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年到青年初期的中职阶段,被人赞叹为“青春年华”,那是个无忧无虑的年华。但是人们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青年期面临着心理发展的狂风暴雨,是一个危险期和困难期。正如教育家杜威说的:“十几岁的阶段是人生根本上左右为难的阶段,他们要生长,要成熟,还要安全。”
一、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中职学生,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5、16至17、18岁之间。从大多数的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的最佳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由于中职阶段心理发展的优势和各种矛盾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1、在智能方面,中职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很迅速。主要表现在推理能力已达到成熟水平,但辨证推理尚未完全成熟。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往往变为有成见与不客观的思考者,喜欢与人作不成熟的辩论,对各种抽象的原则如公平、正义、牺牲、忠心等常做出不成熟的批判。
2、 在自我意识方面,水平有多方面提高。如自我评价水平,开始愈来愈多地从具体评价转向抽象评价。初中时能注意到自己的躯体发育状况或某些行为特点,到中职阶段更多的寻找自己的个性特征。有些学生不仅不断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还注意自己心理素质的完善。 3、在情绪方面,明显不同于儿童期的外露、易变、冲动、肤浅这些特点。常处于一种无名的烦恼中,情绪常激动着,不能理智的控制。由各种不适应造成的内在紧张状态,引起各不相同的行为。此时女学生常爱哭泣,男学生常表示忧郁的沉默、冷淡、顶牛、暴怒,故意损毁东西,歇斯底里的哭泣、沮丧等。此时的中职生的行为都伴有情绪色彩,他们自己的思想、文字和行动都有一种情绪的基础,并以为别人的态度或行动也有情绪的意义。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许和亲热,他们实在很希望受人注意,但却表示着躲避或憎恨别人的注意,似乎不屑一顾,故意装出对别人的注意漠不关心的样子,因为他们害怕所期望的注意不能实现。 4、在精神需求方面,中职生开始向高层次发展,各项课外兴趣爱好很少单纯地做为游戏、闲玩,而是有目的地追求,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过渡。如阅读方面,对科技书、哲理书、修养书则有了兴趣,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社会今后负有的责任,能理解和领会一些学习活动本身的社会价值。 5、在社会行为方面,亲子关系逐渐松懈。其所接触的社会,由家庭发展到较大的社会方面去,此时他们对家庭生活渐感单调,父母的约束也失去效力,在价值观上与父辈出现不同的认识(代沟);中职生们常常愿意参加一二个兴趣相投的团体,如择友得当,可养成各种社会品格,反之就非常危险。有些过度受保护的学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有时急于谋求独立自主,甚至对忠告公然反抗,或采取极端的行为。中职生对同性朋友,能互诉衷肠,毫不保留,这些忠信的交换、友情的安慰非常有益;对于异性交往发生兴趣,也是正常的。在此时期,女学生特别注意自己的外貌与形态,并表示温柔、懦弱、胆怯,变得特别女性化;男学生则呈现男性化,表示着他们的勇敢、有力与刚毅。男女双方对浪漫的谈话、文学电影特别感兴趣,他们都设法去追求异性朋友,并做着未来家庭生活的美梦。 除上述的共同特点之外,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还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心理特点。 (1)中职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吴福元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对中职学生进行了一项智力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生的平均智商为116.08,属于中上智力或高智力水平。已故心理学家朱智贤主持的一项国家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2)考试焦虑是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问题。所谓考试焦虑,是指与入学考试、智能测验、学业测验等相关的焦虑,它是一种急性焦虑。考试焦虑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并时常危害着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3)中职学生的价值准则倾向于理想化。根据笔者的研究,中职学生的价值准则类型以接受式为主,即价值准则的经验内容主要由间接经验支持,而较少直接经验。这种价值准则具有明显的离散特征,当他们被个体调用来进行社会行为判断时,当事者会表现出明显的苛求现象或理想化倾向。这一观点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说是一致的,并得到了一些实验研究结果的支持。 (4)自卑感强。由于初中阶段学业上的反复失败,备受歧视,自卑感强,对学校、对社会充满冷漠、仇视。
二、中职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冲突 中职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冲突、动荡和危机,主要是中职生自身的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异时性造成的,也是外部的社会发展的加速度与他们心理发展的恒常速度的异时性造成的。 从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看出,中职学生心理发展正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达到真正的成熟。既存在积极面,又存在消极面。因而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矛盾和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正是在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过程中,中职学生的心理才进一步成熟起来。
中职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是离开家庭、进入了拥有一定社会气氛的中职校园之后,中职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他们渴望走向独立生活,强烈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自信心、自尊心、独立意识都有很大提高。同时,中职校园环境也比以往自己的生活环境赋予个人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空间。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中职学生往往有要求独立的想法而没有独立的行动。他们尚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仍处于一靠家庭、二靠学校的状况。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是他们经济上的非独立性造成的。同时,我国的家庭文化传统也习惯于给尚未工作的中职学生以周全的呵护。因此,在中职学生身上,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又有着显著的依赖行为。这种依赖性与迅速发展的独立性之间,产生了一种现实的矛盾冲突。
(二)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每一个成长着的年轻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中职生想象丰富,对未来充满憧憬,但由于认知方面的原因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往往无法理解、对待现实社会的落后面和现实自我的挫折。由此而可能引发出许多心理上、情感上的苦恼。
具体而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学习上对自己成绩的期望与自己实际情况的冲突,这种冲突在中职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 2. 在职业选择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可能更严峻、更突出。如果这种冲突得不到妥善解决,对个体的影响将是长期的。不仅对心理健康有害,对其社会适应和事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3.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还表现为对自己的行为过分苛求,即个体所追求的“理想”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因而个体常常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达不到要求而感到内疚。这种过分苛求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尖锐冲突,往往会使个体陷入极大的困境中。 应该看到,中职学生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这种现象是健康的、正常的。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感虽然给中职学生带来苦恼和冲突,但也正是这种差距,才能唤起他们自我奋进的精神。 (三)闭锁性和交往需要的矛盾:闭锁性是中职生最显著的心理特点,心中的秘密,不愿意随意袒露。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强烈的交往要求和企望得到别人理解的愿望。 (四)性成熟与性心理的矛盾:从生理角度来看,中职生的性机能已逐渐成熟,但性心理的发展尚未达到同步成熟的程度。往往由于早恋等问题,造成失态、失志、失足等现象。
(五)求知欲强与鉴别能力低的矛盾:中职生处于智能发展的黄金时代,有强烈的认知需要,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鲜,都能引起探索的强烈兴趣。但由于中职生的社会成熟度低,认知结构和思想方法简单,对真伪、美丑、精华糟粕的分辨能力较差,容易兼收并蓄。
(六)情绪冲突:情绪冲突是中职学生心理冲突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上述几种冲突都可表现为情绪冲突。从生理角度看,青春期高级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活动占有优势。从心理角度看,进入中职后,社会角色的变更引起了诸多的心理矛盾,而中职学生的社会经验及认识水平尚未达到真正能独立、正确地调节自身行为的程度,这就使得他们独立支配自己行为的强烈要求与其行为的结果相悖,从而产生内心痛苦和不安。从社会角度看,当前社会的变革也对中职学生情绪有很大影响。在各种社会价值取向面前,中职学生可能会对自己以往的价值观产生怀疑,而导致迷茫和消沉。同时,青年期的情绪又是极为丰富而不稳定的,因而各种矛盾冲突都可能在情绪冲突中得到多种多样的反映。
总之,中职时代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彻底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上联系的“脐带”,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成为中职学生应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如果处理不当,加剧了心理矛盾与冲突,就可能导致心理障碍。
三、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们把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五个方面,即情绪稳定性标准、焦虑标准、人际关系和谐性标准、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标准、心理适应性标准。
1、情绪的稳定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职学生一般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指,当有了喜事时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2、人际关系的和谐性 心理健康的中职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对人态度积极;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既有广泛的朋友,也有少数几位知交。
3、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 心理健康的中职学生在评估自己的反应能力或解释现实时,比较客观,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轻易承担超过自己能够胜任的任务,也不低估自己而逃避任务。
4、适度的焦虑 心理健康的中职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紧张感,但从不发生过度的焦虑;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能积极应对,勤于思考,有条不紊地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寝食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5、心理适应性
心理健康的中职学生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意志坚定;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较少有依赖心理,自主性强;他们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事业的生长点,心理生活充实,很少有孤独感;他们较能接受现实,不轻易产生敌对情绪,对因家境、地域、病患、个人能力与努力等原因导致的各种差异能正确看待。例如,面对班上的某些同学家庭生活条件本来就很好,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拿到一等奖学金,自己则不但家境差,生活困难,而且学习成绩又不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也能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心理健康的中职学生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不管处于什么社会生活环境下都能主动同社会保持接触,让自己融入社会,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把自己孤立起来,与社会格格不入。 四、中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要培养中职学生健康的心理,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
中职学生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已基本建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每个中职学生都应增强心理卫生意识,了解心理卫生的知识,而不应使自己在这方面存在盲点。了解了心理卫生知识,就等于拿到了通往健康心理的钥匙,在必要时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二)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许多中职学生是头一次离家独自生活,一时间似乎得到了许多的“自由”。不过,如果滥用这种“自由”,或随心所欲,或负担过重,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理节奏,都会导致精神损伤。因此,尽快地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乃当务之急。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负担适量 中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很多心理活动都与学习有关。研究表明,个体在适度的压力和焦虑情绪之下,可以提高思考力和机敏度。因此,中职学生的学习应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对心理健康发展及学业的完成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加重负担。许多新生入学,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觉得苦读初中三年,进了中职,可以好好轻松一下。而中职相对中学来说,有更多的自由,也比较轻松,没有老师家长的过多的干涉与束缚,于是终日玩乐,不思进取,高呼“60分万岁”,任自己中职时光荒废过去;二是不太适应中职的学习方式,同时周围动手能力强的不少,而家乡的父老乡亲又给予自己重望,于是压力很大,产生高度焦虑,这种状况又导致在学习上疲于被动应付,进而严重影响其自信心。这两种不良倾向,最终都可能导致学业上的挫折,带来苦恼及自我否认等心理问题。 (2)生活节奏合理,有张有弛 中职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为合理安排生活节奏,积极参加多样的文体活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在条件。这样即可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又可以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发现自己在各方面的潜力,增加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从而经常体验到愉悦。这种平稳的积极状态,能使中职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在能量,增强自信,使自己的生活有节奏感,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得到最佳的适应。 (3)注意保护大脑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大脑受到损伤,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过度的疲劳、紧张,或长时间的高度兴奋、强烈刺激,都会引起脑力衰竭。而脑力衰竭,恢复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中职学生应千万注意不要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忽视用脑卫生。 (三)保持健康的情绪 情绪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每一种心理疾病都有其情绪上的表现。稳定而良好的情绪状态,使人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相反,如果一个人情绪波动不稳,患得患失,喜怒无常,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而自己又不会调节和控制,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和心理危机,甚至精神错乱。中职学生情感丰富而冲动,就更应学会保持健康的情绪。 保持健康的情绪,首先应学会合理宣泄,找到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既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放纵自己。每个中职学生都应意识到,任何一种情绪,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正视这种原因,接受这种情绪,并让它适当地表达出来,这才会有益于健康。 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不良刺激而出现负性的情绪反应,如愤怒等。然而,剧烈的情绪会降低人的理智水平,一旦失去了控制,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所以,一个人应在自己情绪剧烈变化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控制,以避免愤怒情绪的最终爆发。 其次,对于消极情绪,要学会几种自我疏导、自我排遣的方式。当遇到什么忧愁、不平和烦恼时,应把它发泄出来。长期压抑情绪是有害于心理健康的。在忧郁的时候,找知心朋友或亲人倾诉,使不良情绪得以发泄,压抑的心境就可能得到缓解,甚至大哭一场也不失为一种调整机体平衡的方式。并且在倾诉郁闷的过程中,还可能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也可以用转移的方式。对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总去注意它,就会限制自己的思维,使自己越发低沉。这时,不妨将自己的注意中心转移到别的事物上,暂时离开这件不愉快的事,去看看电影,听听音乐,这样便可使忧闷排遣出来。还有一种很好的调节方式就是幽默。幽默能使紧张的精神放松,摆脱窘困的场面,消除身心的某些痛苦,调节和保持心理健康。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去爱 建立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的途径。中职学生都是同龄人,共同点较多,人际关系比社会上单纯。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实现心理平衡。健康的心理是需要丰富的营养的,最重要的营养就是爱。爱不是抽象的,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除了大家通常意义上的男女爱情之外,诸如眷恋、关怀、惦念、安慰、鼓励、帮助、支持、理解等等,都可归为爱的范畴,而这些都可以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反过来,又可以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中职学生的友谊往往是深刻而持久的,它可以成为中职学生感情的寄托,可以增加归属感。而且,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又能促使自己拥有博大的胸怀,从而大大增加生活、学习、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这是人们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生活在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心理健康的。 在交往过程中应该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整无缺的,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各个方面都可能会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因此,对他人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期望过高。对他人期望过高,往往会产生失望感,其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平衡受到干扰,对自己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五)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中职学生们的这种成功欲望更为强烈。但客观地讲,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都具有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并依此付诸社会实践。做到这一点,对于保护个体少受挫折及充分发挥才能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内,使自己通过艰苦努力,能最终实现目标。成功的体验,对于维持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 与此相反,如果不自量力,仅凭良好的愿望和热情,盲目地制定宏伟目标,结果往往是目标落空,在个人心理上蒙受打击,产生挫折体验,不仅白白耗费了精力,也给自信心和心境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树立切实的目标,还包括不盲目地处处与人竞争,以避免过度紧张。中职学生处于青年阶段,青年人在一起容易出现争强好胜、相互攀比的现象。有些学生常暗示并鼓励自己盲目地与他人竞争。然而,正如前面所指出的,每个人精力有限,优势各异,如果处处与他人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受一些挫折、失败。而且,处处竞争会使自己终日生活在紧张状态之中,心理上承受过大的压力,这对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因此,每位中职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竞争的领域。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也会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 (六)学会自娱
一个人如果能注意培训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娱乐活动,就可能在寂寞孤独、烦闷忧郁时,通过自我娱乐来缓解心境压抑,这对心理健康是极有好处的。人不可能总是工作和学习,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愉快的娱乐活动,做到积极的放松和休整,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心身保健,并使自己更有效地从事工作和学习。每个中职学生在中职阶段,都有必要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条件,注意培养和发展一些兴趣和业余爱好,学会自我娱乐,这对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