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强建议重推国债期货 证监会酝酿待出炉

 昵称4735378 2012-03-26

记者 黄利明 实习记者 郭佳 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微博)召开提案发布会,披露提案建议重新推出国债期货。此前,国债期货暂停交易已经17年,贺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监管水平逐步提高,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因此重新推出国债期货交易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而证监会方面则在今日公开表示,经过长期的精心准备,国债期货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实施。

我国在1992年曾经推出国债期货交易。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不充分,监管缺乏经验,造成了国债期货市场过度投机,爆发了国债期货的“327”事件。于是,在1995年5月17日,管理层决定暂时停止国债期货交易。

国债期货属于重要的金融创新品种,在国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国际清算银行美国期货业协会统计,2010年利率期货占全球金融期货成交额的90%,而其中的国债期货占利率期货成交规模的42%。目前,全球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期货交易所推出了国债期货。全球前十五大经济体,以及“金砖国家”中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都纷纷推出了国债期货,但是,中国目前却还没有推出国债期货。

对于重新推出国债期货的成熟条件在哪,贺强表示,一是截止2011年底,国债年度发行量已由2000年的0.3万亿元上升到1.4万亿元,可流通国债高达6.4万亿元,可以为国债期货提供充足的交割数量,可以增强国债期货市场的抗操纵性。第二,我国国债一级发行利率完全由市场投标决定,二级国债交易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通过充分竞争形成利率,利率能较快地反映市场信息,便于形成国债期货的合理定价。第三,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利率波动日益频繁和剧烈,而利率每上升1%,国债市值约下降3000亿元。为规避利率风险,金融机构对国债期货具有迫切需求。第四,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整体运行平稳,没有出现暴涨暴跌和严重过度投机现象,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操纵市场的违法行为。股指期货的有效监管对推出国债期货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现行的证券及期货法律法规体系为国债期货的成功推出提供了重要保障。

贺强认为,重推国债期货有利于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国债期货交易可以活跃国债流通市场,促进债券发行,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使企业融资模式更加合理,进一步优化了社会的资源配置。其次,国债期货的推出,可以进一步扩大利率市场化的范围,形成整个金融市场 的基准利率,构建完整的利率体系,便于发挥利率杠杆的经济调节作用。三是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国债期货套期保值的功能,满足自身规避风险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水平。四是重推国债期货交易,有利于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促使国债发行价格进一步合理化。

贺强特别提到了国际市场推行国债期货的情况,在欧债危机中,由于希腊、西班牙等国家没有国债期货市场,国债市场单一,运行缺乏弹性,导致安全性不高,同时,国债风险难以分散和转移,致使债务危机加重。相反,由于德国有国债期货市场,促进了国债的发行。今年1月上旬,德国国债在拍卖时,需求强劲,大约70亿欧元资金竞购39亿欧元的国债,开创了-0.01%利率发行国债的历史。德国通过国债期货交易,不仅促进了国债的低成本发行,而且利用市场转移和分散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债务风险。因此,他认为重推国债期货有利于促进国债发行,缓解财政支出困难,也有利于转移、分散国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延缓债务危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