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竹斋水印木刻版画

 书楼寻踪馆 2012-02-20


(2011-12-28 14:40:23)作者:十竹斋

    [转载]十竹斋水印木刻版画

中国的版画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甲骨文、兽骨、陶器、铜器上的刻纹,汉代的画像砖、石,秦汉两代的印章、封泥、肖形印等,而为印制而雕刻成版,则是隋唐五代的事,这又和自东汉后造纸术的发明、发展不无关系,以现在的看法,刻后印出来方称为版画的话,中国版画的祖宗当自隋唐开始,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咸通九年(868年)所制版画金刚般若经扉页,已是技法相当纯熟精致的作品了。宋、元约四百年,在中国绘画史上称得上是一个黄金时代,这时的高度绘画成就,无疑对雕版木版画,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推进,致使于明代形成了中国版画史上超越前期、影响后进的登峰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便是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和《十竹斋笺谱》



[转载]十竹斋水印木刻版画

[转载]十竹斋水印木刻版画

[转载]十竹斋水印木刻版画

[转载]十竹斋水印木刻版画

[转载]十竹斋水印木刻版画

[转载]十竹斋水印木刻版画

[转载]十竹斋水印木刻版画

[转载]十竹斋水印木刻版画

1934年,鲁迅与郑振铎从通县王孝慈那里借得藏本翻印过。这部翻刻本,精工镌印,比较完美。画者王荣麟,雕者左万川,还有刻工李振怀、张启和、张延川,印者崔毓生、岳海亭,经理其事北京荣宝斋,前后相隔七年之久于1941年重刻印制《十竹斋笺谱》,可惜此谱翻印完时,鲁迅先生却长辞人间了。

1952年重刻本是由王孝慈藏本及郑振铎先生得于淮上之本复制的。

1963年,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局领导下,成立了南京十竹斋水印木刻研究室(当时省文化部门的领导陶白、周邨、郑山尊同志对此事极为热心),当时江苏最优秀的版画家和版画创作骨干,都投入到新兴现代水印木刻的工作中。

1983年,上海朵云轩采用北京图书馆(西谛书目9177)和辽宁博物馆藏书复制的,绘、刻、印堪称高水平

1987年,台湾省影印本《十竹斋书画谱》是以“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本”为蓝本出版的。陈立夫题签,宣纸影印,线装四册,印刷精良,与原本原大,最能见原书之精神。由海宁蒋復璁序《画谱》。现存世诸本中,亦以“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本为最佳,约印于明崇祯中期,正值胡氏盛年技艺纯熟之际。而朵云轩所据以翻刻之底本似故宫藏本同时,当属明末清初印品。笺谱最佳版本,应为通县王孝慈藏本,1952年北京“荣宝斋“复制重刻,以书印制,装帧俱佳,直逼原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