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假混堂巷

 苏迷 2012-02-22

苏州历史上,曾有多条叫做“混堂巷()”的小巷。苏州俗语“七塔八幢九馒头”中,那“馒头”指的就是公共浴室——旧时俗称的“混堂”。而那些小巷因有了混堂的存在,苏州人习惯称其为“混堂巷”或混堂弄”。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馒头形混堂早已无存,但仍有几条小以“混堂”之名保留至今。譬如东中市泰伯庙附近的混堂弄、临顿路北首附近的混堂弄、桃花坞日晖桥南侧的混堂弄等,它们真的都存在过混堂位于平江历史街区也有一条混堂巷,东接仓街、西连平江路,其却是虚的,名不符实的,因为旧时那里没有混堂。但是,为什么苏州老百姓会称其为“混堂巷”呢?

其实,在平江路的这条混堂巷,最早时称作“长庆里”。民国《吴县志》载:“混堂巷,康熙《志》:张家桥北;同治《志》:古名长庆里。”在这里,以前有着不少的义庄厅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潘氏义庄”与“善行潘公祠”。“潘”是苏州大姓,分“富潘”和“贵潘”富潘最盛时期,是潘氏第三代传人潘文起那一代。潘文起生于清雍正十年,18岁即子承祖业主持家政,随着家业兴旺,他于嘉庆八年,又在卫道观前祖宅礼耕堂之北、即平江路混堂巷内,建造了“潘氏荥阳义庄”。义庄面积很大,前后共有七进,从混堂巷一直通到后面大新桥巷,有房舍六十多间,花园假山、池亭旱船等在混堂巷中段,还曾建有“善行潘公祠,祭祀的是乾隆大学士潘世恩。其位置与潘氏荥阳义庄并排在一起。潘公祠堂规模也不小,据说相当于网师园大小,内有大厅三座,亭台楼阁、旱船曲桥。两户潘氏大宅,普通老百姓常常混淆不清。

混堂巷里,另有一户大人家——费宅名为“恭寿堂”。费树蔚、费孝通等,都是恭寿堂的后代。费孝通人们较熟悉。费树蔚(字仲深,号韦斋),是苏州知名绅士,辛亥革命后曾任肃政厅肃政史。袁世凯想称帝时,费树蔚认为危及立国根本,念及两家有亲戚关系(袁世凯孙女袁慧泉嫁给了费树蔚的儿子费巩),亲赴北平劝阻未成,一气之下拂衣而归,辞去官职,隐居故乡。这费树蔚,原来就居住在混堂巷内,是为了操办儿子婚事,他才购下了桃花坞里的大院。后来苏州人大多记住了桃花坞费宅,差点将混堂巷费宅的“恭寿堂”遗忘掉。

混堂巷还有另外一家义庄——杨氏宏农义庄。清光绪年间,由祖籍苏州上海富商杨廷呆,承其祖杨承宗的遗志创建的。解放前后杨氏义庄被协成布厂占用,后又成了染织二厂的职工宿舍,毁坏严重。1995年,才由杨家后人、定居香港的杨蒙(即电影演员夏梦)等筹资,修复了杨氏义庄

混堂巷里有了潘氏义庄,又有了潘公祠堂;有了潘氏义庄,又来了杨氏义庄;还有恭寿堂等这个堂、那个堂使苏州小老百姓缠夹不清,混为一堂,所以有时会嘲弄道:“简直是混堂哉。”并戏称长庆里为“混堂巷”,误传至今,以至后人以为巷内原有混堂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