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83年前钱庄票印证老江汉关原貌

 书楼寻踪馆 2012-03-02
83年前钱庄票印证老江汉关原貌

  著名城市史专家皮明庥紧急叫停正在出版的《武昌起义图像集珍》

  称该图的发现填补了江汉关历史空白,更正了租界志书错讹

  

收藏:83年前钱庄票印证老江汉关原貌

收藏:83年前钱庄票印证老江汉关原貌

新洲李先生收藏的钱庄票(正面)。

  昨天,印有汉口“老江汉关”建筑图案的一张83年前钱庄票在新洲发现。这张蜡黄斑驳的钱庄票,揭秘了“老江汉关”的前世今生。著名城市史专家皮明庥闻讯后,紧急叫停其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正在出版的《武昌起义图像集珍》并将其补录入册。

  昨天,新洲收藏者李先生向记者出示了这张规格12×7cm的钱庄票。正面图案是座单拱石桥和一栋二层中式楼阁;背面中间是栋三层楼和两边歇山顶楼组成的中式官衙建筑,并竖有五色共和旗,门前台阶上站着两位身穿马褂的国人。

  新洲史志专家李森林说,该票是民国17年(1928年)印,由仓埠“晋康祥广货西南瓷器批发”发行。《新洲县志》载,钱庄票又称市票,是民国15年(1926年)官票倒台后,地方商团自制投入市面流通的票证。据《仓埠街志》载,民国14年,仓子埠成立“棉福会”,负责镇范围内市票的发行与收兑。“晋康祥”的市票不但在仓埠和周围大小集镇使用,且还流通到汉口、麻城、黄安、河南等地。

  武汉社科院原副院长、著名城市史专家皮明庥获悉后说,该资料对研究汉口开埠意义非凡,非常珍贵。他随即紧急叫停其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正在出版的《武昌起义图像集珍》并将该资料补录入册。

  武汉市地方志馆研究员、文史专家董玉梅说,“老江汉关”图案的出现,把原本扑朔迷离的老江汉关清楚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填补了江汉关的历史空白,更正了租界志书错讹,说明了在江汉关大楼建成前,老江汉关是栋中式官衙建筑。老江汉关上飘扬的五色共和旗,也说明当时的江汉关并非完全受英国控制,至少还保存着国家的威严。

  ■小资料:1861年开埠前,清政府在武汉三镇仅设有内陆关卡,如武昌的江关、汉阳的朝关、汉(口)西的宗关、汉口的汉关。汉口开埠后,内陆关卡一并撤消,建立以汉关为基础的江汉关。1863年1月1日,江汉关正式开关。

  现存江汉关大楼落成于1924年。大楼由主楼和钟楼两部分组成,钟楼四面装有直径4米的时钟,按时奏乐,声传三镇,为汉口的标志建筑。2001年6月25日,江汉关大楼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钱庄票背面的“老江汉关”是栋中式官衙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