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操作方法(3)

 yangui 2012-03-13

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操作方法

 

学会复习,也就学会 学习了

很多人成绩不佳就是因为不会看书,不会记忆,更不会复习!

  凯洛夫有句话很有意思:他不往后面看,只是往前赶,赶回家的仅是一辆空马车,反而夸他走了很长的路程。

  为什么找不到“东西”

  有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当你需要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你虽然能够肯定它就在周围,一定没有丢失,但就是找不着:要修开关,找不着螺丝刀;要出门,找不着眼镜了;要去报到,找不到报名需要的相片了;穿鞋的时候,怎么只有一只袜子?准备出门却发现钥匙找不到了,最后总算是找到了,可惜由于时间的耽误,又不知道把什么事情给搞砸了!虽然你知道最终会找到那个不起眼的东西,但你不会忘记这个过程给你带来的烦恼和不便,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总之,事情很小,但总是那么烦人。

  而且这种现象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1那就是找不着东西的人会经常找不到东西。2找不到东西的人的生活环境往往很乱。

  对于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说起来也很简单,把你住的地方经常收拾收拾就好了,把东西分开归类,衣服和衣服在一起,书和书在一起等,这样的话,用起来就很方便了。

  说到学习了,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常说:生活品质不好,学习品质就不会好;学习品质不好,学习成绩怎么可能理想呢?(请参阅第二章第4节)

  为什么一到考试就不行

  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平时功课掌握的还不错,小测验的成绩也很好,可就是到了大的考试就不行!一考就砸。”

  还有的学生反映,在考试的时候怎么也做不出来,有个概念、定理或公式怎么也想不起来,而一下了考场,就想起来了,真是令人非常懊恼。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固然可能存在考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较差的原因,但更多是由于复习做得不好而造成的(这种情况的学生非常普遍,请您回想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

  让我们对自己提个简单的问题。请想一想,在考试中,什么问题基本上从来都不会出错?

  考卷上的名字

  为什么呢?很简单,自己的名字天天听,天天看,天天写,早已是烂熟于心了,闭着眼睛都不会写错啊!换句话说,想写错名字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啊!

  比如大多数的学生都知道巴尔扎克是一名作家,但如果考题是关于巴尔扎克的国籍,那么在答案里就会写出英国、法国、美国,除了中国,只要是知道的国家名都可能被写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首先说明学生学习过他的文章,而且也听过老师关于作者个人情况的讲解。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掌握的不够全面,没有形成深刻的记忆,所以到考试的时候对一些细节就不能确定了。或者一道数学题目出现了,而且知道平时做过,也曾经做对了,可在考试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怎么做了!

  这就是不扎实的表现。而不扎实对学习的最大功能和贡献就是,对学业花费了许多时间得到的学习结果和无知是一样的。虽然你曾经会过,但到了某个特殊的时刻,你所做的反应是不会!这说明你其实还是不会,不管你是否曾经会过!

  如果说因为无知而不能得分,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要是由于不扎实而失分,不仅不能得到原谅,还应该自责啊!

  对考试的看法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怎么才能成为有备无患的“会者”

  我们在前面第二章第1节讲过错误发生的原因等内容,在那里我们谈的是在错误发生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的措施来对待错误,其中错题本的建立等属于错误后的对策。而我们现在关心的是,如何从正面入手,避免错误的发生。让我们从第一种错误原因说起,就是概念不清。

  “概念不清”的现象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知识点开始接触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弄明白,后来混到了考试的时候也没有搞清楚,属于没有理解而引起的,所以通常是程度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会表现的更多;另外一种是当时明白了,后来由于比较长的时间间隔,对知识点有所生疏和遗忘而导致的。

  而对于造成错误发生原因的第二点“思路不对”来说,其实也有很大因素是由于“概念不清”。考试主要是对学生掌握和熟悉知识点程度的考察,解决一道题目往往需要一个、两个甚至是多个知识点,就好比一个修理工的工具包,如果有一个工具不在手边,干活的时候可能就有麻烦。同理,如果有一个知识点出现问题,不能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解题思路就会出现问题,在这个题目上你遇到了麻烦便是很正常的。

  要想最大限度地制止错误的发生,就要把所有的概念点和知识点掌握的扎实和准确,有备无患,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而为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只靠一次性活动是不能够做到的,是靠不断总结、练习、熟悉的积累而实现的。而这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纳为一个你熟悉的词汇:复习。

  请各位明白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过目不忘”的天才!所以“天才”是会复习的人。

  什么是复习

  什么是复习呢?就是对自己学习过的课程进行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通常复习的过程需要相应的练习和记忆。通过复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质量,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再一次温习”的过程,复习的意义是什么呢?通过复习可以加深认识和理解那些遗忘、生疏的概念或知识点。复习是承上启下的过程,古语讲“温故而知新”,就是通过复习对原知识可以产生更准确的掌握,也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做更好的准备。人们常这样说的一句玩笑话是:“学的都还给老师了?”就是说老师教过的都不记得了。本质上讲,复习是强化记忆的过程,也许是材料,也许是技能,都是一个认识固化的过程。

  复习是由于学习的需要,不是因为考试。

  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许多学生由于本人的理解力、反应接受都很不错,平时课上练习可以做得不错,往往还要比其他学生做得又快又正确,小测验成绩也可以表现很好,但到了考试的时候却发挥不好。这种学生往往只是在考前才对所有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一看内容都会,可到了考场就感觉不顺手,原因就在于平时不做小复习。

  这种学生虽然当时在学期中间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甚至要好于同学,但由于课后一段时间内缺少对概念进行重复消化的及时跟进过程,到了考前再看到这块内容时,主观意识上更多的是对当时学习的感觉保留,还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有些概念点已经遗忘和遗漏了,所以对这块概念点的掌握就出现了不足。这种状况怎么能顺利过考试关呢?

  有句话“不考不玩,小考小玩,大考大玩”,复习应该是融合在平时就做的很平常频繁的行为,而不是专为考试准备的。因为复习是由于学习的需要,不是因为考试!

  平时开展复习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有意识地、有规律地、及时地操作。每学过一个知识单元,就应该做一次复习;每个星期都应该对本周的学习内容做一次复习;每一个月也应该对该月的所有学习内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只有这样,你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学的好,哪里学的还有不足,然后及时做出相应措施来解决。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考前的大复习会很轻松。

  所以我们不建议家长在周日给孩子搞什么补课等活动,学习安排应该多以总结性的复习为主。缺乏经验和不负责任的补课老师通常只会简单地给学生许多题来做,缺乏针对性的盲目补课往往是低效大量重复的劳动。只有个别学生在基础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采取补课的方式来弥补。

  好的学生是学出来的,不是补出来的。

  复习的两个重点环节

  复习的目的就是要把不明白的、生疏的、遗漏的知识点搞清楚,是一个通过发现学习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显而易见,这个过程包含两个环节。首要环节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最后环节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让我们看看如何实现这两个环节。

  1如何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的两种重要手段就是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

  查漏补缺是指对自己所学的内容不足和缺陷进行整理和检查,这个工作的主题就是查找自己学习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就像士兵去打仗前,要看看武器是否准备好了,刺刀有没有遗忘,子弹的数量够吗?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练习,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本举措。

  总结归纳是指对自己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就好比打扫自己的房间一样。总结归纳就好比是自己房间,里面有书、本、个人用品、鞋、衣服、玩具……过一段时间,就得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清扫和整理,看看有什么垃圾需要清理,看看自己物品摆放的地方是否合理。这样用起来就方便许多,而学习也是同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脑里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就好比仓库又放进了许多货物,如果不及时整理,时间久了有些东西放在哪里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现用现找往往很浪费时间;而且时间再久,清理会更耗费精力和功夫;况且有的知识点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及时清点,自己可能就跑光了。所以及时做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就是这个目的。这个环节做好了,也就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做好了保证。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看书来实现的,可许多学生往往只是看自己以为的重点和难点,而不能对教科书做全面仔细的阅读。这种失误是最容易出现的,而其结果往往是懂的还懂,不懂的还是不懂;疑难的懂了,但基本的简单概念却说不清楚!(请做个小实验,拿起课本,对照书上的内容向孩子提问。据我抽查的经验来看,能够圆满回答的学生极少)

  像这样,许多学生连书都没有完全完整的读过,更别说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了。所以我在对学生做要求时经常讲这么两句话:“教科书是给你们写的,是经过许多专家和老师呕心沥血而写成的,里面没有一句废话。想当考场上的常胜将军,你们就应该对课本里的每一句话都要仔细读过,并把常用的内容作为常识记在脑子里。教科书上只有一种印刷内容你们不需要记,那就是标注页码的数字!”

  不会看书,不知道全面阅读课本,就不可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2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疑难和困惑的手段和办法是以下四种:

  提问:由于对某些概念或问题还存在疑问和不解,需要向老师或家长进行请教的过程。“不耻下问",如果你爱提问题了,你就会发现自己进步非常快!试想,在迷路的时候,你能找个人问问路,是不是会让你很快摆脱困境呢?提问不仅是因为有问题,如果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能发现问题就更了不起了。当然,很多人不会问问题,问题质量也不高,结果是不仅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帮助,让回答的人也感觉不耐烦,所以学会问问题就要学会避免简单直接地追求结果,还要探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不过,比这种情况更糟糕的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有问题但却不问。

  讨论:主要是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探讨来达到对某些概念和问题有更精确、更深入的理解。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是发现自己问题的一个快捷方式,更是提高自己对概念等理解的好方法啊。不要担心同学从你那里得到学问,应该担心的是你能不能给同学讲清楚你自以为掌握的内容。要记住的一点是:同学并不是你的竞争对手。学会讨论的学习方法让你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思索:其实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和交流,通过自我深省,来达到对问题的更好认识和理解。怎么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好,就需要你先思而后行。最好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想想今天的事情哪些做好了,哪些又没有做,什么时候去做,心里要有个安排。学会思索了,就可以设计你的生活,计划你的生活,成就你的生活!

  针对练习:通过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发现有些概念点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来达到掌握的目的。有的练习是以背诵、记忆为主,有的则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参考书、习题册来安排、组织进行,这是自学能力的高度表现。

  我们发现了问题,也解决了问题,还发愁什么?

  复习的难点

  复习工作开展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

  1复习是自主的学习行为

  比如作业通常由老师做出要求和安排,目的和内容比较明确。而复习的工作需要自己来设计安排,不需要对老师有什么交代,所以思想上容易麻痹和忽视。那么在开始不熟练的时候,家长应该适时地对孩子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安排。对于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和方法,这种指导和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2复习是讲究节奏和规律的学习行为

  由于复习是对学习内容的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所以想把握好复习的节奏就要对记忆及记忆规律有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反之,复习效率就会表现低下,甚至徒劳无功。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1850~1909),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通过对这条曲线的了解,我们将可以更有效地安排复习工作。

  图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大约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这个曲线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记忆规律有以下特点:

  1一次记忆和学习不可能把所有的记忆内容都记住,但也不可能全部忘记;

  2记忆中遗忘率在记忆学习后的三天达到最低;

  3在合适时间进行重复记忆,效果会更好!

  有很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却不知道,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同样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的牢固性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见图)

  大家都有对外语学习感到比较痛苦的体验就是单词总是不能记完,发音再好,没有足够的单词量也是不行的,单词量的多少的确是外语水平的一个标准,所以学习外语实际就是一个不断反复识记单词的过程。背完了忘,忘了再背,有一位外语系的教授曾戏称背单词就好比“笊篱捞水”。为了增强记忆,有许多的记忆方法,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重复。古语“学而时习之”,就是针对学习方法和记忆规律的最好诠释。当然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最好是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来确定。不过最好的方法就是理解了再记!

  许多家长都希望加强孩子的记忆能力,所以市场上也出来许多形形色色的记忆大法,什么风暴啊、记忆体操啊,或者干脆是电脑支持下的记忆通等,林林总总,举不胜举。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就是根据此原理做的方案。至于什么联想法、谐音法等具体的办法,只是根据个人习惯和特点来进行的。记忆的最大关键就是不断重复,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忆大师,这一点都不神秘。

  谨记一点,掌握好复习这个记忆体操,比吃任何一种增强记忆的补药都有用。

  复习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1最新原则。每日都对新讲授的内容进行回忆,方法是每日做作业前,合上书本对今日授课的要点进行默想和简记,越详细越详尽越好;

  2时间原则。每周日和每月对讲过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方法是重读课本,并对学习内容做书面总结,而且要做相应的练习来检验。注意要建立总结本。

  3阶段原则。主要针对理科类,为了避免问题对下阶段的学习产生影响,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后就要做全面复习。目标是尽快把问题解决,而不让问题成为历史遗留。

  4科目原则。对于文学概念、文法、单词等文科内容,复习更多体现的是记忆,对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物理等知识点,记忆是重要的一环,但复习更多是以查漏补缺、总结归纳和针对练习为主。

  ◆ 本节要点

  1在平时把复习做得细致了,考试自然轻松了。

  2复习不仅在考试前,平时也要做。

  3发现学习中的问题靠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来完成。

  4解决问题靠学会提问、讨论、思考、针对练习等实现。

  5复习的方法要掌握节奏,多了无用,少了无效。

  ◆ 家长作业

  1与孩子交流复习的认识。

  2帮孩子建立总结本。

  3开始于每周末的固定时间对本周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针对练习。

 

考试的办法和技巧

只看重考试而忽视平时的作业作风, 是考试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考试和平时的不同

  让我们做个思想试验,看看我猜得对不对!

  第一种情况:

  如果在地上有一块宽15cm、长5m的长木板,木板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我想您和大多数人一样都可以轻松自如地走来走去。

  第二种情况:

  还是上面那块木板,现在离地面有1m,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

  第三种情况:

  还是上面那块木板,现在离地面有3m,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

  第四种情况:

  还是上面那块木板,现在离地面有10m,甚至100m,还是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我敢说,很多人的腿一定会因为高度增加而发抖,心里也会很害怕,估计你是不敢走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同样的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和发挥就有所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未能考好的原因 ,其实就是两种情况:一是考不好,二是没考好。

  “考不好”的意思很简单,没有实力面对考试。原因就是平时没有学好,到了考试的时候自然无能为力。换句话说,走在地面的那块木板上如果都踉踉跄跄的,到了空中也一定没有好结果啊!

  “没考好”的意思就是没有把本来的实际水平通过考试反映出来,考试和平时练习最大的不同就是,同样是做平时做过的题目,但考试不仅是对平时学习情况的考察,也是对精神、意志和素养的考察。考场发挥失常的表现,主要由于应试心理不佳及考试方法不当。我们本节主要讨论的就是这种情况。

  家长和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考试及结果

  正常同学考试发挥的好与坏和应试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而应试心理素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对考试的认识和态度。大家往往以为应试心理是指在考场而言,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在考前就已经开始了,平时对考试的感觉就很沉重,一直把这种考试焦虑的心理状态带到考试中,其结果可想而知。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对待考试。

  每个阶段的学习就好比5000米长跑,学的好的在前面跑,而落在后面的人也不要担心,只要完成了这5000米的距离就可以了,不要太在乎这一次是早到达还是晚到达终点。调整好你的步伐,尽快弥补与好学生的差距,争取下次能够早到达终点。一次长跑的成绩、一次考试是不能论英雄的,因为大多数考试只是一个记录和评价,并不具备决定意义。最重要的考试只是中考和高考啊。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个5000米没有跑完,就丧失了第二阶段的资格了,那可就永远被甩掉了。换句话说,只要没有拉下功课,只要你及时把功课赶上来,终点一定是属于你的。

  考试不仅是考知识,也是考智慧,考个性。人一生要面临许多的考试,但不是每一次考试结果都理想,最优秀的人在他的一生中也会经历许多不及格的考试,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优秀的人,是因为他们善于总结自己的失败和错误,把失败和错误当成他的宝贝,所以他们会最大可能地避免在自己犯过错误的地方再错。而失败者的最大特点就是重复犯错误!那么作为学生来说,我们怎么对待考试呢?很简单!也要善于总结自己的问题。总结自己的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当的学习因素有什么?二是自己不会的地方有哪些?所以我们在面对一次不理想的考试时,不要不开心,不要难过,也不要害怕,看看自己哪里错了,该怎么解决?只要这样做了,下次就一定会更好!

  我常和同学们讲,如果我现在的成绩不理想,没有关系,我可以通过考试来分析得与失,从中积极发现功课的漏洞,找出学习方法的不足。然后做积极相应的调整,下次考试一定会有提高。

  我们的家长和孩子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总把注意力集中在得了多少分上,而不大关心丢了多少分。许多家长对于平时的考试,只是简单地评价成绩的好坏,然后对孩子说一句“不错,继续努力吧”或是“你要再不努力就完蛋了,所以要认真啊”等这种肤浅的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评价!正是由于对考试表现出这种太功利的心态,造成了孩子对考试本身及成绩过分追求的心理和认识。为什么会有学生在考试时有心理障碍,对考试有恐惧感。就是因为他们担心考试结果不理想,在大多数考试时脑子里想的总是家长忿恨的表情,沉浸在过去考试失败的痛苦经验中,哪有心力去承受当时的考试?怎么能发挥出来应有的水平?对考试的心理负担过重,是考生考场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

  考试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帮助学生检验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是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应该以平常心接纳考试,把考试当做总结,从考试结果中找到下一步学习进步和提高的解决措施,在平时充满激情扎实地做好每件事情,对考试何惧之有?

  平常就应该对考试的素养和习惯进行培养

  由于考场有其严格的要求,在这种严肃的气氛下,许多学生一下子感觉不习惯,再加上平时做作业拖拖拉拉,在考场上却感觉时间飞快,在慌乱中,极容易被一些小的问题干扰,大脑不能积极调用有效信息,所以经常有考生一下考场就想起了考试中需要用的一个重要公式,而这时已经晚了。

  我们在第三章第2节里提到:作业要像考试一样紧迫,那么考试的时候就感觉是在做平时的作业,考试基本功的好坏就在于平时对作业的态度和作风。我想您一定还记得这句话,把作业当做考试,考试就会很容易。

  正确的考试方法和策略

  在对考试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准备后,在考试中要注意的问题就简单了。在考试过程中不当的行为可能会给考生带来不必要的失误,为此,我们要有一套正确的考试策略和方法。简而述之就是以下几点:

  1把握全局。先通篇浏览试题一遍,估计难度,做到心中有数。

  2先易后难。不会做的,或者很烦琐的先搁置一边,先进行下边的题目。

  3检查遗漏。做完所有的题目后,要检查所有题目,看是否有遗漏。

  4卷面整洁。注意卷面整洁,尤其要参加高考的同学请注意,卷面的印象分也非常关键。

  5转移注意。如有不会或较难的题目,而感觉情绪紧张,就闭上眼睛深呼吸三次再继续。

  6心态平衡。在考试时不要考虑考试结果会是什么情况,要考虑现在该做什么。

  如何做好考前准备?

  俗话讲:“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得到理想考试成绩的最根本前提是把功课准备好了,考试时自然成竹在胸,心态也就摆对了,自然场上表现放松了,发挥正常了,出色的考试结果也就理所当然了。如何在考前准备好功课,考前复习很关键。

  1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注意切实执行,不要停留在形式上。

  2把你曾错过的内容集中起来复习,如果你有错题本的话就会很方便。

  3把你这段学习过的概念、内容做一次大的总结,如果你能自己很好地默写出来的话就算总结完成了。

  4检验复习的标准:对所学过的内容就好比写自己的名字一样轻松。

  用考试来证明自我

  考试也是对勇气、信心和意志的检验。

  有位学生就快要参加高考了,已经基本放弃了努力。他的母亲为此感到很忧虑和无奈,于是这位家长请我和她的孩子谈谈,当我到了这个同学家,虽然距高考还有20天,但他正在弹吉他,当他了解我的来意后,我就进入他的房间与他聊了起来。

  通过了解,我知道他的成绩一般,也就是说他无论如何再努力,他的水平也是考不上大学的,所以他也懒得学习了,但他也并不放松,毕竟一个大的考试就要来临,所以虽然玩吉他,但也是心不在焉(有许多同学考试前的心情也是这样的)。得知这个情况后,我只给他讲明了两点:一是既然知道考不上了,所以就不要想能不能考上的问题,那么也就考虑考多少分的问题,能考多少算多少;二是即将来临的考试是一定要参加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做到自己的最好呢?所以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一个学习一向好的学生和一个进步特别大的学生,哪个人更容易得到同学的佩服?”他想了想:“应该是进步大的那位!”我说:“这就对了,比如有个人和你同学三年,你对他也很了解,但你和所有的同学都知道他考不上,可是你和大家还是会很关心他最后会考多少分,假设他现在的水平是400分左右,如果考出了450分的超级水平,大家岂不是很惊讶,而对他另眼相看呢?”他点了点头说是,我继续讲道:“那好,那个人就是你,如果你现在放弃努力,结果只会考得更差。对于你中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你难道希望大家都带着对你特差的印象与你告别中学吗?”他想了想:“不希望!”我又讲道:“你是这样想别人,别人也会这样想你!所以,所有的人包括家长、朋友等关心你的人也这样想你。”“给你的同学们留下一个男子汉的形象吧,一个男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应该自己趴下啊!”谈到这里,多说无用,我说:“你自己考虑着办吧!”完后我出了房间,与他家长聊了起来,告别的时候,家长叫孩子出来送我时,看见这个小伙子,正趴在桌上学习。高考后,又见到这位母亲时,她告诉我:“我儿子的高考成绩要比原先预计水平高出30多分。”坦率地讲,我并不以为这次谈话一定帮那个学生提高了那么多的分,但我很满意的是至少他在最后的阶段没有放弃努力。

  考试也是对人格的测验。对于那些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讲,一次学业的考试不能说明什么,只要你有正确积极的态度,而你将会赢得人生考试的最大胜利。所以从你的每一个考试做起,你会发现你原来是那么出色!

  必读参考内容

  考试:是学习的一个环节。虽然通常考试的结果会给你带来赞扬或批评,在公布考试成绩的时候你的心跳往往要加快,但你要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考试的特点:对于平时把作业当做考试的人来说,考试对于你来说就是在做很简单的作业。对于平时把作业当做玩的同学来说,考试对于你来说就可能是折磨。

  考试的内容:考的是你没学会的地方,会的地方对于你来说是练习。

  考试的捷径:要想考个好成绩,在学习中尤其在复习的时候,就得把不会的地方搞明白。

  考试的公平:我易,人也易,而我不大意。我难,人亦难,我不会畏难。

  考试的技巧:(1)仔细浏览试卷估计难度和时间;(2)仔细审题勿遗漏隐蔽条件;(3)遇难不‘啃’,顾全大局;(4)题型交叉,放松大脑;(5)答题规范,字迹清晰;(6)卷面整洁,检查遗漏。

  复习的捷径:如果平常学的好,考前复习就会轻松很多。

  复习的目的:就是把你掌握的内容,通过复习更熟练;没有掌握的部分,通过复习要弄明白。

  学习的捷径

  1平时就要把知识点搞懂,遇到错误一定要反复消化和练习,遇到问题和难点一定要解决,所以要善于提问、讨论和思考,不达目的不罢休,直到弄懂为止。

  2“人的一切智慧根源在于记忆”,要把握好掌握记忆的目标和任务,并善于总结归纳知识要点,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

  3要建立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 本节要点

  1考试和作业一样,只是没有参考书罢了。

  2考试是学习的一个环节。

  3考试和任何一件事一样,要做就要做好!

  4平时作业像考试一样紧张,考时像平时作业一样轻松。

  ◆ 家长作业

  1请您把当前考试的期望值放低点;

  2对孩子作业的节奏应该严格要求,树立紧迫的学习作风。

  ◆ 附:再论考试——关于理想的考试模式

  在现阶段下,教育界出现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而素质教育是吃力不讨好。无论哪一方面,大家对应试教育的不利及负面作用虽然都是认可的,对素质教育的意义也是肯定的,但是大多数人没有而且从根本上也不知道如何真正地开展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下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全面发展的素养而提出的。所以第二课堂似乎也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3+X也跑出来了。

  第二课堂的事情就不用多费口舌了,中国人搞面子工程向来有办法,今天说要搞个乐队,明天人就齐了,就这么厉害。

  我认为“3+X”是不可取的,对于很多本该掌握的最基本常识反而采取了如此功利的态度,何来全面科学素养的培养?而且考核还是用应试教育的那套办法来操作,学生最后应有水平反而有所下降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学生的综合素养没有提高,掌握的文化内容少了,素质教育反倒成罪魁了。

  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提出没有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

  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矛盾的焦点,我们发现,无论什么样式的教育都离不开一件事,就是考试!所以如何真正解决了考试的问题,实际也就是解决了开展素质教育面临的尴尬和困难。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考试!

  考试是为什么?

  为了测查学生的学习水平!

  那么什么是学生的学习水平?

  通常讲,就是对本学期的教学大纲里的内容的掌握程度!

  那么什么是掌握程度?

  通常来讲,就是学习过的内容,从广度、深度方面的掌握。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是思维水平!也即学生的学习品质综合表现!

  我们的考试最大的弊病是什么?

  我们的考试是以学习内容为标准的,而不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真正理解。为了应对考试,我们的学生更多满足如何做出一道题目,而对其内涵考虑得甚少。所以这样的考试可能是有难度的,但很难考出思想的深度。所以我们的考试有两大特点。一多一少,多是指考试内容超纲的多,少是指人文思想和创新意识考得少。

  爱因斯坦到了美国时,有个自以为是的记者问:您知道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爱因斯坦说:对不起,我得查查才能告你。那位记者嘲讽地说道:您这么知名的科学家难道连声音的速度都不知道吗?爱因斯坦说道:是的,我对声音的速度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速度!

  这种情况的危害是什么?

  让教师疲于奔命,让学生忙于应付!盲目提高教学难度也没有解决学生为学而学的被动局面!

  那么什么才能证明学生的学习水平?

  知其然!

  怎么保证这点?

  就两个办法!一是不仅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为了更好地知其然,所以更要明确地知其所以然!二是举一后能反三!为了更好地知其然,所以要举一反三。

  有一位美国的专家年先生曾出过这样一道题:在一栋150层的摩天大厦前面,老师把30只卡西欧GShock计时手表分派给全班30个学生,看谁能在一个小时之内测量出摩天大厦的高度是多少。条件是只可以用老师给的手表,不可以用绳子、尺子之类的测量仪器,也不可以离开现场。据年先生自己说,他曾经对一个班的初中美国学生说这个问题,在五分钟之内,学生们就提出了上百个解决的办法。而当时在场的中国教师和学生到最后也没想出10种方法。

  我们的教师怎么对待教学?

  我深信一个观点,好的教师从来不会因为什么样的教育体制理论等束缚!因为好的教师不把前面这两点贯彻给学生就很难受。而且这样的做法看起来累点麻烦点,但实际上效率极高。而一般的教师只不过是教材的复读机,只关心学生掌握了就行,才不管以后的事情呢!当然,这样的办法简单易行,对那些勤思善辩的学生来说,有没有这样的教师其实无所谓!所以这样的班级里也会有好学生,功劳多少也能算到这样的老师头上,所以这样的老师也很好当!只是大多数的学生被这样的老师害苦了,早上补课,晚上还补课,教得口角吐沫倒也十分辛苦,可学生不仅学得索然无味,而且学过即忘!这种老师的最大特点就是属于当你从这个学校毕业了五年后,就想不起他的名字的那种,您现在掰指头算算,你倒了多少次霉?不过,最差的老师您也还会记得,那是你遇上他是倒了大霉了。

  那么考试考什么呢?

  第一,不仅考你是不是知道了,还要考为什么是这样?比如不仅考牛顿定律的具体定义,还要牛顿定律的发现背景、思想方法、实际意义等!第二,不仅考你用一种方法做,还要考你是否会用更多的方法来做。比如一道题目得分方式是这样的,一共有三种方法可以演算,共30分,做出来一种得10分,全做出来了,才能得满分。想想看,这样的学生怎么能不是融会贯通、机智过人?

  所以新的时期里,我们应该采取新的模式来规划考试的形式,语文考试现在初具雏形,别的学科更应该如此!

  这样考的好处是什么?

  如果能把“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和“举一反三”这两点作为教学纲要的话,教学风气一下就变了。教师知道该怎么教了,那些混混教师、笨教师自然就会下岗了。学生也知道该学什么了!这样考出来的学生谁不满意和喜欢?

  所以我们的考试应该以科学结论为主的知识考题向以科学过程为主的探究考题转化,不仅考知识掌握程度,更要考知识运用能力。使我们的考试在符合满足选拔人才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刺激鼓励我们的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的共同发展。

  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体制都离不开考试,所以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考试制度,自然会有合理的教育教学跟进!不怕没有干过,怕的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孤立地提出素质教育的理论概念是造成教育界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中国,理论往往是用来解释行动的,而不是用来指导行动的。就好比依法纳税的问题一样,难道老外就喜欢交税吗?不尽然啊!因为他们深知一个道理,只要被逮住了就破产了。所以,一个概念、一个思想、一个理论是否能行得通?取决于是否有合理可行的措施来保证!光说素质教育有什么用?

  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手段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所以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法是考试思想和制度的变化和革命!所以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去宣传什么素质教育,只要把考试的方法改变了,素质教育自然搞起来了!7 计 划 ——自己与自己的契约一个好计划,就是今天竭尽全力地去执行,

  胜过一个完美的计划明天执行。

  ——巴顿将军

  “插柳”新说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而后成。”意思就是说:有了预先的安排和设计要做的事情才能确立,没有计划的工作就做不好,谋划好了就可以办成。这个意思想必大家都明白,不过有一点许多人可能不大注意,那就是虽有了计划,其结果可能是成,也可能是不成,即“有心栽花花不活”;但没有计划,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好事的。就好比那句俗语: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至于“无心插柳柳成荫”既不容易得到,得到也未必是你心中所想要的。

  其实不管有心还是无心,插柳即能成活。孤柳岂能成荫,若柳能成荫,那一定也是因为心中有柳啊!既然柳在心中,那荫之所成倒也没什么意外。可偏偏有人非要把“无心插柳柳成荫”也算是一份收获,为那片柳荫做一番事后诸葛的解释与炫耀,那么也充其量不过是“守株待兔”式的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臆语。

  可叹虽“有心栽花”,而“花不活”!追其咎因,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栽花的节气和选地有何不妥?不知为何?众人对此成因多是无心也无意考究,偶有抱憾,便又是一番“成事在天”的陈词来推诿搪塞。

  ……

  本 章 总 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相信您应该对如何学习理解更深入了,也更准确了。我们曾经以此为教案,对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学生进行学习认识和方法培训,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有高达91%的学生学习成绩发生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您和您的孩子按照本章的要求做到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不过,认识也提高了,方法也知道了,那么怎么做才能让方法更好地实现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