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咦,吁巇!李白!

 文苑折枝 2012-03-07
李白,字太白。其人饱读诗书,思维敏捷,诗风瑰丽雄伟,情景壮阔,又常常打破常规,不拘一格,被人称为“谪仙人”,史称“诗仙”。李白的诗题材广泛,有大量描写基层农民生活的,有描写边塞的,有描写达官显贵的,甚至有描写炼钢铁的场景等,涉猎之广泛,绝无仅有。他是中晚唐诗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对唐诗有着巨大的贡献!
    李白的诗的意境,不但具有阳刚之美,他的阴柔美感尝试,也达到一定高度,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奇人!他的诗,语言经典、直白,却不失韵味,且结构形式多变,经常能打破常规,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七绝古诗《越中览古》中这样写:“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归家皆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古诗都是第一二句描述,第三句转折,第四句评论,但李太白在这首诗中,第一二三句都是描述,第四句连转带评。在整个唐诗中,这也是绝无仅有的。除此以外,李白发明了长诗,首次运用了长短句(相当现代诗),同时,他还发明了组诗(用一组诗描述一件事),大大增加了诗的容量,开创了新诗体的先河,为唐诗赋予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李白是一个思维活、文化功底深、情感丰富、爱国爱民的人。但他的性格却有着极大地缺陷,注定一生失败、一生不得意!
    李白诗是个一根筋的人。他一生看不惯、见不得那些飞扬跋扈的贵胄。什么“大车扬飞尘”,什么“鼻息干虹霓”呀,看到那些“斗鸡者”就气不打一处来。这还不算,还不满朝廷的当权者,矛头直指权臣宰辅杨国忠,权宦高力士。你说他不就是一个翰林院的学士吗?无职无权的,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还看人家不顺眼,关他啥事呀?他得瑟个啥呀?还上书弹劾人家,也不瞧瞧,人家的汗毛比他的腰还粗!看看,弄了个卷铺盖走人了吧?
    李白其实是一个很嚣张的人。不就是了个翰林学士吗?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多幼稚呀!不就是会认几个“蝌蚪文”吗?就逼着杨国忠研墨、高力士脱靴、杨玉环调醒酒汤,还劳皇上亲自喂着喝,这谱也忒大了吧!这样的家伙谁喜欢呀?这不是找死吗?
    想那李白,人有学问不假,但不能因为有学问,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就觉得自比管仲、乐毅,能治国安邦,非自己不能扭转乾坤。其实,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他还是幼稚的十分可笑!李白一生的悲剧,也就由此开始!
    李白是一个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人。李白同志最大的悲哀就是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也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总是以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总以为自己能重整朝纲,总以为自己能解民众于倒悬之苦,却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不堪一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这样的人,怎能承受残酷的政治竞争?政治无能,其实就是李白同志的最大短处!可惜他却看不到!也不愿意看到!
    李白同志,政治上失意就借酒浇愁,喝醉之后就发发牢骚。其实,李白同志发牢骚的水平还是蛮高的,像什么《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等,是很受大家欢迎的!这就是李白同志的最大长处!可惜,他不能很好把握,不把创作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作为主攻方向,只是将文艺创作当做抱怨的窗口,真是可悲!什么“两人对饮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什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什么“五花马,千金裘,将儿呼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就知道愁、喝酒,真是物囊废!这还不算,喝醉了还说胡话,什么上天入地神呀鬼呀的,有什么用,真没劲!
    李白更是一个死脑筋的人。该同志其实是一个十分热爱国家和人民的人,且几十年衷心不改!他想一步登天,想在政治上大有作为、重整朝纲,还一个朗朗乾坤,还一个太平盛世,然后功成身退!可惜呀,在任何时代和朝代,这样的事实都不可能成为现实,更何况是一个即将堕落的封建王朝!哪怕他不惜折节写上一篇《与韩荆州书》,也同样上天无路!
    你说,他能不注定失败?
    但他不甘失败!他试图走另一条路——从军!李白一生多次从军,且曾远走云贵、新疆等地,也参加过一些战斗,也为当地百姓所爱戴!直到60岁,他还想再次参军,因病所误,未果。次年,醉卒于其侄——当涂县县令李冰寓所!
    李白一生为名所累,名不达,则长卧醉乡,借酒浇愁,与酒有不解之缘!李同志一生追求的名望至死未遂,却意料之外的流芳百世!流芳的原因不是他的忠君爱国,不是他的孤芳自赏、愤世嫉俗,也不是他的顽强拼搏不改初衷,而恰恰是他失意之后的不平之作!
    历史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咦吁巇!李白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