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外经》完整版

 宝宝收藏室 2012-02-06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点击《黄帝外经》[复制链接] 看完整版

 
 
发表于 2010-12-22 18:27: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黄帝内、外经,扁鹊内、外经,白氏内、外经以及旁篇,《汉书艺文志》称之为“医经七家”。目前存世的只有《黄帝内经》,其余均已失传,但在1950年,在天津市卫生职工医院发现了陈士铎所“述”的抄本《外经微言》,90年代末,在我学校的图书馆,翻到了它的复印本,并誊抄一遍,也算是有过学习。
   鉴于《黄帝内经》太过庞杂,专业人士亦未能理清,拿到这里来讲述,大家都没有相关基础,我即便能通讲,大家也未必能明白,而现存的《黄帝外经》许多理论都便于讲解,也能适当普及一些中医基本概念,于是在此发愿,即便脱层皮,掉些肉,也会用心讲明白,教学相长,等我梳理完,相信也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一卷
   第一篇:阴阳颠倒篇
   黄帝闻广成子窈窈冥冥之旨,叹广成子之若天也!退而夜思,尚有未获,遗鬼臾区问于岐伯天师曰:「帝闻至道于广成子,广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被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其守一,以处其和,故身可以不老也,天师必知厥义?幸明晰之!』」。  
   岐伯稽首奏曰:「大哉言乎!」非吾圣帝,安克闻至道哉!帝明知故问,岂欲传旨于万际乎?何心之仁也,臣愚,何足以知之。然,仁圣明问,敢备述以闻:窈冥者,阴阳之谓也。昏默者内外之词也。视听者耳目之语也。至道无形而有形,有形而实无形。无形藏于有形之中,有形化于无形之内,始能形与形全,精与神合乎?  
    鬼臾区曰:「诺。虽然,师言微矣,未及其妙也。」  
    岐伯曰:「乾坤之道不外男女,男女之道不外阴阳,阴阳之道不外顺逆,顺则生,逆则死也。阴阳之原,即巅倒之术也。世人皆知顺生,不知顺之有死;皆知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故未老先衰矣。广成子之教,示帝行巅倒之术也。」  
    鬼臾区曰:「何言之神乎!虽然,请示其原!」  
    岐伯曰:「巅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乎!窈冥之中有神也。昏默之中有神也。视听之中有神也。探其原而守其神,精不摇矣。探其原而保其精,神不驰矣。精固神全,形安敝乎?」  
    鬼臾区复奏帝前。帝曰:「俞哉!载之《外经》,传示臣工,使共闻至道,同游于无极之野也。  
   1,广成子:.《神仙传》称其为轩辕时人,居住在崆峒山的石室之中,黄帝曾向他请教“至道之要”,广成子先是不予回答,过了三个月,黄帝再来问“治身之道”,广成子告诉他说:“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士。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说完,传授给黄帝《自然经》一卷。
   2,这段故事也见于《庄子·外篇·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广成子曰:“来!余语女: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当我缗乎,远我昏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黄帝做了十九年天子,诏令通行天下,听说广成子居住在空同山上,特意前往拜见他,说:“我听说先生已经通晓至道,冒昧地请教至道的精华。我一心想获取天地的灵气,用来帮助五谷生长,用来养育百姓。我又希望能主宰阴阳,从而使众多生灵遂心地成长,对此我将怎么办?”广成子回答说:“你所想问的,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你所想主宰的,是万事万物的残留。自从你治理天下,天上的云气不等到聚集就下起雨来,地上的草木不等到枯黄就飘落凋零,太阳和月亮的光亮也渐渐地晦暗下来。然而谗谄的小人心地是那么偏狭和恶劣,又怎么能够谈论大道!”黄帝听了这一席话便退了回来,弃置朝政,筑起清心寂智的静室,铺着洁白的茅草,谢绝交往独居三月,再次前往求教。
  广成子头朝南地躺着,黄帝则顺着下方,双膝着地匍匐向前,叩头着地行了大礼后问道:“听说先生已经通晓至道,冒昧地请教,修养自身怎么样才能活得长久?”广成子急速地挺身而起,说:“问得好啊!来,我告诉给你至道。至道的精髓,幽深渺远;至道的至极,晦暗沉寂。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持守精神保持宁静,形体自然顺应正道。一定要保持宁寂和清静,不要使身形疲累劳苦,不要使精神动荡恍惚,这样就可以长生。眼睛什么也没看见,耳朵什么也没听到,内心什么也不知晓,这样你的精神定能持守你的形体,形体也就长生。小心谨慎地摒除一切思虑,封闭起对外的一切感官,智巧太盛定然招致败亡。我帮助你达到最光明的境地,直达那阳气的本原。我帮助你进入到幽深渺远的大门,直达那阴气的本原。天和地都各有主宰,阴和阳都各有府藏,谨慎地守护你的身形,万物将会自然地成长。我持守着浑一的大道而又处于阴阳二气调谐的境界,所以我修身至今已经一千二百年,而我的身形还从不曾有过衰老。”黄帝再次行了大礼叩头至地说:“先生真可说是跟自然混而为一了!”
    广成子又说:“来,我告诉你。宇宙间的事物是没有穷尽的,然而人们却认为有个尽头;宇宙间的事物是不可能探测的,然而人们却认为有个极限。掌握了我所说的道的人,在上可以成为皇帝,在下可以成为王侯;不能掌握我所说的道的人,在上只能见到日月的光亮,在下只能化为土块。如今万物昌盛可都生于土地又返归土地,所以我将离你而去,进入那没有穷尽的大门,从而遨游于没有极限的原野。我将与日月同光,我将与天地共存。向着我而来,我无所觉察!背着我而去,我无所在意!人们恐怕都要死去,而我还独自留下来吗?”
  -黄帝并没有完全明白广成子的话意,派鬼臾区去问天师岐伯。岐伯拍完马屁,紧接着说了他的解读。岐伯是谁?一说是黄帝时医臣,我更倾向于便是神医扁鹊(不是扁鹊见蔡桓公的那个),古代流传下来的扁鹊行医图中扁鹊形象是鸟足三岐的神人,我国东方历来有鸟崇拜,比如凤凰,比如燕子,“岐”足正是岐伯的最佳形象。
  岐伯怎么理解呢?
   1.“窈冥者,阴阳之谓也。昏默者,内外之词也。”-----也就是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翻译过来:至道之精,是阴阴阳阳;至道之极,是内内外外。也就是说,阴阳内外是宇宙最高法则。《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关于阴阳,可以通由现代物理学发挥无穷想象,这不是我的擅长(甚至粗浅的将“万物负阴而抱阳”理解为万物是由要逃逸的阴离子和守保的阳离子组成,呵呵,仅仅是一个抛砖引玉的端口,大家发挥。。。)。
   2.“视听者,耳目之语也。”------“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被至阴之原也”,广成子也确实是这么说的:无视无听这些具体操作的准则,不过是“大道”落实于现世的表象,我给你们讲这些,只是带你们入“大道”的门而已,(也就意味着不要太执着?)
   3.“至道无形而有形,有形而实无形。无形藏于有形之中,有形化于无形之内”,这句话又太绕,呵呵,这是将“大道”的真实含义的:宇宙从无生成了有,但这有形也不过是皮相,其本真还是无(我们实见的有形物体,都是由原子电子组成,而原子还可以无限分割);有形的世界因为“大道”而生,亦因此而化。理解并遵从这宇宙规则,不妄自耗费,才能做到:“能形与形全,精与神合乎”,从而长生。
  鬼臾区曰:「诺。虽然,师言微矣,未及其妙也。」   ----------鬼臾区很不满意:老师大道理是讲了,但是没有说核心机密。(妙:精微幽深)
   岐伯终于如实交待:“阴阳之原,即巅倒之术也”。------------“世人皆知顺生,不知顺之有死;皆知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故未老先衰矣。广成子之教,示帝行巅倒之术也。”塞翁失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换里面的偈语:“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或者儒家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者兵家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及老百姓常说的:“破罐子熬过柏木梢”,再通俗一点,平时小病不断,大病么有,平时健健康康,却常猝死。都是属于这个“颠倒之术”的。
   落实到养身层面,就是“广成子之教,示帝行巅倒之术也”,也就是“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也就是避免“因”的产生,自然就能将“果”消灭,跳出轮回,不受其苦,当然也就避免了无谓的损耗,从而守神守形,达到长生。
  4,“阴阳之道不外顺逆,顺则生,逆则死也”----这句话有深意:阳主生,阴主死,从阳则生,从阴则死。故而阴阳之道,用于养身,不外乎从阳从阴两种选择。但是“阳极必阴,阴极必阳”,正是由于这种“颠倒之术”的神妙变化存在,故而不可偏执:“世人皆知顺生,不知顺之有死;皆知逆死,不知逆之有生”,一味的从阳,也会带来死亡;一味的从阴,也可能带来长生。偏执于阴阳一个方面,反而容易导致未老先衰(也就是要大家掌握阴阳平衡的原则啦).
  5。“岐伯曰:「巅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乎!窈冥之中有神也。昏默之中有神也。视听之中有神也。探其原而守其神,精不摇矣。探其原而保其精,神不驰矣。精固神全,形安敝乎?」 ”------------再次强调阴阳变幻的神妙即颠倒之术的神奇,我们掌握了这个要领,尽可能做到不偏不倚,达到阴阳平和,就能长生。
  回顾全篇:交待了道家和中医养生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并强调了阴阳变幻的神妙与不可测,不可偏执一端,要做到阴平阳秘。
为医者应以仁慈为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