。在该财年,新南威尔士州房地产及商务服务占全国总产值的38%。

受房价和成交量双双下滑的影响,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的税收收入急剧萎缩。根据该州财政部2008年12月份月报,始于7月1日的2008-2009财年的该州财政赤字在上半年便高达9.61亿澳元,全年赤字预计将接近20亿澳元之巨。

和各地政府大举扩大支出以应对危机不同的是,面临巨额赤字的压力,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在无奈之下只能“反其道而行”。2008年11月推出的“迷你预算”计划中,该州政府将在接下来的4年中削减政府开支节省33亿澳元来应对不断增加的赤字水平,计划还包括上调土地税、通行税等多种增加州政府收入的政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