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如何生活 2012-1-4 19:19
按照我国目前的退休制度,人在退休后还有很长一段人生路要走,如何提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做到起居有常:生活作息有规律,有利于老年人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富有节奏,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二要注意饮食的生理卫生与心理卫生:饭前要洗手,吃饭每餐要力求定量,切忌暴饮暴食,注意生理卫生,努力做到吃饭前后心情平静,精神愉快,切忌心情抑郁或暴喜暴怒。 三要做力所能及的适当的工作:老年人退休后没事做,生活失去节奏感,而产生孤寂之感,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对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四要有艺术爱好与娱乐活动:老年人对绘画、书法、音乐、诗词等艺术的爱好,可以消除孤单与寂寞,陶冶情操。老年人也需要适当的娱乐活动,但参加的时间不要过长,内容不宜太惊险或太沉闷,场面不宜太闹太杂。 五要注意心理修养:祖国医学中养生学非常重视心理修养在养生中的重要性。因此老年人要讲究心理卫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愉快地度过晚年。 一二三四五,健康又长寿 一个中心:树立健康为中心的意识; 二个基本点:家庭和睦多一点,保健消费大方一点; 三个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四个要点:把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开动你的脑筋、保护你的肺; 五个标准: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心态达正常标准。 老年人膳食结构对身体的影响 人到老年,由于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患病率随之增高。据调查,老年人同时患有1—3种慢性病的情况相当普遍。 高血压和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我国各地高血压病普查表明,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2%--10%,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老年人高于中年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为49.9%,远高于其他年龄组。有以下三种情况: (1)敬老院的老人多有一种辛酸的生活经历,过去生活艰苦,营养条件差。体型偏瘦,贫血者多,高血脂、高血糖者少,冠心病、糖尿病也少,但前列腺肥大、骨关节病、青光眼、全口无牙者较多。 (2)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营养情况比较好,过去体力锻炼少,多从事脑力劳动,有时精神紧张,坐着工作的时间长,体型偏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偏多。 (3)街道居民的生活一般较悠闲,虽然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情况与机关工作人员相似,但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都低得多。这可能与生活环境和精神状况有关。 调查表明,要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预防老年人常见病的发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改进膳食结构是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一个方面。老年人普遍需要优质蛋白质食物(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的供给。对于这三组老年人宜少吃淀粉类食物,避免临睡前进餐。第一组老年人还宜增加日常生活自理的锻炼;第二组老年人节制饮酒;第三组老年人应多吃含铁食物和优质蛋白质食物。以上只是根据各组老年人总的倾向提出改善膳食结构的意见,每位老年人都还应当根据各人的特点,合理地安排膳食结构。 如何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改进膳食 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调查显示,多数老年人的体型是正常偏瘦,肥胖的比例不多(男女并无差别);许多老年人血压偏高,年龄越高,高血压的比例越大;多数老年人心电图异常改变,部分老年人有明显的主动脉硬化表现,多数老年人血脂偏高。怎样才能改善这种状况呢? (6)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防老年痴呆症要从饮食开始 日本和美国的医学家研究认为老年痴呆症的形成可能决定于饮食内容,所以从饮食防治着手是有效的。 老人防意外六不要 一、不要做猛烈转头运动。转头固然可以锻炼颈部肌肉,缓解颈椎病所致的肩背肌肉僵硬、麻木,但老年人乐此不疲地做转头运动不适宜,因为头部转动过快,持续时间过长或动作幅度过大,有可能使颈动脉受压扭曲导致急性脑缺血,发生昏厥而出现意外。所以做转头运动时应有三不宜:即转头不宜过快,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而且最好有人相伴。 晚饭后补钙有效 面对买回家的各种钙制剂,一天中到底何时补钙最有效,却成了不少消费者疑惑的问题。对此,专家的建议是——晚饭后即用。因为进餐时人体分泌胃酸较多,这时补充钙剂吸收率较高。所以专家认为,服用钙剂宜饭后即服,或与食物同时服用。 延缓记忆力衰退和增强记忆力的方法 老年人的记忆力随着身体各器官的老化也在不断地减退,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正常现象。 老年人营养与膳食的目标 (1)防止肥胖。血压的升高程度是与肥胖成正比,同时肥胖人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肥胖促进动脉硬化,成为心脏病和中风的诱因。引起肥胖的原因是因为摄取的热能多于消耗的热能,剩下的部分转变成脂肪积于体内,要防止肥胖,首先不要吃得太多,因为年纪大了活动相应地也就减少了,所以更重要的是要尽量多活动,消耗多余的热能,益寿延年。 蛋白质与防衰老的关系 由于人体组织本身不能产生蛋白质,所以人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经过人体内酶的分解,变成氨基酸后,再按其一定程序合成人体蛋白质,如心、肝、肾、肺、脑以及皮肤、毛发等。另外,调节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激素,如甲状腺素、胰岛素以及催化其化学的反应的各种酶,能增强人体防御功能的抗体,也是蛋白质及其衍生物。蛋白质不仅是人体的基本构成材料,而且还参与各种生理活动,食物的消化,氧的运输、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等都与各种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有关。此外,蛋白质与核酸在机体的生长、修复后代的繁殖和遗传上,亦具有主导作用。食物中蛋白质除供人体构造和修补组织所需外,还可供给热能。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热能4千卡。营养学家根据我国膳食的构成情况,计算出每天由食物供给的蛋白质量为:正常成年男人80克左右,女子70克左右;少年男子80克-90克,少年女子75克-80克。按体重计,每天每公斤体重需供给蛋白质1.5克左右。由蛋白质供给的热量占膳食总热量的10%—15%为宜。当膳食中蛋白质供应不足时,控制人体新陈代谢的酶减少,抗体降低,抗病能力减弱,制造结缔组织的胶原细胞合成速度减慢,出现肌肉萎缩、易疲倦等一系列衰老现象。如果从膳食中摄取了丰富的蛋白质,就可以推迟人体衰老的进程而使身体健美,从而保持人体的青春活力。含蛋白质的食品中,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越多,其营养价值也越高。因为它们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才能满足代谢的需要。我们日常膳食中的蛋类、奶类、瘦肉、鱼类、奶酪、土豆、黑面包、豆类中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其蛋白质与人体组织蛋白亦较接近。各种不同食物有着不同的营养价值,这是由它们所含的八种必需氨基酸比例决定的。一般说,动物性蛋白质中必需的氨基酸比较便宜适合人体需要,因此,其营养价值比植物蛋白质为高。但值得一提的是,植物蛋白中的大豆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及其构成比例,可与动物性蛋白质比美。其他营养价值较低的植物蛋白质可以通过互相混合,取长补短的办法来补救,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长寿始于脚 《五言真经》有云:“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说明人之健康长寿始于脚。为此,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锻炼。 下肢操的准备姿势是:身体直立,两脚分开比肩稍宽,两手叉腰,两眼平视正前方。动作是: 莫因“余热”折“余寿”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往往都要寻找机会,继续为社会奉献余热。但什么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如果不顾身体条件的允许,“余热”过度,不仅对身体有害,甚至还有可能折了“余寿”。 维生素C与防衰老的关系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溶于水,怕热,对氧敏感,惧铜和碱,在酸性环境中稳定。维生素C的主要功能有:①参与体内氧化还原体系,为呼吸酶系的重要组成成分。②促进组织中的胶原形成,维持结缔组织细胞间结构与功能的健全。③维持骨骼、牙齿正常生长,促进伤口愈合。④增进机体抗体形成,提高白细胞吞噬作用,增强人体抗病及抗癌能力。⑤具有广泛解毒作用。⑥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有辅助防治贫血作用。⑦参与胆固醇代谢,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除此以外,维生素C还能使肌肤产生娇嫩的美容效果,以防皮肤衰老:维生素C在提高头脑活动能力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它好像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润滑油,有了它大脑的功能活动才能机敏灵活,这是由于维生素C在促进细胞结构坚固,消除脑细胞结构的松弛与紧缩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当维生素C摄取量不足时,会导致脑神经血管发生堵塞、松弛、变细等情况,进而使脑功能下降。在此种情况下,采用大量摄取维生素C的办法,就能减轻症状,以至恢复正常。 维生素E的抗衰老作用 (1)延年益寿。实验证明,人类胚胎的肺细胞,其繁殖分裂的传代数仅为50次,若在人胚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E,那么,其繁殖分裂的传代数可超过120次。此外,动物实验证明,维生素E可使大白鼠的寿命延长30%;一种小鼠在长期服用维生素E后,虽然其最高寿命未见延长,但却增加了实验动物死亡一半的饲养天数,即生存天数有所增多。再者,维生素E可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