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培军——全国首届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纪实

 幸福由心 2012-03-09

梅培军——全国首届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纪实

转帖发表于 2010-4-25 18:16  
全国首届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纪实
一天风露藕花香

——全国首届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纪实



梅培军

2010年4月15~20日全国中语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棠中外语学校举办“首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我有幸作为广西的参赛选手参加了教学基本功大赛,整个参赛的感悟我用宋代诗人黄庚的一句诗来形容“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4月15日到会报到,参加了参赛选手的预备会,抽取赛课上课顺序,我抽到的是第16号。16日我和广西初中组的选手崇左天等民族中学的黄玲老师与广西语文教研员蒋玉萍老师交流。17日早上7时抽课题,我抽到的课题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这个题目是让我意想不到的,写作,而且是说明文的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悠然的课前备课

抽到课题以后有的选手就开始埋头潜心备课了,而我却依然悠然地参加开幕式,我来到双流棠中外语学校的校园转了一圈儿,目的是看看校园里边有没有什么资源可以挖掘,经过一番观察,有这么一些事物闪现在我的头脑里边,学校礼堂门口的浮雕,正门向前有个类似金字塔的建筑,还有我们所住宾馆附近的棠湖公园。我想语文课如果只有闭门造车,那样的语文课一定是灰色的,而不是有色彩的,有色彩的语文一定是灵动的,富于生活化的。我所备的是当地当时的语文资源,至于是否能用于课堂那还需要与教材整合。用教学论的话来说这就是课程资源的整合了。因为此次参赛我是一人前往,还有一些杂事我也是需要自己负责的,比如说复印教材,我寻到了学校的油印室,油印室的阿姨很好客,没有收取我油印的费用,只是做了登记。

下午就开始有选手正式上课了,我依然去听课,有的选手去听课主要的目的是听评委的点评,琢磨评委的喜好,然后整改自己的设计。而我去听课,最想听的是学生,听学生的思维,感受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听了《囚绿记》《雷雨》《小狗包弟》《祝福》四节课,通过课堂我发现学生的感悟能力是较强的,表达能力也是很好的,所以从思维到表达这个过程来看,棠中外语学校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当是很不错的。最后是吉林的教研员张玉新老师评课,课评得很精彩,张老师从多媒体的使用、板书设计等角度谈了对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处理。

晚上就是备课时间了,这时所备就是将上午下午之所见所思与教材进行整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一课是人教版教材的口语交际与写作板块的第四单元,第三单元是《有条理的说明事物》,准确、平实、有条理的说明事物这是基础,进而才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教材的资源有使得说明文生动形象的三种方法:

1.内容上穿插传说、趣闻;

2.表达方式上,适当运用描写;

3.语言上,巧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然后就是用初中学过的说明文来举例说明,之后就是练习,还有范文示例。

可供整合的资源不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资源也不多,因此没有课程资源整合的意识是不行的,再加上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基本思路已经确定。

作为写作课,没有写作实践是不行的,因此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学完了相关的写作方法之后运用这些方法到写作实践中去,在写作实践中老师主要要做的则是对于学生写作的指导、点拨、纠偏等工作,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推进作文的修改,我一直都认为作文修改应当成为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突破策略、资源整合等几个方面的确定,最终将这节课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以介绍柳州为导入,而且使用两种方法介绍,一是“柳州,位于广西中北部,全市辖6县4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2万。”这样的列数字的方法,二是介绍人文景观,引入柳宗元和刘三姐,文字还引用了民间歌谣和传说。这样导入的目的,一是与学生进行一个自然的课堂交流,二是通过两种方法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跌宕反差,初步感受生动形象的说明文。

第二,切入本课重点,怎样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方法是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方法,举所学说明文说明这些方法的运用。之后稍作拓展,让学生再找一些其他使说明文生动形象的方法。

第三,运用方法开始写作实践,作课堂片段作文。我设计的题目是两个,“从某一个角度介绍你的家乡”“从某一个角度介绍你喜欢的花”,选择这两个题目是经过一番思考的,要考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写,有东西写,还要考虑到能够很好地训练我们刚刚所讲的写作方法,家乡可以引诗文、典故、传说等,而花则能激发描写、修辞的欲望。另外“介绍你的家乡”一题与我前面的导入有所照应,也是与学生的一种无形的课堂交流。

第四,进行展示,自评、互评对作文进行修改。

教学设计确定好了之后,与蒋老师还有崇左的教研员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修改了一下细节。

原生态的课堂

按照大赛的细则,参赛选手只能提前15分钟与学生见面,这就考验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了,能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我的课是19日下午第一节课,我与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我的民主课堂氛围,让他们敢说,敢提问题。

经历了多次的赛课经历,我已经不再紧张了,非常轻松自如。听课老师惊叹我的年轻,我也与他们打趣。课堂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无论是赛课也好,公开课也好,都不应该是表演,如果一心只注意评委对你会怎样评价,那么你的课是一定不会成功的,只有心中有学生,那才是真正的课堂,而不是表演。

师生相互问好之后,真正的课堂就开始了。设计的导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当幻灯片演示第一段介绍柳州的文字,学生感到很惊讶,觉得没有得到想要的信息,当介绍了柳州与柳宗元、刘三姐的关系时,学生若有所得,马上感知到即使是说明性的文字也是可以写得灵动一些的。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这应是教学遵循的一条规律。

接下来马上进入重点,就是怎样使说明文生动形象,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写作方法。我给了学生一些时间来阅读思考,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一条规律,如果老师只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拖着学生走,或是给学生挖陷阱、下套,都是拙劣的。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有自己的思考,有回味,有反顾。如果这个环节不给学生思考就提问,估计学生就照本宣科了,但是学生似乎不满足于教材所给的方法,基本上的回答的都是自己思考。一位女同学说:“说明文要写得生动形象就必须有条理、有顺序。”这是一个课堂生成的重要契机,因为我们这节课讲生动形象,但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的东西就讲不到了,这位学生的回答是不对的,但是却是可贵的,因为她说出了这节课存在的一个前提,因此我抓住时机提出,把说明文写得生动形象的前提是把说明文写得准确、有条理、有顺序,并赞许她所说的价值,但是指出这样并不能达到生动形象。经过学生的回答基本能将方法归纳出来,于是出示幻灯片,我将引用典故、诗词补充进教材的第一点。

下一步就让学生找例子印证这些写作方法,学生举了《神奇的极光》,一位男生说,“当他读到《神奇的极光》的开头的引用传说,以为不是说明文,翻到目录才知道是说明文单元。”我与他打趣说:“说明文写到了最高境界就不像说明文了!”有同学举《南州六月荔枝丹》说明引用诗句和修辞的运用。有位同学却举了《荷塘月色》来说明描写和比喻的运用,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契机,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散文与说明文的生动形象有什么区别,这又是一个经典的课堂生成,学生思考交流,于是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认为散文主要是抒发情感,而说明文主要要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功用等,因此生动形象的目的是不同的。

学生还说了一些自己思考的方法,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再举了另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说明事物人格化,比如自述式、对话式的写法。另一种是我上课之前临时想到的,就是用诗歌式的写法,这一方法为的是激活课堂,培养素养,另一方面也是用诵读来感染学生。我在课堂上诵读了一首写钠与水反应的诗歌《钠之舞》:

“都说金属比水重,

我偏要在水上舞动。

瞬间灰姑娘换上了银色的舞衣,

轻声吟唱,凌波微步,

释放出随风而舞的精灵,

甚至还有激情的火焰!

谁知,我最后的欢畅,

却留下鲜红的涟漪与几许惆怅。”

诵读结束之时,学生鼓掌为之惊叹。我让化学科代表来判断这首诗是否能说明清楚钠与水的反应。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学生开始写作,要求写一个150字左右的片段,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写家乡,有的同学写花运用了自述式,有的运用了修辞手法。写作过程中我不忍打断学生的思维,给了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来写,据评委苏盛葵老师计时大约使用了13分钟。

最后是展示交流,一位男同学写海棠花,他展示完作品之后,我让他自己说明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自评,他反思说自己从形、色等方面说明,引用了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另一位女同学也是写花,她则主要运用了传说。我请同学来评价她的作品,评价的同学说,仿佛引用的传说有些生硬,为了引用而引用,而没有说明花的某种特征。我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再次强调说明文的生动形象的作用和前提。

钟声响起,课堂结束,遗憾的是没能充分地展开自评、互评的修改过程,没能展示老师的下水作文。不过我想,我的课堂是真实的,也能抓住课堂生成,也是基本有效的。

回味

海南省教研员苏盛葵老师作为评为代表对19日下午的课进行了点评,在评课中,苏老师肯定了我的设计的合理性,肯定了两种写作方法的拓展,认为课堂是原生态的、真实的,也是有效地。

赛课的40分钟是漫长的40分钟,也是尽情演绎和展示的时刻。这次是现场抽题、现场赛课,对于设计思路,把握课堂时间,过程问题都是原生态的。探究、交流、提问、思考,一切都是自然的。孩子是真实的,老师也是真实的,我们的交流、我们的活动、我们的课堂是真实的,心中只有学生,忘却了有四百多位老师在听课,也忘却了这是在赛课。

赛课已经结束,我获得了二等奖,我想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自己在实践中感悟,通过反思和积淀,提升教学艺术,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香从中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