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探究系列活动——毕业班“献绿活动”方案 日晖新村小学 石彬
一、 活动背景 自2007年以来日晖新村小学协同斜土街道利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网络资源(www.)举办了第一到四届“斜土——日新”杯生态校园、绿色家园网上活动。杯赛是市级杯赛“上海市植物识别系列活动”的区级选拔赛,杯赛的目的是:树立和培养学生“发现绿色,热爱绿色”的意识,以实际行动投入保护生态的活动中去。以社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的理念,培养学生善于创造、发现身边美的能力,热爱美的态度。通过比赛拓宽学生对于植物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历届杯赛以植物摄影为活动主体,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又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一届杯赛有植物名录编写这一板块,第二届杯赛新增了植物标本制作的内容,第三届杯赛则把植物摄影部分细分为单张植物摄影作品和连续跟踪拍摄植物摄影作品。第四届杯赛把做实物植物标本转变为更为环保的用相机“做植物标本”。 杯赛参与面广,第一届杯赛共有全区37所中、小、幼学校参赛。,第二届杯赛共有39所学校参赛,第三届杯赛有33所学校参赛,第四届杯赛有38所学校参赛。杯赛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的一致好评,有很多家长与学生在看了网上的作品后会发表互动留言,说出自己对作品的评价与感想。 活动资源:我们日晖新村小学是一所环境优美、绿化率为30%的学校,走进校园就像走进一所大花园,校园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绿色学校、科技特色学校等。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绿化、盆景、雕塑,进行养护,一年四季绿意萦绕,花团锦簇。另一方面,我们舍得投入,加强了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整修了假山喷水盆景,对绿化进行了补充种植。校园里一年四季都绿意盎然,从硬件条件上来说适宜学生进行校园植物的观察探究活动。同时组织过学生参与过多次的植物类竞赛活动,如07、08年度的上海市常见植物识别活动、一到四届“斜土——日新”杯网上活动,并且学校把植物的探究活动当成是一种常态活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间断地进行。 日晖新村小学校园绿化分布

③、④、⑤、⑥、⑧里的植物:黄杨、木犀、苏铁、龙爪槐、鸡爪槭、三叶草。 ⑨里的植物:孝顺竹、爬山虎、构树、蝴蝶花、龙爪槐。 ⑦里的植物:八角金盘、广玉兰、木犀、紫藤、雪松、合欢、罗汉松。 ①里的植物:孝顺竹、八角金盘、广玉兰、木犀、雪松、鸡爪槭、红叶李、樟、棕榈、悬铃木、黄杨、石榴、海桐、迎春花、沿阶草、日本晚樱、桃树、菊花、美人蕉、罗汉松、三叶草、枫杨、紫荆、紫薇。 ②里的植物:水杉、珊瑚树、日本晚樱、木犀、樟、美人蕉。 活动设计理念:在这“春到人间万物鲜”的时刻,对于所有五年级的毕业班学生来说,这个春季却渐渐多了一份伤感,多了一份离别,更多的是不舍。所有毕业生在结束最后一学期在日晖新村小学的学习生活后,将走出他们挥洒欢乐的校园。作为即将离开母校的毕业生,希望用更多的行动再为母校做点什么,他们要把自己的依依不舍,留在刻录他们无数记忆的校园。毕业生的集体认同感建设和母校情怀建设是日晖新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和亮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走绿不走——毕业班献绿活动”重点在于突出一个“献”字,活动分为“献成果”、 “未来绿色校园蓝图”、“献毕业林”三个板块。毕业生献的不仅是绿色,还有对五年小学植物探究活动工作阶段性的总结,对母校未来的绿色展望。同时,我们把植物的成长和学生的成长联系起来,通过种植“毕业林”的形式,表达毕业生们希望自己能像亲手种下的树苗一样,根植日新沃土,发扬日新精神,将来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回报母校与社会的志向。十年、二十年以后,也许校园中的小路已不再熟悉,而那棵属于他们自己的植物却将依然在阳光下摇曳生姿,郁郁葱葱。“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草木思本源,羁鸟恋旧林。草木之思,豪情致远;羁鸟之恋,源远流长。”今天毕业生们携手为母校留下一片亲手播种的绿!留下是少年们青葱时光的生命痕迹,植下的是他们对未来的希冀与向往。通过对毕业林种植的植物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选择,可以增加校园植物的品种,完善校园绿化的功能,为课内课外植物探究活动提供新的资源。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活动对毕业生5年进行过的植物探究活动作一个总结回顾。 2、了解植物种植的相关知识。 3、组织毕业班的学生通过种植植物的形式,在校园里留下他们的成长足迹,为学校的绿化和美丽办一件实事,以此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和无限留恋之情,牢记母校的养育之恩,纪念小学的五年学习生活的难忘时光。 4、通过毕业班的植物探究总结回顾活动,对1—4年级学生的植物探究活动起到引领的作用,学习毕业生们先进的学习经验,并给弟弟妹妹们树立一个学习的目标和榜样。 5、通过邀请家长、社区居民观礼的活动,扩大影响面,让更多的人了解日晖新村小学的植物探究活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活动对象 全校1——5年级,20个教学班,543名学生。 相关教师、家长、社区居民。 四、活动需求: 1、建立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参与的领导班子,带领以科技教师为核心,大队、中队辅导员共同投入的活动工作班子,约30人组成。 “植物探究系列活动”领导网络  2、成立各种植物兴趣小组:植物摄影组、落叶贴画组、植物探究小组等。 3、开放1个科技实验室、1作品个展览室、2个电脑房、4个宣传栏、1个图书馆和阅览室、1个卫生室。各科室配有专人负责。 4、配备各种工具如:浇水壶、铲子、园林剪刀、剪枝剪(整枝剪、修枝剪)、平锄、平耙等。 4、所需经费支持1万元左右。(经费来源:学校、街道、学生义卖等方式) 5、外聘科技教育名师李帧忠、植物专家邬志星等。 五、活动内容 1、常态活动:常态活动是“毕业班献绿活动”的基础,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传统活动和新增活动。传统活动是学校每年都要进行的活动,今年在往年的基础上又根据实际情况有新的调整。新增活动是学校当年新增的项目,给学校的植物探究活动注入新鲜血液,使活动生气勃勃。 2、毕业班重点活动:在常态活动的基础上,对五年级毕业班学生历年来的植物探究活动予以总结回顾。“毕业林”活动通过由学生自主筹款(教师辅助)、自主选择种植植物、自主设计纪念牌,尊重学员个性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全校后续活动:以展示、汇报、交流等形式对对学生的植物探究活动进行展示和论证,促进其改进完善,最终完成课题探究过程。 六、活动实施步骤: 活动一:常态活动: 1、 传统活动 活动内容:日晖新村小学植物探究传统活动一览表:
活动名称 |
活动对象 |
时间 |
目的 |
实施步骤 |
新内容 |
认识身边的植物 |
全校学生及家长 |
2月底—3月初 |
1、 了解学生对植物的认识程度。
2、 通过学习普及植物学相关知识。
3、 在和家长的亲子互动中增进双方的感情,互相传授对方植物知识,教学相长。
4、 为成立家长后援团储备人才。 |
1、问卷调查校园植物认识情况。 |
往年的植物识别活动是作为一项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自愿报名参赛的比赛。参与面不广。今年把活动的参与面扩大到全校学生,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 |
2、统计梳理学生的问卷,选出比较好的,进行个别访谈,利用科技广播进行宣传推广好的经验。 |
3、利用探究课、活动课、午会课的时间学习《上海市常见植物》。 |
4、利用自然课、课间休息、午间休息等时间对校园中现有的植物进行实地考察。 |
5、小手拉大手,一起认植物。 |
6、梳理回执,聘请一些家长成立家长后援团。 |
我为植树节添一份绿 |
全校学生 |
3月份植树节前后 |
1、让学生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及其它有关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了解我国现有森林覆盖绿及在绿色环保方面的现状。
3、抓住植树节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4、明确责任,落实具体责任至各班,。
5、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植物的探究、保护活动。 |
1、利用升旗仪式、周会课、科技午会等时间进行植树节知识普及。 |
低年级的植物认养及“爱心档案袋”。 |
2、低年级(1—2年级共6个班)认养学校挂牌植物。同时,班级建立“植物认养爱心档案袋”。 |
3、高年级(3-5年级共14个班)成立护绿中队,分配班级包干地区。 |
4、对包干区进行插牌仪式。 |
5、做好“认养活动”“护绿活动”的评优展示工作。 |
听讲座,学本领
|
全体师生、家长、社区居民 |
3月
5月 |
专家们在植物学领域都是学有所长,且有丰富的经验,多听专家讲座,会给学生启迪,而且专家能解疑答惑,回答学生在植物探究方面的困难。 |
1、《我与植物》
主讲人:家长后援团(4月) |
邀请在植物学方面有所长的家长做报告。
向家长、社区居民发放旁听票。 |
2、《植物的繁殖方法》
主讲人:李祯忠(5月) |
在课内渗透植物知识 |
全体学生 |
整个学年 |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利用现有的各科教材,有意识的渗透植物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知识的储备。 |
1、召开以校领导主持、各科大组长参与的科技例会。明确以植物为方向的环保教案主题。 |
进行所有学科的梳理整合工作。 |
2、各学科大组长向组内教师传达会议精神。 |
3、各学科教师做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植物知识的工作。 |
课外延伸 |
学有余力的同学 |
兴趣课、拓展课、探究课、阅读课 |
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拓展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员通过各项实践活动等,体验植物、感悟植物,领会探究植物的魅力,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
1、制定和植物有关的各项探究、拓展课程。 |
植物探究兴趣小组是今年新增探究课,在以往拓展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的探究,以期出现成果。 |
2、探究课类型:植物探究兴趣小组。拓展课形式:植物摄影组、落叶贴画组(下半学期)、读一本和植物有关的书等。 |
3、宣传动员课程的活动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选择的参加。 |
4、对活动的成果进行归档整理。 |
走出校门看植物 |
全校学生 |
春秋游,及其它校外活动时间 |
结合所学知识,走出校园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观察、了解、探究植物。 |
利用春、秋游及其它校外活动时间去植物园探究植物。 |
今年的春游是去世博馆,可让学生看看我们上海市在世博馆的绿化工作做的怎样。 |
活动说明:以上的活动是我校在植物探究工作上的一些传统项目,已有一定的积累,但根据今年的工作的实际情况又新增加了一些内容,特别是和家长、社区联动的一板块,以扩大活动所影响的范围。 2、2011年新增活动 活动内容:
日晖新村小学植物探究新增活动一览表 |
活动名称 |
活动对象 |
时间 |
目的 |
实施步骤 |
|
创建“绿色温馨教室”活动 |
全体学生 |
4月 |
配合区教育局的“温馨教室”活动的开展工作, 通过评选“绿色温馨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种植养护能力,学会一些简单的栽培技巧。 |
1、以学生为主体,和学校的温馨班级活动相结合,用绿色盆栽植物布置教室的生物角。每一盆植物都贴好标签,注明植物名称。 |
|
2、做好每天的植物养护工作。 |
|
3、对优秀“绿色温馨教室”进行评优展示。 |
|
“植物达人”赛活动 |
不同年级学生有不同项目 |
9、10、11月 |
1、让学生感知叶是形形色色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2、以植物为主体的科幻画能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加深他们对植物知识的了解。
3、让学生了解植物知识,能够基本认识校园中的植物。
4、对学生进行爱护绿化的环保教育。 |
1、制定杯赛计划,分年级确定参赛项目。全校参赛项目“植物识别达人赛”、3—4年级参赛项目“落叶贴画达人”、5年级参赛项目“未来绿色校园蓝图”达人赛。 |
|
2、收集参赛作品。其中植物识别达人赛是直接进行识别,按识别数量颁发奖章。 |
|
3、进行评优展示,表彰先进个人的工作。 |
|
植物挂牌进社区 |
9—11月 |
对植物的探究有一定成果的学生 |
扩大植物挂牌的范围,便于学生认识身边的植物。 |
1、 寻找社区中未挂牌的植物。 |
|
2、 在教师、专家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编写挂牌内容。进行挂牌活动。 |
|
3、和街道社区联动,以学生为主体,对自己居住的小区植物进行探究活动编写挂牌内容。进行挂牌活动。 |
|
活动说明:新增的活动与传统活动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如“植物达人赛”中的“落叶贴画”达人就是以拓展课——落叶贴画兴趣小组为基础的,“植物识别达人”又是在传统项目认识身边的植物的知识积累上进行的。新项目与传统项目之间的有机整合、承上启下是新增活动成功的保证。 3、活动评价:在常态活动中“在课内渗透植物知识”和“课外延伸”活动是由各科课堂教学和拓展课、探究课、阅读课的形式展现的,所以评价表与各科课程评价标准及探究课、拓展课的评价标准等相结合进行。
活动二:毕业班重点活动——毕业班献绿 1、活动目的: 1) 通过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示历年的植物探究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自主设计展示项目,启发学员大胆创新,同时展示活动由学员自主策划、实施,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与人交往等能力。 2) 通过设计“未来绿色校园蓝图”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他们在设计、制作、绘画、演讲等方面的能力。 3) 通过献毕业林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种植能力,同时表达他们心中对母校的不舍之情。 2、活动内容: 1) 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献成果”活动。 2) 通过绘画、演讲、征文、模型等多种活动方式来进行“献未来绿色蓝图”的活动。 3) 种植毕业林、同时在毕业林上挂上毕业生们对母校、师长、同伴的祝福寄语。 活动1、毕业班献绿——献成果 活动时间:3—4月 活动目的: 1) 使毕业生对自己所做过的工作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又能开拓中低年级学生的眼界。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策划能力、合作能力。 3) 尊重学员个性发展,学生自主设计、实施开展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4) 中低年级学生可以从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的展示成果中得到教育和启发。 活动负责人:中队辅导员、科技组教师、大队辅导员、五年级大队长、后勤主任 实施过程: 1)以座谈会的形式,邀请毕业班大队长、中队长、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毕业班献绿——献成果”座谈。交流历年来所参与过的植物探究活动,思考我们中队能展示哪些成果? 2)进行阶梯式申报活动,小队向中队申报展示方案,中队召开主题班会,择优确定中队展示主题。各中队制定展示计划,包括展示题目、展示形式、所需材料、资源等。
3)中队自主布展,所需材料由后勤支援。 4)各中队选派自愿者对展示项目进行解说服务。 5) 组织中低年级学生及毕业班家长参观、反馈。 附表1: “毕业班献绿——献成果”活动反馈表
“毕业班献绿——献成果”活动反馈表 |
|
姓名 |
|
这次活动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展示项目是哪一个班的?(请说一说理由) |
|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
|
活动说明:“毕业班献绿——献成果”活动完全由学生自己策划实施,由于学生的经验不足,在活动的展示形式、时间等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故相关负责教师要做好一定的指导工作。(可以有些备选的展示题目供学生参考“落叶贴画展”、“植物摄影作品展”等,呈现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小报、演讲、展板、“我的成长手册”、主题班会等,由学生自行选择,教师只负责指导和提供相关材料的支援。) 活动2、毕业班献绿——未来绿色校园蓝图 活动时间:4月底——5月 活动目的: 1) 有利于少年儿童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和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2) 开阔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和拓展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感知,审美评价,展示学生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畅想和展望。 3)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制作能力。 活动负责人:科技指导、大队辅导员、五年级中队辅导员、五年级个班大队委员 活动对象:五年级全体师生 活动形式:绘画、征文、演讲、模型设计与制作等多种形式 实施过程: 1)确定未来绿色校园蓝图活动主题,设计制定活动计划。 2)做好活动的动员、组织参赛等各项工作。 3)作品评优展示。 4)优秀作品在日新校园网上展示,并推荐参加区级杯赛。
“毕业班献绿——献未来绿色校园蓝图”活动一览表 |
参赛项目 |
内容和要求 |
评审标准 |
科幻画 |
1、 作品要突出体现“绿色”“校园”这一主题。
2、 作品要充分体现科幻画宗旨——科幻画是画,不是神话传说,更不是梦想。
3、 作品既可以以现有的校园为蓝本,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合理想象,又可以幻想未来的新型绿色环保日晖新村小学校园。
4、 参赛作品可用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绘画形式,使用不同材料表达内容(不包括非画类其它美术工艺品)。
5、 作品必须是个人单独原创作品。 |
1、 主题鲜明健康,具有创新的科技灵魂和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
2、 并符合其它参赛要求。 |
征文 |
1、 征文要体现“绿色”“校园”这一主题。
2、 500字以内。
3、 体裁不限可以是记事文、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小品文等多种类型。
4、 所有征集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作品。 |
1、内容能够围绕“我心目中的绿色未来校园”主题,切合题意,内容充实。
2、文字优美、真情实感、言之有物。
3、文章有新的创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表达有创意。 |
演讲 |
1、 可选择征文比赛的优秀作品修改后进行现场演讲。
2、 每位选手5分钟时间。
3、 如果用中英文双语进行演讲,可以加时(3分钟)、加分。 |
4、 演讲内容切题。
5、 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
6、 现场气氛热烈、听众反响好。 |
模型设计与制作 |
1、 创意模型可用废弃材料(如废旧纸品、饮料瓶,空纸盒、废泡沫、一次性筷子、棒冰棒等)进行搭建。
2、 作品可以是立体模型,也可以是平面模型、既可以是静态作品,又可以是动态作品。
3、 除了展示模型外,学生还要将新颖的设计理念用演讲的方式进行现场表达。 |
1、 自定材料。材料要体现新型、环保、经济、方便。
2、 结构合理。
3、 构思新颖、外形美观、比例协调。 |
活动说明: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参赛项目,自行报名参赛。
活动3、毕业班献绿——为母校献上“毕业林” 活动时间:6月 活动目的: 1)“毕业思源、爱我母校”、“以校为荣,为母校做贡献”。组织毕业班的学生通过种植植物的形式,在校园里留下他们的成长足迹,为学校的绿化和美丽办一件实事,以此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和无限留恋之情,牢记母校的养育之恩,纪念小学的五年的难忘时光。 2)提高学生的种植能力。 3)通过在毕业林的植物上挂寄语的形式,学说祝福的话,来表达对母校、同伴和师长的祝福。 4) 学会设计和装饰祝福卡。 5) 增加校园植物的品种,为校园植物探究活动提供新的资源。 活动负责人:分管领导、科技总指导、大队辅导员、五年级中队辅导员、美术组教师、毕业班大队长 活动形式:种植植物 实施过程: 1)对五年级学生介绍有关“毕业林”、“退伍林” 、“祝愿树”这种形式。 2)采取爱心捐款、义卖及卖废品等多种渠道筹得款项,用于购买树种或花种等。 组织“怎样集资”主题讨论 动员学生做到四个一:少吃一些冷饮,少吃一点零食,少买一些玩具,少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筷子、纸杯等) 进行爱心募捐。 进行家庭闲置“玩具、图书”大扫除,组织义卖活动。 结合学校的“绿色账户”垃圾分类收集活动,开展收集草稿纸、废报纸,卖废品集资。 所有款项计入班级“献毕业林”账户,专人管理,明确款项进出。 如有结余款项计入下届毕业生“献毕业林”账户。 3)根据学校所缺植物品种,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 4)让学生学习了解不同植物的种植要求。 5)明确要祝福的对象,收集祝福语;选择合适的祝福语的卡片;用彩笔画出对母校和同伴的祝福。 6)每个毕业班种植一颗植物,共计5棵。毕业生们自己将画好的祝福卡片装饰在毕业林上。 7)邀请部分中低年级学生代表及毕业生家长观礼。 8)自主设计刻有全班同学姓名与一句话留言的纪念铭牌与植物一起种下。 9)与校园植物探究工作结合,低年级做好识毕业林、认毕业林的工作。中高年级护绿队做好毕业林护绿工作。 附表1
人走绿不走——毕业班献绿活动统计表 |
班级 |
名称 |
选择的理由 |
五(1) |
|
|
五(2) |
|
|
五(3) |
|
|
五(4) |
|
|
五(5) |
|
| 活动说明:此项活动将成为日晖新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和亮点,拍摄 视频资料,在新学期“迎新会”上进行向新生和家长的展示介绍。 3、活动评价 1) 分活动项目将各自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以学生、家长、教师等多种视角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 2)学生优秀的摄影作品、绘画作品、征文、模型制作等将推荐参加区级、市级杯赛,届时将跟踪评价。
毕业班献绿活动——献 ( )评价表 |
|
自我评价 |
同学评价 |
教师或家长评价 |
参与活动的兴趣 |
|
|
|
保护植物的意识 |
|
|
|
对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
|
|
|
参与绿色宣传的意识 |
|
|
|
家长参与活动的态度 |
|
|
|
综合得分 |
|
|
|
毕业班献绿活动综合评价表 |
|
自我评价 |
同学评价 |
教师或家长评价 |
献成果活动 |
|
|
|
献未来绿色校园蓝图活动 |
|
|
|
献毕业林活动 |
|
|
|
总得星数与留言 |
|
教师、同学、家长互动留言 |
|
活动三:全校后续活动 活动时间:6月(毕业班献绿活动)、明年年初(全校植物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对学生参加的植物探究的各项活动的成果、感想、体会进行总结、展示、反馈,以检验活动的开展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今后的运作提供参考及改进依据。
活动名称 |
参加对象 |
时间 |
活动内容 |
实施步骤 |
植物探究系列活动反馈交流会
|
中队代表、大队长、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教师代表、校领导、科技总指导、科技组教师、家长后援团代表 |
明年年初 |
学员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对活动情况进行反馈 |
1、 校领导对活动进行总结
2、 填写植物探究系列活动反馈表
3、 学员代表谈活动感想 |
植物探究系列活动成果展示
|
全体学生、教师、部分家长 |
明年3——4月 |
1、各课外延伸成果展示(摄影作品、课题征文、小报)
2、植物达人赛作品展示(落叶贴画、植物科幻画、现场植物识别)
3、参观校园挂牌植物,“毕业林“等 |
1、指定时间收取各项展示成果
2、各活动组、各班选派自愿者队本组展示项目进行布展和解说服务
3、请有关专家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
我们的毕业林 |
毕业班学生代表、志愿者,中低年级学生、对口幼儿园学生 |
6月底 |
毕业班学生代表、志愿者带领中低年级学生及对口幼儿园学生参观毕业林与祝福卡。 |
1、 确定毕业班代表学生与志愿者。
2、 分配管理名单。
3、 现场介绍与交流。
4、 送弟弟妹妹们一份绿。(植物知识、小制作或一句寄语等) |
毕业班献绿活动成果展示 |
全体学生、教师、部分家长 |
6月底 |
1、毕业班成果展示。
2、毕业班“未来绿色校园蓝图”作品展示(绘画、征文、模型等)。 |
1、收集作品。
2、毕业班学生志愿者布展。
3、现场交流经验。 |
活动说明:毕业班献绿活动是植物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部分,在6月底展示交流完后,在明年年初的整个植物探究活动的反馈交流活动中也可穿插部分作品的交流展示。 七、活动亮点 1、整合与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网络资源为小学生的探究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2、注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动性,发动家长共同学习。 3、注意教育的延续性,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关怀,使他们饮水思源,增强他们对母校的认同感。 八、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预案
可能出现的问题 |
解决预案 |
在进行活动中破坏了绿化 |
事先进行植物保护教育 |
不会种植植物 |
聘请专家进行指导 |
任务繁重教师指导不过来 |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形成网络是管理,多学科的教师参与进来 |
缺乏资金 |
从学生、教师、学校、街道、企业等多渠道募集。 | 九、实施方案的有利条件分析: 1. 日晖新村小学领导非常重视科技教育,曾经成功组织举办过全区范围的一到四届 “斜土——日新杯“网上活动,对组织开展科技活动有着一定的经验积累。 2、校园中的部分植物已经进行过挂牌仪式。 3.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徐汇区科委、科协、李祯忠名师工作室与我校领导关系良好,能够给予关注和支持,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4. 日晖新村小学的科技总指导石彬老师是专职自然教师,对于开展活动都能够给予积极有效的指导。 5、科技名师李帧忠老师予以多方面的指导、齐雪芬、张英帅两位名师工作室的助教予以带教。名师工作的全体形成合力,互相帮助,教学相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