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预防高血压上升

 昆仑冷月 2012-02-29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日常护理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日常护理   在第十个高血压日上,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学会副主任委员、著名心血管专家、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林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的形成有工作压力大、膳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不规律、烟酒过度、遗传等因素,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一定要从日常生活调养入手。

专家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调养常识:

1.调整心态:

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心情郁闷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弛自己的情绪。最忌情绪激动、暴怒,防止发生脑溢血。

2.控制饮食:

应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多食蔬菜水果。饮食以清淡为主,最好以清蒸、水煮等烹调方式来代替油煎及炒炸等。忌暴饮暴食。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6克,(盐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切忌大便干燥(高血压病人用力解大便,容易发生脑出血、心绞痛)。

3.节制性欲:

性生活要适度,青壮年患者尽量控制或减少,老年患者更应注意,以防发生意外。

4.戒烟戒酒:

烟碱(尼古丁)可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喝酒尤其喝烈性酒对身体有害无益。

5.劳逸结合:

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要掌握好对情绪的调节,注意劳逸结合,争取多休息,不适宜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负重、长跑、搬运重物应予禁止。但轻体力劳动是可以的,长期卧床并无好处。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睡前用温水浸泡脚,避免看紧张恐怖的电影、电视。

6.坚持运动和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维持正常体重,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压降低。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散步是一种既简便易行,又非常有效的运动方式。

7.坚持定期体检:

普通人尤其老年人,每年应坚持体检1次,注意查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平时还应了解自己的血压,经常测量血压,尽量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

 

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常识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逐渐年青化,它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常常引起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是造成这些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常生活中预防高血压降低高血压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简单介绍一下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常识。 

1.充足睡眠、环境安静

早晨醒后先在床上躺5-10分钟,然后再慢慢下床活动,最好先饮一杯温开水再进行体育运动。这样可以降低早晨交感神经活性和血液粘稠度,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因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更多发生在早上6-12时,即起床后数小时。

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情绪乐观、适度运动

因过度兴奋、过度悲伤或过度疲劳都可导致血压较大波动,从而发生并发症。

3.饮食清淡、体重正常

研究发现盐摄入量与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如果每日食盐量少于6克则不易发生高血压,尤其是对心衰、老年高血压患者更是如此。另外,还应作到不吸烟、少饮酒,保持标准体重对预防高血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定期体检、及早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早期没有症状,因此定期体检有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定期体检,有利于控制血压和早期发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并及早治疗。

5.季节变换、及时更衣 

特别是清晨起床、夜间是厕所和冬季更应注意。

6.血压控制、因人而异。

由于个体差异,在血压达标和改善症状方面要尽可能保持一致,如果症状已明显改善而血压还未达标,如果强求达标反而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7.平衡降压、预防事件

老年人血压过高,往往是脑溢血的信号,但是血压过低,血粘稠度过高又易发生脑梗塞,特别严重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常是脑梗塞的先兆。因此,在降压过程中应避免血压骤升、骤降。

以下摘录《高血压十忌歌》  

一忌性子急,冲动发脾气; 二忌有苦衷,心情受压抑;

三忌忙与乱,烦恼多难题; 四忌灾祸重,精神强刺激;

五忌嗜酒肉,体胖血流细; 六忌连失眠,熬夜不歇息;

七忌头猛震,抬举太过力; 八忌大便干,内燥休温起;

九忌烈日晒,十忌太大意; 按歌自检点,可防脑溢血。

 

答案(4)

心平气和最重要.不要动不动就发火.

人不是靠药生存的,身体有病不是缺乏莫种药,而是营养。是药3分毒好药7分毒

 

 

这位先生你的高压是134,不知你的低压是多少?预防高血压有几点:第一清淡饮食,不要吃太咸的饭菜,少吃大肉。第二保持乐观心情,不要急性子。第三锻炼身体,定期测量血压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