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一苇的书柜 2012-03-20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转载)

                                            于永正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何尝不是这样想!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我有时也这样),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苏教版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它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小学生只有读出声音(包括听别人读),自己听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往往难以理解课文。其实成年人读出声音来,或边看边听别人朗读,对书面的文字的理解也远比默读理解得好,因为朗读是活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记得台湾的一位教授也这样说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引自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是写母亲辛劳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因为这段话中的是生字,所以我先教字。当学生知道了在这儿作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兴趣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苏教版语文每课的生字都是请书法家书写、并用红色印的),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字的右边的第一笔,起笔高了;字里边的写长了,而又写短了,且没有。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字右边的第一笔——“,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学生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徐州市老特级教师李梦钤先生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如果运用的恰到好处,自然会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现在,该用我也照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