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玉轩]和玉轩闲聊和田玉(和田玉--交流分享、不争吵)

 心想事自成 2012-02-22
进入玉行也时间不短了,说句心里话,越接触这行,越感觉自己的知识不足。有道是千样翡翠万种玉,一点不假。看着越来越多喜欢和田美玉的朋友,在高兴之时,也为自己在接触这些和田玉爱好者朋友的一些观念和走偏道而感觉焦虑和不安。总感觉自己应该和大家聊些什么,不敢说是正确的,只希望以自己多玩玉或者多接触和田玉的一点点经验和感受与朋友们一同探讨,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先说说大家喜欢问的羊脂白玉、无结构、洒金皮、没有毛病。近来经常碰到有新入行的玩友一上来就问我,你这有好玉吗?我说:你要什么样的?后面就来了:要羊脂白的,没有结构的,洒金皮的,不要有棉和毛病。我一听马上就晕,因为接触多了,我知道后面谈价的时候还会有故事,一定说价格高了。我说这些,并不是说玩友问得不对,概念有什么绝对的问题,想法是否有错。听完这些,接触了不少这样的朋友。我却感觉我有话想说说:
    1、记得我刚接触和田玉时,那时我也感觉好多东西贵,有时上手的东西,一点点的毛病我就感觉不舒服,甚至觉得师傅欺骗了我。可以说那时我在网上还能看到一些好东西,这几年是真的少了,至少我感觉网上这样的好东西真的是少了。现在想想,真的感觉自己想得太完美太简单了。接触了这么多年的玉,我真的感觉到,完美的一点没有毛病的玉,你说有不?有的,少之又少,毕竟和田玉是天然矿产,不是有机合成物,多多少少都有些毛病,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非要没有毛病的,我个人感觉就那肯定是天价,也很难找到。单从这一点,我倒是建议玩友们要正确的合理的看待和田玉这种不足,至少要以一种正确的态度看待之。
   2、羊脂白玉、没有结构,要有毛孔和皮色。我一直不是很赞同很多朋友一发照片就直接标什么羊脂白玉,一级白以上,甚至很少在网上看到一级半、二级白和青白料的标注。事实上,和田玉的白度标准一直没有统一的,也不符合白玉分级的要求和客观认知。我想这个原因不能完全怪商家或者想转手的朋友。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玩家,由于玩家错误的理解和观念,除了羊脂白玉和一级白的啥也不认有关,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误导也是对商家的一种误导,最终是相互欺骗和忽悠。二是商家,有的商家自称专家,说自己的东西头头是道,讲故事水平一流,只要是自己的东西不仅是羊脂白玉而且没有结构,反正怎么好怎么说,弄得玩友云里雾里。其实商家忘记了一点这样的引导并不能长久,这种风气的助长最后伤到的是双方的利益。玉市场的净化需要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行。这其实就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在我看来羊脂白玉这个名词,我感觉我们的祖宗真的非常的利害,这词用得相当到位,可是我们好多的玩友真的没有去好好理解和玩味这个词。有兴趣的朋友不防去看看家里冻后的油或者猪油,看看是不是除了白啥都没有了?为啥我们的祖宗不比喻成雪白或者纸白呢?这里面除了白还有糯性,纯净度和脂粉度在里面,那种在手里一段时间盘玩后滑而有阻感的油滑感才是真正玩和田玉的本真和根本。其实我们仔细观察羊脂并不是非常的白,至少不会白如白雪的感觉那种不浑厚厚重的白,透白没有厚重感的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羊脂白玉。我们抛去玉质去理解和田籽玉的白度和纯净度,我个人感觉已经和我们玩和田籽玉的初衷背道而驰了。要玩结构和白度,好的老坑的俄料和青海料可以说与和田籽玉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有过之。如果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去玩俄料和青海料呢?这也是现在青海料和俄料充籽料现象较为严重和普遍的原因,有道是有需求就会有供应。我在玉网上就曾经发过两块料探讨,网上一帮所谓的专家让人好笑。所以,我劝我们的玩友们不要迷信专家,也不要看轻玉石。理性的去理解和感知玉的本质。有不少朋友都知道,在清朝时,玉匠们雕玉件用得最多的是青白料。为何?其实和田籽料中青白料的密度是最大的,也是最有感觉的料子。所以,我们玩和田籽玉时,首先要弄清的我们玩和田玉的什么?千万不可本末倒置。在追求玉质的前提下,我们再考虑其纯净度、白度而后是工,我想这才是玩和田籽玉的正道。至于结构,至少我接触的这几年和田籽玉中,完全打光没有结构的,我倒是看见过一两件,很少见的。玩玉时间长的朋友中有这样的感觉,和田籽玉中有时那种脂粉度甚至和似乎有没有结构没有必然的联系,看似结构紧密的玉料反而有干的感觉,而看着有结构感的玉料,到手盘玩却非常的油润,而且雕刻时不会起性(所谓起性,是因为玉料颗粒感较粗时在师傅动工过程中会在刀口处崩口,无法进行细节的精细雕刻,料子是否细,我们还可以从籽料的毛孔和粗细来分辨)。所以,油润是第一位的。
    3、说到皮色,目前在上海玉料市场,不加色玉质好的玉料价格基本在一公斤二三十万朝上。加色料现在越来越多,而且非籽的也不少见。玩皮色的前提是玉质好,那样才行。我们都知道,我们玩和田籽料,是因为喜欢他的好品质和致密度好、有油脂感。籽料很少是有原生皮色的,和田山料也就是有灰质的皮壳和偶尔的糖色料,其实的原皮料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后天的其实所在环境的各种矿物质通过几百万年的沁润和分子运动在原籽皮壳上留下的色彩丰富彩色皮壳,这也说明只有在玉质较粗或者不紧密的部分容易形成这种色彩。对于皮色的追求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我个人感觉这里面有市场炒作的成分在里面,如果在保证玉质好的前提下偶尔追求一些漂亮的皮色也不为过,如果为追求皮色而放弃玩玉的本质,就有些不值当了。
    二、关于和田玉件的工。这里面也深也不深,我就简单聊一下吧。前几天去了一下一个玉雕工手集中的去处,看着一堆垃圾料、垃圾工实在是说不出的味道,很无奈。一帮小工手们对着几本玉件的图册在比划和拼接,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蹩脚的工艺和玉件,对于差的玉倒是无所谓,对于好的玉来说真可以说是暴殄天物了。我们看工,一个是看设计,其实有很多好的工手,由于设计根不上少了很多提高的空间,说白了,设计就是艺术素养的层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才有可能提高其本身的设计水准和水平。而对于工艺来说,我们主要看其线条是否流畅有张力或者说有力度感,玉件布局是否疏密有致,比例是否协调,特别是玉件在根脚的处理上要干净到位。整个玉件的工艺让人感觉自然不拖沓。个人不喜欢那种仿不到位或者批量生产的玉件,不仅没有创意感,也没有感知的东西,我们从中体味的只有机械的东西,这样的玉件说是手工的,其实和机工的没有啥区别,至少机工的东西比这种工艺的东西还多了点工整。
    三、关于和田玉的玩和收藏。有不少朋友提到这一点,说无所谓了,我就是图个玩的开心和高兴,好与不好,价格是否便宜无所谓了,凡此等等,这类朋友当不是我所说的玩和收藏之列。收藏和商业有不同的概念在里面。我们大多数玩玉的朋友都是玩和收藏兼顾的,所谓的玉之五德,我们应该正确的去理解,而不要让这句话成为别人忽悠我们的说词和借口。文玩珠宝行,我个人认为本就是有一个花钱的爱好和行业,特别是对一些有收藏愿望的朋友来说。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于和田玉的收藏,我持宁缺勿滥,宁少勿多,要好的原则。这样不仅有利于收藏和保值增值,也便于今后的转让和个人欣赏层次的提高。因此,还是希望朋友多买对的买好的(当然好的不等于贵的)买自己明白的懂的,不要去听故事听好听的言语,不要去当乌鸦。对于和田玉的收藏:一是收藏其玉质或者说玉料本身;二是收藏其设计和工艺;三是收藏其特色和难得;四是收藏其名气和潜力(这里不包括其普通的工作室的东西,工作室的东西要分辨着看,当个玩玉的明白人;五是进行系列收藏;六是资金不足的朋友,可以考虑玩小而精的东西,其实很多朋友总认为自己到工作室或者市场上直接收东西比网上的商家便宜,我不完全认同这一点,除非前提是你很了解这一行,对玉对人熟悉,这样的我不说了。特别是在网上的一些店家,只要是渠道正,店家信誉好,本份东西真,其实我们有时还是可以找到好而相对便宜的玉件的。因为这些商家好多都与工作室保持着朋友关系或者统打货的关系,价格进来不高有空间,而单个的你去收,很多工作室还要考虑保持其销售的价格水准,可能反而会要价较高,加上网上正规的销售商家没有相关的其它支出费用,因此在价格上可能会更合理一些。当然前提是你自己懂,其次是网络商家可靠可信。
   就写这些吧,只是本人的一些闲聊,不代表正确的观点,仅以此与各位行家玩友交流,以期共同进步,并希望一同创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玩玉空间和氛围。(如有引用和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和玉轩2009-12-2于苏州寒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