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欧债危机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希腊是最先点燃危机之火的国家,也是当前危机的中心。各项指标显示,希腊岌岌可危: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160%,一年期国债收益率曾飙升至500%以上,3月下旬即将有多达145亿欧元的债务到期,救助资金不到位,债务减记协议一推再推。希腊和整个欧洲,都走到了关键的时间点。
希腊的困境
希腊国内关于债务减记的协商会议一推再推,2012年2月7日,希腊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超过500%,政府面临重重困境。
第一,多次寻求救助,导致市场信心缺失。2010年5月,欧盟与IMF联合出台了1100亿欧元的希腊救助计划;2011年7月,欧元区领导人达成协议,决定再向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贷款,到2011年10月份,欧盟将第二轮救助的规模提高至1300亿欧元,同时要求银行业对其持有的希腊债务进行50%的减记。
第二,救助资金未落实,谈判之路艰难。尽管新的纾困方案达成,但是资金迟迟没有到位。一方面,三驾马车(欧盟、欧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希腊提出了严苛的要求,要求希腊政府就削减赤字、进行财政紧缩政策等拿出实质性方案,并与希腊民间的私营部门债权人就减记债务达成协议;另一方面,民间债权人表示难以接受债务减记带来的损失。多家机构表示,如果按照债券面值减少50%来减记债务的话,投资人实际遭受的净现值损失将超过70%。投资人还要求希腊按照英国的法律发行新债,作为同意债务减记的条件之一。由于民众情绪不稳定,希腊国内在2012年2月7日爆发了24小时大罢工,政府压力重重。
第三,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难以控制。按照希腊目前的债务规模,如果不进行重组的话,债务将会不断膨胀,到2012年年底,债务可能会达到GDP的2倍,处于完全失控状态。当前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160%,市场普遍认为该比例降到120%以下,才是可控水平,若按照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该比例不能高于60%。
第四,希腊违约风险加大。3月20日,希腊将有145亿欧元债务到期,如果不能及时获得救助资金,希腊随时可能违约。而一旦希腊违约,或退出欧元区,会给本来就脆弱的欧元区金融体系带来地震,银行体系和其他的债权人都将承担巨大的损失。最近,美国银行业已经表示,将收紧对欧洲的贷款标准。
欧洲的麻烦
欧洲债务到期高峰来临。2012年2月到4月,是欧元区国家债务到期的新高峰。意大利是欧元区仅次于德、法的第三大经济体,GDP约是希腊的7倍。意大利在今年2、3月份的融资需求近千亿欧元。1月份,惠誉两次下调意大利的主权债务评级,2月份,惠誉又下调了意大利五家银行的评级。惠誉认为,主权债务风险与银行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预计意大利2012年GDP将下降1.7%,2013年仅有微幅增长,经济形势恶化或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从而影响银行盈利能力。葡萄牙的形势也不容乐观,1月底,葡萄牙基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18%,创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新低,CDS报价则创下历史新高,国债违约率直线上升。多家机构预计,葡萄牙或将步入希腊后尘,与民间投资人协商债务减记的事宜。葡萄牙GDP在2011年下降2%,预计2012年将进一步下降。
一般将7%的国债利率称为死亡之线,一旦达到7%,债务压力及随之而来的外部压力就会持续。因债务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多个国家的领导人被迫下台,包括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等。
从数据看欧洲前景
债务危机发生以来,欧洲经济前景就被蒙上了阴影。从最新指标看,欧元区经济活力稍有增加,但内部分化大。2012年1月,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回升,仅法国、希腊和爱尔兰继续下滑,其他国家则出现了衰退减缓或者复苏的迹象,其中德国表现最为强劲。根据Markit公布的数据,1月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从前月的48.3%升至50.4%,超过了枯荣分水岭;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为48.8%,创5个月高点。在制造业方面,希腊最为糟糕,制造业产出创下历史最快跌幅。
从整个欧盟来看,在2012年年初,私人部门录得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季调后欧盟的生产力PMI数据从去年12月的48.8%增加至今年1月份的50.2%,表明人均边际劳动生产力增长。数据表明,相对于制造业来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更为明显。另外,在欧盟前四大经济体中,不在欧元区内的英国表现最佳,意大利则受到债务拖累,经济乏力,危机四伏。
图1 意大利、英国、德国和法国的PMI生产力指数(意大利经济最为疲弱)
就业方面不容乐观。从2011年12月数据看,欧元区平均失业率10.4%,创14年新高,欧元区失业率最高的三个国家分别是西班牙(22.5%)、爱尔兰(14.5%)、葡萄牙(13.6%),意大利的失业率也达到8.9%,是近8年的高点;欧元区外的欧洲国家则相对乐观,奥地利仅4.1%,荷兰和卢森堡在5%左右,欧盟27个国家平均失业率9.9%。德国的数据要好得多,2012年1月,德国官方季调后失业率6.7%,创历史最低水平。
图2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连续跳水,创新低
欧债影响全球贸易。波罗的海航运指数中的干散货指数(BDI)自去年年底以来快速下滑,2月初更接近地板,已低于金融危机时的水平,是26年新低。BDI的走低显示商品贸易活动不足,运力过剩。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贸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进口产品的主要来源地区。根据欧盟统计,在2011年前三季度,欧盟对中国出口的增幅比欧盟出口总增幅高出7个百分点。2011年,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随着贸易往来的加深,中国在欧洲地区的投资也显著增长,主要通过兼并等方式进行。
2012年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欧洲前景有诸多不确定性,2012难言乐观。眼下集中的矛盾是:首先,债务集中到期,借了钱还不了,随着时间推移,利息又越滚越多,一旦资不抵债,无序违约,欧元区的问题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逐一击垮各个脆弱的边缘国家,并拖累核心国家。首当其冲的是希腊,接着是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其次,救助协议的谈判进入瓶颈期,三架马车代表的出资方要求希腊紧缩财政、严格自律,私营部门借款人又难以接受债务减记带来的大幅度损失,罢工和抗议活动频现,政府压力重重,步履维艰。最后,债务危机和经济放缓恶性循环,陷入债务危机的“欧猪五国”在GDP、失业率及经济活力方面的指标都远远落后于核心经济体,经济复苏疲弱更进一步加重了债务危机的风险,其结果是,欧元区内部分化和分歧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