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才王晶

 月未圆书斋 2012-02-20

鬼才王晶




    这个世界,有人是天才,有人是人才,有人是鬼才。

    做人才难,做天才难,做鬼才,难乎其难。

    当他穿越三十年风云,挟着一腔傲气与才气,走进芙蓉王《背后的故事》时,这个被称为香港电影鬼才的人,开启的,是华语电影云谲波诡,波澜壮阔的层层帷幕。整整“七零后”一代人,甚至加上“六零后”以及“八零后”的为数众多的人群与部落,都曾为他的电影倾倒与喝彩。那是一种成长的记忆。

    这个被称为鬼才的电影人,名叫王晶。

    三十年间,他制作出300多部电影,成为华语电影乃至华语文化的一大奇观。而在短短不到30天的时间,他竟可以完成一部堪称经典的《赌神》,让一个周润发,一个刘德华,从此风靡华人世界数十年。

    如果说天才是用来仰望的,人才是用来夸赞的,那么鬼才无疑是高出尘世,引人瞩目却又备受争议的。

    鬼才如王晶者,就这样,挟着一个时代的影响力,带着比天才勤奋,比人才不羁的风骨,第一次,走进他从内心深处认可的华语电视栏目,让一种文化的奇观,让那些不为人知的心路,成为可以触摸的故事。

    王晶原名王日祥,出生于香港一个电影世家,父亲王天林是香港著名导演,1983年版引起轰动的《射雕英雄传》就是王天林拍摄的一部荧屏经典。在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下,王晶很早就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台学习影视制作的各个流程,并且很快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与才华。

    在很多人看来,王晶是香港最勤奋的一位导演。从19岁踏入影视圈开始,30多年间,王晶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他的300多部电影,听起来像一个天文数字和一个神话。王晶被称为电影鬼才,原因之一,是因为他比天才更勤奋。

    1989年,王晶导演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影片《赌神》。这部影片巧妙地将矛盾冲突,人物关系步步埋下伏笔,结尾处最终解开悬念,为传统的侠客精神成功地作出现代的诠释。作为导演的王晶,将主演周润发的魅力和演技发掘到极致,使周润发在片中扮演的赌神高进魅力四射,成为周润发所塑造的荧屏形象中最经典的角色之一。

    这部作品的问世,不仅奠定了周润发华语影坛超级巨星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影片的成功,吹响了香港电影进入黄金时代的号角。从那时起,香港电影从创作到票房都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成为一种强势的文化产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

    如果说,《赌神》这部影片开启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那么王晶和周星驰这对黄金搭档的合作则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桥段。《赌侠》、《逃学威龙》、《鹿鼎记》、《九品芝麻官》等一系列经典影片的诞生,在创造香港电影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的同时,王晶和周星驰共同创造的无厘头式解构主义的表现手法,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王晶和周星驰在影片中所表现的无厘头文化成为香港文化的一个重要代名词。王晶和周星驰,由此成为中国电影的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

    从1990年的《赌侠》到1999年的《千王之王2000》,十年中,王晶和周星驰两人共有12次合作。有人说,正是王晶成全了周星驰“喜剧之王”的非凡成就。1995年之后,当王晶和周星驰的无厘头表现方式逐渐被理解接受,并被认为是华语电影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支脉时,王晶和周星驰却在此时渐行渐远。周星驰通过《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等令人叹服的作品,奠定了自己华语电影文化大师的地位,而王晶则在商业电影的道路上继续探索。1997年,王晶和刘伟强、文隽成立最佳拍档电影公司,制作了反响巨大,争议也同样巨大的《古惑仔》系列、《风云》等经典影片。

    2006年,王晶推出最新力作《卧虎》。在这部以卧底为题材的影片中,王晶尝试用心理描写来推动剧情,用纪实的方式来叙述故事。

    《卧虎》这部影片的所有人物和情节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原型。香港警方派遣一千名卧底,打入到香港地下社团内部。一时间,香港地下社团草木皆兵,人人自危,每一个身边的同伴、朋友、甚至亲人都有可能是警方派来的卧底。一时间,真假莫辨,整个香港地下社团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中,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悬念重重,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

    同样是明星云集,同样是卧底题材,当2006年金秋,《卧虎》正式公映后,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另一部经典影片《无间道》。鲜为人知的是,当年王晶曾经是《无间道》的创作班底之一,《无间道》能够顺利开机,王晶作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当《无间道》取得巨大成功,《无间道》导演刘伟强获得2003年的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时,王晶将最真诚的祝福送给这位既是自己同行,又是自己学生的老朋友。

    从影30年来,王晶用他300多部电影,为香港电影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人批评王晶的电影商业味太浓,但王晶一直默默恪守着自己的职业操守和为人之道,那就是父亲王天林曾经告诫他的:“不要贪慕虚名,要建立自己的信誉,要懂得感恩,要用效益来回报投资人的信任。”

    鬼才王晶,就这样,用他超人的努力,创造了香港电影的奇迹,抒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从影三十年,表演一直是王晶的一个梦想和情结。喜欢香港电影的观众,经常可以在不同的影片中看到王晶客串演出的身影。不少观众,从王晶客串的电影中,认识并记住了这位叱咤华语影坛的大导演。

    王晶的演技颇为不俗,他的客串,戏分不多,但寥寥几笔就可以将人物形象刻画得立体生动,令人难忘。如今很多人一提到王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在《千王之王2000》中饰演的大反派——肥螳螂法拉利。

    曾经有人感慨,王晶如果不做导演,那么他也很有可能成长为一位像曾志伟那样,外形条件并不出色,但演技老辣纯青的实力派演艺巨星。

    三十年影视江湖,三十年风雨人生,铸造了王晶电影的风骨特质。王晶电影中的主人公大多出身于市井,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但他们永远乐天知命,对生活充满信心。在他们身上充满了阿Q式的人性弱点、市井的狡黠,也充满平民式的智慧与善良。王晶关注这些平凡人,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让这些小人物在无拘无束的嬉笑怒骂间发出改变命运的强音,由此抒发出对生命自由与平等的向往与尊重。

    1999年,王晶推出了他的另一部代表作《笨小孩》。这是一部歌颂平凡人生命与爱的挚情之作。影片描写了一个患有晚期肝癌的母亲在她生命最后的十多天里与一个患有智障的儿子之间的感人故事。在这部影片中,擅长喜剧的王晶一反过去的创作风格,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故事叙述,将感天动地的伟大母爱和超越生死的人性力量长久地留在了观众的心灵深处。

    纵横影视圈三十年,王晶历经风雨,阅人无数,历事无数,早已练就一双功力深厚的火眼金睛。他的这双火眼金睛既能洞悉观众的欣赏心理的最细微处,又能发现演员身上最打动人、最受观众喜爱的特质。很多和王晶合作过的影坛巨星,在王晶的作品中光芒四射,达到自己表演事业的巅峰。周润发的赌神高进、周星驰的韦小宝等都成为他们各自演艺事业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经典角色。

    王晶的这双火眼金睛,不仅能将已经成名的明星推到演艺巅峰,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能够从芸芸众生中一眼发现明日的超级巨星。

    她们中间包括邱淑贞、林熙蕾,以及金马影后舒淇。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创作第一部电影剧本《鬼马狂潮》到2006年推出最新力作《卧虎》,王晶在三十年的电影生涯中,制作了300多部电影,被称为香港电影之王。

    300多部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纪录。这个纪录也见证了香港电影在华语电影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辉煌。王晶将他生命中最令人感慨和称道的勤奋与天马行空化作“300”这个数字,诠释了一个“鬼才”是如何一步一步呕心沥血,穿越时空,超越天才的。

    他用300多部电影,娱乐了芸芸众生,写尽了市井百态,抚摸了苦乐人生。王晶以他生命的燃烧,见证着华语电影从过去走向未来的风雨历程,也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可供景仰的奋进的人生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