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女哪些部位易发生骨折

  2012-03-19

骨质疏松的特点是在衰老过程中,骨质丧失,而骨化学成分无改变,约50%和5%之比。骨小梁丧失更显著,而且发生更早。老年人几乎不可避免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骨矿物质的丧失,女性较男性见,并较男性早10~15年发生,男性一般在70岁不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而女性在卵巢功能衰退后,即见骨质逐渐减少,尤以体型瘦长或吸烟妇女为剧,早期作过卵巢切除术或性腺发育不全病例则更为严重。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如能仔细询问病史,病人常主诉腰背和四肢慢性疼痛,骨质丧失本身无明显症状,但骨质丧失使骨矿质减少,骨孔增多和脆性增加,导致骨骼强度下降,骨骼不能支持正常或轻微增加的压力,极易发生骨折。椎体为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其他如肱骨、骰骨上端、桡骨下端与肋骨都易发生骨折。

(1)脊柱压缩骨折:为绝经后妇女最常见的骨折,60岁以上白种人发生率为25%。

(2)桡骨下端骨折:更年期妇女此种骨折增加10倍,而男性无此种增加倾向。

(3)股骨颈骨折:绝经后妇女,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股骨颈骨折后对病人生命有很大威胁,15%~20%病人在3个月内死于骨折或其合并症,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在6个月内死亡,生存者皆严重残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