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科竞:九成研究报告失算不稀奇
先说根据研究报告投资股票是否能够获利,如果研究员真的能够发现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那么他根本不用去卖研究报告,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投资,那么用不了几年,自己将可以富甲天下,又何必去写研究报告? 也就是说,研究员所做的研究,并不确定其结果一定正确,也不肯定其中的股票一定会涨,研究员给投资者提供的研究成果,不过是经过筛选的可能的投资机会。 再来看研究报告是如何研究的。比较负责任的研究员,一般会到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所谓调研,就是向上市公司表明自己的身份,然后询问对方今年业绩如何,有没有分红方案,未来几年的业绩及成长性如何。对于未来业绩的预测,并没有任何人为此做出担保,因为除了移动、联通等垄断企业,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不可能预知客户的想法会不会改变,消费者的喜好会不会反转,就好像汉王科技不可能预知iPad将其市场几乎吃光。假如赶上不负责任的研究员,只是道听途说一些行业增长信息,这样的预测将更加不靠谱。 于是,研究报告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准确的命运,那么机构投资者为什么还要购买研究报告呢?机构投资者更加看重名牌研究员的研究报告,每一个机构都想先行买入研究报告中涉及的股票,然后等待其他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看到研究报告后跟风买入时,自己能够从中获利。 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更加看重的是其他投资者对于研究报告的重视度,而非研究报告本身。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博傻游戏。 对于散户投资者而言,由于没有过多的资金用来直接购买研究报告,于是总是处于最晚获悉研究报告的位置,那么不管是投资还是博傻,都是赢面极低的。 不过,随着投资者对于研究报告本质的逐渐了解,这种博傻游戏的维持时间也会越来越短,最终彻底毁掉博傻游戏。即投资者不再跟风买入,先行买入的资金也无法获利出逃。现在的投资者,已经对研究报告不那么重视,故研究报告的含金量也就越来越低。 某上市公司今年业绩多少,明年业绩能达到多少,后年能达到多少,这些预测根本毫无价值,只能是皇帝新装式的炒作题材,研究报告过去不靠谱,现在不靠谱,未来也不会靠谱,真正靠谱的研究成果,是不会拿出来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