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西游记》有感 苏萌

 尖中九三 2012-02-23

读《西游记》有感  苏萌

              “文不幻不文,幻不及不幻。”《西游记》是四大古典名著中最突出“幻”的书。

能在千多年的历史星空中闪亮,必有它的艺术价值。小说冲淡了玄奘取经一事那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富了内容。在人物处理上,主角由唐僧转到孙悟空,且使齐天大圣形象十分丰满,呼之欲出。打破了历代对唐僧的称道,在某时某地对唐僧有不少严格的批判。最妙的是,吴承恩用带有讽刺幽默的笔将许多神话重新组合,赋予了新的意义,这使《西游记》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读上十遍八遍却毫无厌烦之感。

《西游记》突出了战斗性主题。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到经历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的过程中,战斗是主要内容。作者借孙悟空这个人物,揭示了封建农民的反抗斗争,寓言般的概括了封建社会人民斗争失败的历史悲剧,这一点在孙悟空被压五行山时尤为明显。

在整本《西游记》中,透着浓郁的浪漫主义的艺术气息。神话、神话人物、妖怪和各类魔法的有机和谐统一,使人不得不感叹作者的良苦用心。

《西游记》也揭示当时社会现实,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评艺术为一体,其表现能力之强使人不敢妄加菲薄。对猪八戒的嘲笑使人深感八戒之可爱,而对于唐僧的愚腐感到他的无能,在他对孙悟空念紧箍咒时,我们都感到十分气恼。

《西游记》实在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月诵读之,颖悟自开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