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河北吕家庄2月7日电】题:中国村庄向国外输出廉价劳动力(记者塞巴斯蒂安?勃朗)
在中国河北省一个名为吕家庄的小村里,谢国禄(音)自豪地向人炫耀他正在修建的两层楼的房子。盖房的钱是他儿子在遥远的阿尔及利亚挣到的。
吕家庄距离北京大约3个小时车程。这位六旬老人的儿子是村里300多名在国外打工的村民之一。在优厚的报酬和稳定的劳务合同的诱惑下,这些村民前往那些常常出现动荡的国家打工。
上月底,工人们在国外面临的危险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当时有数十名工人在埃及和苏丹遭到绑架。尽管在埃及被绑架的工人随后获得释放,但仍有29名工人被扣在苏丹。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另一名失踪中国工人的遗体已经被发现。
但是这些危险却没能阻止吕家庄的村民——生活在村子里的青壮年男劳力寥寥无几。种地、养猪和饲养家禽的工作基本上落在妇女和老人身上。
村长郭占勇(音)说,吕家庄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向国外输送年轻男子。他说:“我们村的人口不到3100人,其中就有300多人在国外。他们主要分散在欧洲国家,但也有在新加坡、安哥拉、阿联l酋和毛里塔尼亚等国家的。”
一些建筑工人每个月工作30天,每天工作10小时,几乎没有机会花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他们把这些钱汇回村里,用来盖起一幢幢富丽堂皇的新房子。
吕家庄的大多数村民都有在海外打工的亲戚。他们每年能挣8000到1万美元,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大城市里年均收入4万多元人民币的建筑工人。
40多岁的女村民景丽英(音)说,她的丈夫在喀麦隆,两个儿子在新加坡。她说:“我和儿媳一起住。招工的人会来这里,他们知道这里的人说走就走。他们只要45岁以下的人。”
根据官方数字,目前有81.2万中国劳务人员在国外工作,其中绝大多数签的是一两年的短期合同。单是2011年就有45.2万人前往海外——其中中国承包工程项下有24.3万人,他们与当地人几乎没有接触。
中国已经成为非洲基础设施工程的主要出资人。对于希望挣大钱的民工来说,非洲正变得尤其具有吸引力。但是这样的工作自然也存在其应有的风险。
去年当利比亚内战爆发时,中国实施大规模撤侨,撤出了3.6万人,其中就有12名来自吕家庄的工人。
吕家庄的木匠王鹏(音)在2002年至2005年间曾在韩国打工,每年能挣到6万到7万元人民币。而他现在希望在家里也能挣到同样多的钱。随着收入差距的缩小,去海外打工的人数可能会开始减少。王鹏说:“中国的工资在上涨。所以到国纶打工正在变得不是那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