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生| |
段少军:一个用画说话的艺术家
|
------------------------------------------ |
作者: 糖糖书屋 地处漕河泾开发区的段少军画室平时非常宁静,除了大幅作品外,各种办公家具堆满了工作室。最近,他正在为“台积电”总裁张忠谋的新居绘制一幅新作,因而前去参观的上海“新台族”多了起来。 段少军平时很少开口,整天躲在画室里,独自坐在那张破沙发上,或使劲地吸烟、或眯着眼睛看画……在那里,他一呆就是10多个小时。用他的话说,“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在画上,其它什么都很模糊。” 绘画人生画前程 观赏段少军的油画作品是一种精神享受,以暖色为基调、画面喜气洋洋、对比非常强烈等三大特色十分明显,正是对现代人在都市生活中强烈追求的集中反映。他那包含激情的笔触、富有哲理的思绪,始终体现在他那与众不同的画风上,或《庭院》、或《良宵》、或《夜星》无不充满生机,现代派格式与传统化理念,精神追求与现实反差、急切的渴望与漫长的历程……,段少军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用他的“画”来向人们“叙述”这种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冲突与抗争。 段少军告诉记者,在现实生活中,他时刻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这种冲突,他无法也不愿陷入诸如学术、流派、风格等问题的讨论,而是义无返顾地投入自身“以画说话”的生命旅途,且用他的画来直接面对这种精神上的抗争,试图让人们在读画过程中,对他、对社会、乃至对传统文化的审视和理解。 段少军每幅作品都需经很长时间的构思,依靠内心突如其来的灵感来创作。所以,他整天默默地沉思、整天烟不离手……他觉得,中国的现代文化、包括中国的油画应该具有自己的风貌,不但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还要有所突破与创新,才能为现代人乐于接受。目前他正在尝试着运用西洋的艺术形式把传统的情调转化为现代风格。段少军说,这种独特的艺术追求只有在上海这一“海纳百川”的环境中才能适应,在这座城市里拼搏很有发展空间,这里可以找到共同的文化资源,发展和实现共同的文化追求。 艺博会一鸣惊人 1999年夏天,段少军肩上扛着一大卷沉重的油画、手上提着一个大箱子,独自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滩。下了火车以后,他住进一家小旅馆,不知下一步往哪儿走。无奈之间,他拿出了通讯录,冒昧地打电话给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王恩琪老师,此时,王老师已经退休在家,而仅有一面之交的王老师接到他的电话之后,二话没说,就让出了自己的一间书房,请他住了进来。段少军至今仍深有感触地说,他一到上海就感受到上海人的亲切和温暖,要不是王老师的热情招待,他不可能留在上海,步入他的画程。 不久,段少军拿着自己准备好的作品去参加第3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在开幕式的那天上午,一位年过半百的长者来到他的展位前,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幅油画《采花枝》频频点头,接着向旁边几位年轻人介绍说,妙,妙!《采花枝》取唐诗《金缕衣》“莫待无花空折枝”之含义,将中国写意人物与西洋抽象色彩的美妙结合,真可谓匠心独具!段少军马上站起来,与这位长者聊了起来。两人古今中外、无所不谈。事后,段少军才知道,与他一起交流的那位长者就是上海美术馆馆长方增先先生。 第二天,段少军的另一幅作品《雨打芭蕉》又引起不少观众的关注,好几家拍卖公司经理、私人收藏家前来问价,著名指挥家陈燮阳闻讯也特意赶来。其中有一对操着欧洲口音的外国人先后来了三次。最后那次,早晨一开门这对夫妇又来了,他俩同样不露声色地站在别人后面,仔细地听着其他几位外籍人士与摊主进行讨价还价,等别人走了以后,他们夫妇俩才正式向段少军提出想买这幅画,价格是否可以再便宜一些。段少军指着画摇头说,最低价5万元,不能再少了。旁边的翻译告诉段少军,这位先生是联合利华的董事长,跨国公司的大老板。后来,段少军为了表达对外国友人的尊敬,特意另外加送了一幅小作品,使这两位外国朋友满意而归。 酒逢知己千杯少 去年春节刚过,在浦东新区长安画廊的展厅里,有两位来自台湾的商人同时看中一幅风景画《夜泊》,作者段少军,标价2.5万元。当一位客户付了钱拿着画离开时,另一位没有买到画的台湾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于是,这位台商便四处向别人打听画家的情况,又接连几次来画廊观看段少军的作品。店里的营业员看他如此一片诚意,就把段少军的通讯电话,告诉这位在沪台之间搞科技贸易的投资商吴文滨。后来相约在咖啡馆,两人一见如故,尤其在艺术观点上,谈话十分投机。 吴文滨直截了当地说,段的画冲突特别强烈,技巧很传统,但风格又很现代;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底蕴较深,且西洋现代派色彩感觉也明显。上次在画廊里没能买到那幅作品心里一直觉得好遗憾。段少军觉得这位台湾人的艺术倾向与自己较近,当场就答应,最近正要办一次个人画展,希望到时候光临指导,等展览结束就送你一幅画。而后两人逐渐成了好朋友。 一个周末的下午,段少军应吴文滨邀请,去绍兴路参加在沪台商的私人聚会,会上一共来了10多位台湾企业家。其中,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大老板刘心远也是一名热心文化事业的儒商,他见了段少军以后,又是一见如故,聊起了艺术与人生,同样滔滔不绝。会后,两人经常交流,刘心远专门去段少军家中看画,他发觉段少军的家里场地局促,无法创作大幅作品,就主动提出将一间3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无偿出租给段少军。此后,段少军有了自己的创作空间,前往那里参观和选画的“新台族”日趋增多,段少军的画名也在海峡两岸之间不胫而走地俏了起来。 1966年9月那个最热的夏天,段少军出生在湖南株州市的一个技术人员家庭。他的老家住在当地一家兵工厂的宿舍,那里集聚了全国各地的科技精英。从小起,他在深山老林的游览中爱上了画画,1987年他以“百里挑一”的人选,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四年后,又以全校最优秀的成绩毕业。他的那幅毕业创作《丛林一号》报名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四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四季美术展”,获得“中国四季”油画奖,作品后来为日本富士美术馆收藏。他的另一幅作品也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荣获优秀奖。其它获奖作品也不少,但段少军皱了一下眉头,仍然含糊其词地说:“非全国性的大奖记不清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