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简体字的初衷是合理的。它在字形上简化(也包括多字合并为一),不过多涉及到其他因素,在文字革新上的风险最小,而它的益处和达到的效果也很显明,即能使汉字比以往更易于书写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活能力。 在汉字简化为大趋向的前提下,怎样简化倒是一本大学问。因为简体字仍然在汉字系统内,要遵循汉字的构造规则,如何简化要有依据。这就需要比孔乙己懂回字有四样写法更精深的文字学知识,并且有通盘考虑文字、传统、现代等全面因素的综合能力。而从常识可知,这一简化过程必然是见仁见义,难以达到平息各方面的意见而形成完全的共识。
提倡恢复繁体字的人,往往不在意当初推广汉字简化的初衷及其强大的现实意义,他们提出恢复的理由是简化原则混乱,导致文字归类紊乱,并通过一些案例加以举证。首先,简化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是必然的,凡事都难以达到完美。其次,简化方案有不足,与恢复繁体字,那是两回事。有不足可以弥补,加以改善,有必要上升到全盘否定简体字,是否仅有恢复繁体字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这实际上是一种策略。
另一个同样不甚高明的策略是∶挺繁派有些人总是试图把讨论引向文字学的专业知识,而不管具体讨论中是否已涉及,利用这一点攻击、否定对方的讨论能力,由此种优势来间接表明真理掌握在他们手里,造成恢复繁体字是有学识的举动的幻象。对,提倡繁体字的人往往在文字学领域懂得更多,这也不过是术业有专攻,或者各有各的爱好。对,在汉字如何简化上没有专业学识的人难以有讨论的空间,但这与讨论是否应该恢复繁体字,同样是两回事。
汉字的运用涉及到所有人,它并不是一种专业性的行为,我们各行各业的人每天都要接触、处理大量汉字,而且正因为它全民性、日常性的特点,文字的工具属性就显得特别突出,需要它易于书写和掌握,如果它是繁琐的,就应该简化。在封建社会里可以通过文字掌握的难度和垄断以达到愚民统治,但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文字必须走出象牙塔,为全体国民服务,文字学习的门槛不能设置过高,对文字的决策必须要有利于大多数国民。
在是否应恢复繁体字的讨论中,并不总是需要太多专业知识,任何应用汉字的人都能形成显明的判断∶汉字简化有利于书写和掌握,降低了学习成本,提高了日常生活的效率。而且这种主要涉及到字形的简化,不过多涉及到其他因素,在文字革新中的风险是最小的。很明显,一句话同样用繁体字和简体字书写,对我们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不会造成歧义。这就很足够了。有简化得不如意的地方大可以提出,大不了也就按诸如“毛难族”改为“毛南族”来处理,甚至主贴提到『鐘和鍾實質上是兩个姓,但是‘鍾’在簡化成‘钟’后,原来姓‘鍾’的人就被迫只能姓‘钟’了,所以說‘鍾’不能不恢複。』,我认为这也是现实的考虑,我支持这种恢复的提议,但远远达不到全盘推翻简体字,开历史的倒车。
前面我说过,提倡恢复繁体字的人,往往对当初推广汉字简化的初衷及其强大的现实意义考虑得不够,很不够。而且其中有这么一种要不得的心理需要警惕,那就是孔乙己似的心理。汉字简化使得孔乙己懂得回字有四样写法的知识变成无用的知识碎片,汉字简化使得孔乙己引以为傲的学识上的资本消失殆尽,在他沉迷于回字有四样写法中,孔乙己没有培养出其他真才实学,由此沦落到破败的地步,他对回字有四样写法的那个年代的迷恋是可想而知的。而在对繁体字的迷恋中,也不乏这种孔乙己式的心理在作崇。
实际上把恢复繁体字和恢复汉服、毛笔、书写顺序等进行类比,可以清楚看出这种意图的不现实性。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还是与时俱进、顺应潮流为好,少一点无谓的折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