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应该怎样建设成都

 花海游侠 2012-02-14
我们应该怎样建设成都
http://www./】 【 2012-02-14 09:06 】 【来源: 成都晚报 】

  2 “产业倍增”战略,

  补上工业充分发育这一课

  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产业。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就是为了夯实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产业支撑。当前,成都总体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过渡期,在经济形态上还具有“商贸流通型城市”的特征,产业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不够坚实,核心竞争力不够突出。

  2010年,成都一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5.1%、44.7%和50.2%,已经呈现出符合工业化后期特征的“倒金字塔”形态。在成都本土经济学者林凌看来,第二产业占比突破50%,往往是评判一个城市工业化充分发育的重要标志。成都从未突破这一分水岭,说明“成都还未经历工业化的充分发育阶段”。

  成都决策者也意识到,要成功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关键在于三次产业要联动发展,而前提在于先进制造业要先导发展,联动发展都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这既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注重发展实体经济”这一要求,避免“经济虚拟化”和“产业空心化”危险的需要,也是避免与同类大城市“同质化竞争”的选择。

  为此,成都决心用五六年时间打一场产业发展的翻身仗,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当前成都产业经济的“源”和“纲”,抓源引流、抓纲带目,抓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都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力争实现工业率先倍增、服务业尽快倍增,为全市经济提早翻番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1、工业:4年内实现工业增加值率先倍增

  坚持先导地位,推动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工业是最典型的实体经济,对于夯实区域经济的基础和骨架至关重要。先进制造业作为现代工业的代表,是先进业态、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的集成体,具有高密聚集、高度关联、高效产出的鲜明特征。

  成都补工业充分发育这一课,不会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而是瞄准先进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高端路线。初步规划是,力争用4年左右时间实现工业增加值率先倍增,初步建成长江上游大规模、长链条、多集群、高技术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重点产业。成都将选择“高精尖优”的制造业领域作为工业经济的主攻方向,坚持集群集约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机械汽车、食品饮料等支柱优势产业,突破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冶金建材等传统特色产业,引进培育物联网、云计算等潜力朝阳产业,力争到2015年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一个万亿集群和汽车、食品饮料等六个以上的千亿集群。

  重点项目。工业要增长,关键靠项目。年初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一般也是项目集中开工年,要推进储备项目向重点项目加快转化,抓紧实施筛选出来的650个重大项目,确保1800亿元重点投资尽快落地。

  成都将以项目为中心组织工业工作,连续几年推进重大工业项目的密集落地、密集开工、密集投产,不断培育工业经济的新生增量,力争到2015年全市完成工业重点项目投资2500亿元以上。

  重点企业。成都将坚持“扶大育优”方针,一手抓骨干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手抓成长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选育,力争到2015年实现千亿企业零的突破、新增一批百亿企业和亿元以上“小巨人”企业。同时,还将把“园区挖潜”作为做大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源头,力争到2015年亩均工业增加值超过150万元的水平。

  2、服务业:政府要建好发展平台

  紧扣提速升级,推动服务业尽快倍增。服务业,是当前成都市域经济的主体,也是实施“产业倍增”战略的重点。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成都既要抓紧补上工业充分发育、高端发展这一课,又要瞄准世界城市经济的演变趋势,积极培育服务经济。服务业的发展,应当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政府能够做应该做的,是建立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平台。

  成都目前的设想是,坚持以体制创新和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业态优化,扭转近几年我市服务业增速放缓的态势,力争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相对于“十一五”末实现倍增目标。

  生产性服务业“关键词”: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

  成都要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把生产性服务业摆在优先地位,将其作为成都服务经济转型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扶持与先进制造业相关联的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力争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突破50%。

  支柱服务业“关键词”:金融业、商贸业、旅游业

  成都要继续做大支柱服务业,将围绕建设西部商贸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着力丰富金融业态、打造主力商圈、优化旅游环境,进一步塑造金融业、商贸业、旅游业等支柱服务业的竞争优势。

  新兴服务业“关键词”: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数字新媒体

  成都要注重扶持新兴服务业,将高度重视培育服务经济的新兴增长点,放手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数字新媒体等新兴服务业,努力拓宽服务半径和增长空间,力争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千亿元。

  楼宇经济“关键词”:轨道交通沿线、大型城市综合体

  成都要积极抓好楼宇经济。未来几年,商务楼宇、城市综合体将成为成都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巴黎、香港、上海、杭州这些城市的经验看,现代服务经济的发展都进入了楼宇经济、城市综合体经济唱主角的时代。成都将支持现有商务楼宇进行软硬件改造,并沿轨道交通沿线布局一批超大空间尺度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依托这些高品质的空间载体大规模地集聚服务业高端项目。

  同时,成都将用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积极争取服务业税制改革的先行试点,降低服务业的税负成本,为推动我市服务经济提速升级提供政策支持。

  3、都市现代农业:高端、有机、精深加工

  成都将突出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成都市农业虽然占比很小,但关系到农民增收致富,关系到市民“菜篮子”供给,地位相当重要。

  成都农业发展将走都市现代农业的路子,产业倍增战略的重点是突出发展高端种业、有机高效农业和关联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推进农业的生态化、有机化、特色化、品牌化和加工化。力争到2015年,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形成规模化格局,农产品精深加工率提高到50%以上,改变当前农业以初级产品为主的产业形态。

  成都还将积极发展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和关联的乡村旅游业,充分发挥包括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在内的农业综合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