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当前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徐徐读书 2012-03-09
2012年03月07日14:45  来源:中直党建网

  内容提要:基层党组织认真总结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深入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推动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立足基层党组织提高认识、探索规律,加强机制创新,着力改善服务,关注突出问题,着眼未来发展。不断加强基层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制度建立30周年来的实践与思考;总结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制度建立30周年来的基本经验。当前基层离党组织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基层党组织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基层党组织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基层党组织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落实基层党组织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政治、生活待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基层党组织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学习活动阵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基层党组织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领导,把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是基层党组织抓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各级领导要把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放在心上,把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工作抓在手上。要切实形成必要的制度,定期研究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并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协调。对离休退休干部职工要做到政治上关心、感情上贴心、生活上热心、管理上细心、教育上耐心、服务上诚心。

   不断走出去总结交流经验,解决存在问题,基层领导要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基层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安置和服务工作;要结合当前全党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对基层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要采取果断措施,予以解决。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服务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管理工作,较好地落实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解决离休退休干部住房、用车、看病和出行等问题,落实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生活待遇的各项政策,对符合政策规定应予以解决的问题,及时认真解决;确保基层离休退休干部职工退休金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及时核销;确保生活困难补助费、抚恤金及时足额发放;继续做好基层离休退休干部职工重大节日和生日慰问、住院探视、重病号、特殊困难家庭上门走访慰问等工作,要把服务工作做到每一人、每一家。把每一件事做细、做实。帮助离休退休干部职工代送报纸、代换煤气、代烧开水、代修电器、代购物品和帮找保姆、帮找配偶、帮倒垃圾、帮做饭菜、帮洗衣被;经常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走访心连心,常交流发现问题,采取果断措施,及时予以解决;为他们安度晚年、发挥余热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各地的经验交流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管理水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的思想;建立健全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把服务基层离休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要有明确的责任制,使离休退休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全面做好基层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学习教育和文化健身娱乐活动凝聚离休退休干部力量,把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认识凝聚到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上来,使他们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振奋精神,激发热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再作新贡献。

  加强与基层离休退休干部职工以及原单位的联系,加强与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子女亲属的联系,做到年龄清、住址清、家庭情况清、身体状况清、原工作单位清、党组织情况清、生活需求清,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适合老同志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经常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喜闻乐见、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科普、体育等活动。本着个人自愿组合、发挥兴趣特长、灵活实用有效的原则,可以组成书画、演唱、棋牌、舞蹈、体操、拳剑等兴趣活动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利用社区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组织开展适合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特点的文化、艺术、科普、娱乐、健身等活动。积极开展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活动方式,加大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活动中心、老年学校场所力度,并结合离休退休干部职工集中居住在社区,陶冶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的情操,满足他们精神世界的需求。激发他们关注社区、热爱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融入到社区中来。就近开展学习活动的迫切需求,依托和盘活用好社区资源,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活动室,创办社区老年学校教学班试点,开辟社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活动场所,突出教育功能,使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学习活动向社区延伸。不断发挥基层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的作为和余热,维护社会稳定,使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及开展学习活动的作用。创建平安文明和谐社区和家庭,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制度、情况通报制度、走访联系制度、生活服务制度、特困帮扶制度、文体活动制度、医疗服务制度、发挥作用制度等,用制度管人办事,规范社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服务管理工作。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离休退休干部职工保持对共产主义理想不懈追求的信念,正确分析处理新问题、新矛盾,把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把作用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中心工作上来,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要加强组织和引导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开展学习活动,理解和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紧跟新形势,了解新任务,不断更新知识,不断用科学理论、先进思想充实自己,把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服务管理工作与离休退休干部职工“老有所学”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老年大学作用,引导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积极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提高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水平、社会科学知识等,使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理论知识、法律知识、生活常识更加充实,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坚定地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

  进一步加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学习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运用政策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协调配合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思想认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管理服务到位,深入实际到位,协调力度到位。常怀爱老之情,恪守敬老之责,常兴助老之风,常扬敬老之德,多想为老之策,勤办尊老之事。关心照顾服务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的居家养老需求,实现“老有所养”。引导和组织志愿者以开展“进老人门、知老人情、解老人难、暖老人心”的活动为载体,常年无偿地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办实事、送温暖;要采取集中服务和上门服务、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等方式,努力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亲情化服务。对于高龄、生活不能自理、鳏寡孤独、家庭负担沉重等有特殊困难的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及遗孀,要定期登门看望、开展结对帮扶、建立社区帮困基金、动员社区力量等措施,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支持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的服务社会愿望,实现“老有所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建立发挥作用专项小组,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社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参与社区绿化美化、卫生监督、治安联防、纠纷调解、邻里互助、捐资助学、结对帮扶、关心教育下一代、技术咨询、献计献策、社情民意反映、党风廉政监督等力所能及的实际工作,使他们融入社区,参与和支持社区工作、充分展示离退休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的风采,充分体现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服务社区的价值,为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贡献力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围绕离退休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服务大局为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亲情为理念,做好离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保证了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的政治学习需要,使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办实事,想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所想,急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所急,帮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所需。凡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反映的问题,有政策规定的都一一帮助他们进行解决,而因政策不能解决的,耐心做好思想解释工作。积极主动为离休干部提供及时、便利、细致、周到的服务,把服务管理延伸到细微之处。基层党组织做到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大寿必到,离休退休干部职工丧事必到,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生病住院必访,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的心坎上。每年春节,都要对离休退休干部职工进行走访慰问,送去党的慰问信及慰问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的家里。

  强化思想认识,促进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经常化。基层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深刻认识做好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是党和政府赋予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让全社会都认识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对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过特殊贡献,全社会应该关心和照顾他们的晚年生活,以消除对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的种种偏见。及时破解新形势下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拓展和提升工作的视野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加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者对党的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方针政策和业务学习,增强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服务工作能力,加强对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人员服务的量化考核,促进服务离休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 

  根据新形势下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内容的总体要求,要不断加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工作人员自身政策、业务知识学习;树立服务观念,满腔热忱,爱岗敬业,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激发了老同志的学习热情,形成了一股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艺术修养上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关注老同志精神生活、心理健康,用适合老年群体特点的方式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倡导热爱集体的精神。通过开展各种“有乐趣、有品位”益智健身活动,提升老同志们身心健康水平,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欢乐和谐氛围;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学习中快乐”,使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姿多彩、畅享晚年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挥作用”的新路子。退休党员、党员干部在与在职党员、党员干部一同学习、培训、交流的过程中,激发了旺盛的革命斗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与时俱进的活跃思维,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核心作用,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

  经常组织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时传达党中央重要文件精神,引导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更加自觉地关心、支持和参与改革,支持在职干部的工作。针对退休干部工作特点,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退休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工作的实效性。加强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听取退休干部职工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尽力帮助解决问题。做到一切为了老同志,一切依靠老同志,一切服务老同志;日常服务到位,重点服务到家,特殊服务到人;有耐心、有细心、有爱心、有热心。通过耐心、细致、周到、热情的服务工作使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在生活上得到照顾、心灵上得到关怀、精神上得到慰藉。对老弱病残孤、空巢、独居、特困人员开展“帮扶结对”工作。打扫卫生、学习交流、谈心聊天、陪老人散步、代理购物以及维权服务等。用“真情、真心、真意”做好关心帮助困难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和家庭的服务工作;多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成为他们的贴心人。

  认真做好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保持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思想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信念,使离休退休干部职工们自觉地关心和支持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加强新时期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党员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前,离休退休干部职工需要再学习、再提高。基层党组织要离休退休干部职工交流思想、沟通情况的桥梁,是老同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载体。加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落实好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待遇和生活待遇,稳定离休退休干部职工队伍,使他们更好地支持在职干部工作,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断改进新形势下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加强和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落实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政治待遇的重要前提。加强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为总要求,开拓思路,努力探索工作规律,创新工作方法,把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实抓好。

  继续在广大离休退休干部职工中开展“创先争优”和争当“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做到“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置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通过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我所广大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真正成为“老有所为践行者、爱心奉献贡献者、公益事业关注者”;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在创新活动内容、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创新活动方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满足离休退休干部职工获取服务和快乐的需求;还要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工作。教育和引导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以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离休退休干部职工为根本;以让党组织放心、让离休退休干部职工满意为标准;把离退休工作队伍建设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过硬队伍,以争一流的工作业绩让党满意。

  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教育和勉励广大离休退休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光荣历史、永葆革命本色,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贯彻落实各级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退休党员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使退休党员不断受到教育,退休不是退党;增加他们在和谐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继续发挥模范作用的责任感。坚持以“爱老、敬老、为老、利老”为本,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老同志感受到党和组织的温暖;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动员组织离休退休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单位和社会各项集体活动。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发挥退休干部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参与单位和社会综合治安管理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宣传计划生育国策,关心教育下一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改革与发展献浦分局马志计献策等各项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使退休干部职工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再做贡献。

  (新疆和田公路管理局洛浦分局马志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