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交粳稻8优161 高产栽培抓七点

 LM0318 2012-03-17
杂交粳稻8优161 高产栽培抓七点
    
    >
    
    --------------------------------------------------------------------------------
    
    8优161是由上海农科院作物所用秀水04不育系作母本,R161作父本,经杂交配组育成的中熟偏迟杂交粳稻良种。从近年来苏州市大面积示范推广的表现来看,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省工、省肥等综合优势。根据该品种特性,在生产中要获得亩产650公斤以上的产量,必须坚持培育壮秧,合理群体起点,控制中期群体,提高成穗率,走穗粒兼顾的路子;在确保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在栽培上要掌握以下几点:
    一、精选种子,药剂处理 8优161是杂交稻种,必须选用经种子部门检验,符合国家标准的良种。播种前要进行选种、晒种和药剂浸种。药剂浸种方法:用15%施宝克1支(2毫升)加10%浸种灵1支(2毫升)对水8公斤,在充分搅匀后,浸稻种5~6公斤。要浸足60小时。
    二、适时早播,培育壮秧 8优161生育期长,成熟偏晚,必须早播早栽。一般在5月10日左右播种,确保在9月10日前齐穗,10月底成熟收割。培育多蘖壮秧是夺取杂交粳稻8优161高产的基础。多蘖壮秧标准:水育秧秧龄达35天以上,叶龄6叶左右,单株带蘖3个以上;旱育秧秧龄25~30天,叶龄5叶左右,单株带蘖1.5个以上。培育带蘖壮秧的主要措施:(1)稀播。水育秧秧大田比以1∶10为宜,每亩秧田播种量10~12.5公斤;旱育秧秧大田比以1∶20为宜,每亩秧田播种量22.5公斤左右。(2)足肥。每亩秧田施用不少于1万公斤有机肥,且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肥搭配使用。旱育秧用旱秧宝进行秧田培肥。(3)足水。水育秧三叶期以后要保持水层,防止漏水脱水,旱育秧按旱育要求进行水浆管理。(4)化控。即在秧苗一叶一心期,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100克或矮苗壮8~10包加水50公斤均匀喷施,促进秧苗分蘖。
    三、宽行条栽,合理群体起点 8优161具有分蘖性中等偏弱、茎秆粗壮和发挥其植株高大的特性。为了有效利用光能和健壮个体的优势,移栽时必须实行宽行条栽,合理配置株行距,栽足适宜基本苗。大面积生产移栽行距为26厘米、株距13厘米,每亩密度为1.8万穴左右,每穴单本栽插带2个3叶以上大分蘖的秧苗,无分蘖或带小分蘖的秧苗以双株栽植为宜,每亩基本苗6万左右。
    四、控制施肥总量,降氮增磷钾 8优161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和发达的根系,吸肥吸水能力强。该品种一生每亩纯氮施用量不能超过15公斤,此外要害加大磷钾肥的投入量,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的亩用量要分别达到6公斤和7公斤,氮磷钾比例以1∶0.4∶0.5为宜。具体施用方法:基肥每亩施45%复合肥50公斤;促蘖肥每亩施尿素12.5公斤;保蘖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7月20日左右每亩施氯化钾7.5公斤;破口期结合防治穗期病虫害,每亩用活力素2包对水后进行叶面喷施。需特别注意的是,8优161严禁施用穗肥。否则会造成成熟推迟,青谷秕粒增加,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最后导致产量下降。
    五、适时适度搁田,控制中期群体 根据8优161分蘖中等偏弱的生育特性,在搁田技术上应掌握适时适度。要求做到薄水移栽,深水活棵,分蘖期保持薄水层,在达到穗数苗时进行搁田,并坚持轻搁田,多次搁田,防止苗数大起大落。每亩高峰苗控制在22万~24万,争取每亩成穗数18万左右,成穗率80%以上。后期以保持田间湿润为主,确保秆青籽黄,活熟到老。
    六、全面应用生化制剂,促使植株健壮生长 除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多效唑外,在分蘖末期、拔节初期全面喷施多效唑,控制植株高度,缩短1、2、3节间的长度,增加茎粗,提高植株的抗倒能力。使用生化制剂时要掌握适宜浓度,适时喷施。一般在7月15~20日,每亩用15%多效唑50~80克加水50公斤均匀喷施,不能漏喷和重复喷。穗期使用活力素、强力增产素和CAU等生化制剂,对提高杂交粳稻的结实率和解决杂交粳稻的包颈效果十分显著。一般每亩用5% CAU 10毫升对水20公斤,于9月初结合防病治虫或单独用弥雾机喷雾。
    七、抓好病虫草害的防治 除采用药剂浸种处理的方法防治秧田条纹叶枯病外,还要注意及时防治秧田灰飞虱。在孕穗期和抽穗期要及时用药,重点防治稻曲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