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冰(721—785),唐书法家,古文字学家,有“笔虎”、“苍颉后身”之称,被誉为“李斯之后只一人”。书法史称:“有唐三百年,唯称篆者,阳冰独步”;“唐宋大书法家八十四人,唯李阳冰、颜真卿、张旭三人可称神品,又以李阳冰为首”。史载,“颜真卿以书名世,真卿书碑,必得李阳冰题其额,欲以擅连璧之美,盖其篆法妙天下如此。”
李阳冰一生致力于篆书,好高骛远,尝自云: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嘉、蔡邑不足言也。
李阳冰是伟大诗人李白的族叔,李白诗集由李阳冰整理面世。李白赋诗《当涂李宰君画赞》云:
“天垂元精,岳降粹灵。应期命世,大贤乃生。……缙云飞声,当涂政成。”
李白说李阳冰的书法是“举邑抃舞,式图丹青”,是“穷神阐化,永世作程”。
可见李阳冰是在缙云奠定了极高声誉后,才在当涂造就了成功的政绩。从李白对李阳冰的高度赞誉,我们不应该让李阳冰这个贤令埋没于历史,而应该大力地宣传他,弘扬他。《宣和书谱》称赞李阳冰篆书云:议者以虫蚀鸟迹语其形,风行雨集语其美,太阿龙泉语其利,嵩高华岳语其峻,实不过之。
李阳冰篆书在缙云问世的作品有12件,比全国任何市县都丰富,故李白说李阳冰的篆书在缙云飞声。当前李阳冰在我县有在世作品4件,即城隍庙碑、倪翁洞、黄帝祠宇、吏隐山记(2008年由周礼芦解读,凡150余字)。城隍庙碑也称祈雨碑、定风碑,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陕西省博物馆有拓本,《两浙金石志》记云:俗称此碑为定风碑,携之涉海,可御飓风,贾客争购之。清光绪《缙云县志》载:定风碑,李阳冰撰,在城隍庙,世传阳冰为江神,渡江者祭而投此,可免风涛。过去民间有神奇传说,凡处、温、台三府,尤处州辖丽水、青田、缙云、宣平、松阳、遂昌、龙泉、云和、景宁、庆元,十县之商人过长江,时乘木船,长江天险,无风三尺浪,有风浪十丈,乘者过惊涛,只要一展定风碑,霎时风平浪静。故商贾北上,争购城隍庙碑拓本,故名定风碑。
倪翁洞,三字淳古庄严,刚强犀利。《括苍金石志》评其“古钗倚物,力有万夫者,倪翁洞三字足以当之。
据缙云旧志书,李阳冰铭文有《恶溪铭》、《忘归台铭》、《洼尊铭》、《修文宣王庙记》,事实上失记的《吏隐山记》却更是宏篇巨制。李阳冰先后二次在此筑庐著书,神笔铭石。第一次是在缙云卸任后,第二次是在当涂挂印后,尚心念念,重返缙云。共计在缙云居处26年,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历史。此间他写的《上李大夫论古篆书》和《重修汉许慎说文解字》两篇书法论文,使他名声远播,登上了书法顶峰。唐朝代宗皇帝得此高论,竟然龙颜大悦,急召进京,任为朝官,并由此步步升阶,直至命终。
李阳冰在缙云任县令时,与民同苦共乐,急庶民所急,想庶民所想。还在靠天吃饭时,他不惧神灵,在城隍神像前强令降雨。他重视教育,重修文宣王庙,提倡凡始立学者,必先祭奠于孔夫子,以儒教治学。在李令治下,缙云社会秩序井然,士农工商,皆得安命。
李阳冰祖籍赵郡,后迁云阳(今陕西淳化),出身望族。据唐书法评论家窦皋《述书赋》记载,李阳冰的先祖为秦司徒,其嗣孙李牧为赵相,封为武安君,故定居于赵郡。其后李氏公为六房,李阳冰一族为南祖房,始于晋镇南府长史李晃。李阳冰的七世祖为北齐梁州刺史李义深。李义深的子孙记述甚详,李义深生李行敦,李行敦生李怀一,任晋阳县尉。李怀一生李雍门,任湖城令,李雍门生五子,李阳冰其次子也。李阳冰兄长李湜开元年间进士,弟李澥,天宝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李阳冰的长子李均,是写词的高手。幼子李广,勤学孝义。据载,李阳冰任缙云县令时,有个女儿叫李英华,工于诗词,著有《英华集》,英年早逝,葬于缙云县城翠微山。可见李氏家族具有好学之风。
窦皋之弟窦蒙《述书赋注》载:李阳冰工小篆,初师李斯《峄山碑》,后习仲尼《吴季札墓志》,便变化开阖,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文字之本,悉在心胸。识者谓之苍颉后身。
关于李阳冰,宋代的陈鹄、洪迈,明代的何镗、冯梦等都有记载。
李阳冰学问渊博,可谓文魁泰斗。《全唐文》卷四三七收有他的《对元日悬象税千亩竹判》,为其参加吏部铨选时所作的判案。由于阳冰文篆并妙,择优录用,20岁时进入仕途(李白有诗句:吾家有季武、弱冠燕赵来。)但因无靠山(时李白已被逐出朝廷),只做了白门县尉。后来李白在漫游中途经白门时,作了《金陵酒肆留别》,诗中云: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李阳冰任白门5年后,由于族侄李嘉佑致力相助(时李嘉佑为台州刺史),得以到达缙云任县尉,5年后升迁缙云县令,秩满迁当涂县令。
李阳冰第一次居缙云是在747——759年,他不以利禄萦心,暇日常游治东和尚山,“天风散客愁,酒罢醉春眠”。天宝五年,由其堂叔李季卿题写“吏隐山”三字,勒石于崖。他第二次居吏隐山是在763——775年,是在当涂县令职退后返缙云的。
李阳冰是一位道学信奉者。自汉至唐,中国道教兴盛,朝野热衷。那时的知识分子都崇尚道学,李白、李阳冰当然也极尽自己的才能去理解和弘扬道学。李阳冰致力于《周易》的研究,特别是对《周谦卦》有心得,摘其要者作篆书铭(作品现存安徽芜湖)。他虽才学丰盈,然不张扬,不显露,崇拜隐士,勒仙都的大书“倪翁洞”三字于崖壁,显示了他的心迹。宋欧阳修说:贤者遁世为高,虽无名于世,但他们自己则认为已获其志。按照欧阳修的分析,李阳冰隐于山,是一种高明的选择。他的内心不需要名誉,但最终还是“夫士固有显”。有道德,有修养,有创建,为民办事的人,人们总会怀念的。
《吏隐山记》首述环境,继定原委,文中充满哲理思索。“平而险,冰而寿”,他似乎感到平淡并非就能避免险恶,而过着贫寒日子或许更能使人长寿。对他而言,山上的露珠也是有灵气的,他不妨在这里“以阴传阳”,在隐匿中传达自己对人生,对世事的观念。辨识《吏隐山记》,使我们对李阳冰的内心世界,对唐时期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历史的理解。
李阳冰对文字,对书法的造诣,我们可以从他的两篇论文中有所窥见。在《上李大夫论古篆书》中,开首就写“阳冰志在古篆,殆三十年”。可见他对古篆的研究是终生的爱好。“备至六经,立于明堂”,“传百代之后,无所损益”,他的知识是很广博的,对儒道之学是很推崇的。从这篇论文中,可以看到李阳冰到了50岁,虽然做了官,但生活上也还是很清贫,车马轿乘对他来说还是奢侈之物。从他的高洁,可以想到他的为人,为学、为官。无怪乎一千多年了,缙云人民还是这样叨念他。
篆书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形态,它表达的不仅只是形式,也是一种精神。这种字的精神在于刚强,在于不阿。李阳冰继承了,发展了。尽管作为一种体式,如今在日常中已废止,但它的精神似乎还值得弘扬。诗言志,字表心,我们研究李阳冰,存续他的遗迹,意义是多方面的。
《宣和书谱》称:有唐三百年以篆者,唯李阳冰独步。
南宋陈樵在《篆法总论》中说:小篆,自李斯之后,惟阳冰独擅其妙。
近代学者唐兰在他的《古文字学导论》中说:从东汉到唐代是《说文》学的起始者,其代表人物是李阳冰。
李阳冰在缙云期间,正值安史之乱。《问才学》中说:是时四方乱杂,执政者以为迁,而阳冰不乱……。李阳冰在乱世时年,似乎心境平静得出奇,他在寒灯之下,独步于学海,成为篆书宗师,令后世敬仰。
仙都是黄帝飞升之处,是全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地,李阳冰也当是其中重要文化。李阳冰在全国乃至在世界华裔的心目中都享有盛誉,当前在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都有李阳冰小篆研究会,在台湾、西安、当涂都对李阳冰遗存进行开发利用。湖南出版出版了《李阳冰》,黄山书画社出版了《李阳冰千字文》。李阳冰的一生在缙云时间最长,他在缙云的遗存最多。国之精粹,我们有义务保护,有责任传承。文化现象可以转化为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虽然它不会马上变现成经济,但为了长远利益,这是我们所应该想到的。
舒元舆所著《玉箸篆志》写道:斯去千年,冰生唐时;冰复去矣,后来者谁?后千年有人,谁来持之;后千年无人,篆止于斯。呜呼主人,为我宝之。
作者叹息李阳冰去了以后,还有谁能继承呢?他呼吁人们去保护,去珍视李阳冰的遗世作品。缙云人,正是李阳冰遗世作品的主人。在这个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大好时机,作为主人,我们真的是没有什么理由好推卸了。
吏隐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数十个历史文化名人相连。吏隐山历史悠久,目前尚存唐代石级37步。如果将古迹保护复原,将李阳冰的《吏隐山记》按原尺寸(3.95×1.3米)作为标志性石刻复原重勒,衬以李阳冰全部铭文,加上李白关于李阳冰的诗篇,配上相关历史名人事迹。吏隐山将放射出光芒,辉映古城。
相关链接:
李白为李阳冰写的诗
当涂李宰君画赞
天垂元精,岳降粹灵。应期命世,大贤乃生。
吐奇献策,敷闻王庭。帝用休之,扬光泰清。
滥觞百里,涵量八溟。缙云飞声,当涂政成。
雅颂一变,江山再荣。举邑抃舞,式图丹青。
眉秀华盖,目朗明星。鹤矫阆风,麟腾玉京。
若揭日月,昭然运行。穷神阐化,永世作程。
我们可以将它译如下:李阳冰是天上降下的元神,山岳化成的精灵。他是顺应天下的需要降生的,是大德大贤。口吐奇文良策,传闻于朝廷(敷,传)。帝王得到他这样的人才感到很高兴(《毛诗上》休亦喜也),他的光辉使大地清泰。李阳冰喝起酒来很潇洒,而且有如海的酒量。他是在缙云县成名,在当涂县获得政声的。他的名声使国家都荣耀。整个县的人都为他拍手起舞(抃,拍手),他的书法不朽于丹青。他长得如此漂亮,眉清目秀,像是一颗明星。像矫健的仙鹤亭亭于高门啊,像麒麟飞腾在天宫。明若日月,昭然行空。李阳冰简直是神明显现,可作为永世的典范(颜师古注:“程,法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