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冬天的虎丘 2012-03-28

5-16

一早抵达位于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ASHEVILLE的比尔特摩大宅BILTMORE HOUSE,一位早年富可敌国的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的私人宅邸。此大宅极具欧洲皇宫的范儿,规模也与一般欧洲小国的皇宫不相上下。有人计算过,加上大宅周边私家的山林、牧场、花园、酒庄、葡萄园,整个庄园最初占地大约有四百多平方公里。站在庄园中间,随便朝那个方向走上二十里,都还是自己家的地盘。后来由于开销过大,庄园主人被迫将一部分土地卖给了州政府。这宅子的主楼于1889年动工开建,足足盖了六年的时间,189512月圣诞节的平安夜正式开门揖客。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庄园主宅全景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庄园里的红衣警卫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主宅近景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主宅内的冬日花园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主人的宴会厅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宴会厅里的圣诞树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男主人的卧室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女主人的卧室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主人的书房或曰图书馆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佣人的餐厅也如此豪华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室内游泳池

 

对于参观美国早年富翁的豪宅,俺一向情有独钟。四年前参观过北加州报业大王赫斯特的古堡和位于纽约哈德逊河谷罗斯福故居旁的铁路大王豪宅(也是这范德比尔特家族的);两年前又去看了洛杉矶的汉廷顿图书馆。这几处都是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前期美国亿万富豪的私人宅邸。每次参观过后,都自觉感受颇丰,对财富的认知理解立马都能蹦上去几个台阶。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财富,积累时靠运气和智慧,使用时更是需要大智慧。个人消费终是有限,夜宿七尺,日食三餐;甘脆肥浓,腐肠之药;皓齿娥眉,伐性之斧,个人享受多了,就难逃短命夭折。只要把自己的财富用对了地方,自己开心高兴、健康长寿不说,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会有莫大的推动促进作用,几百年后的人们都还念您的好。有些感受在前面的博文中已有记述。

俺自信不是一个嫌贫爱富之人,去参观富豪宅邸,既有普通穷人对富豪们羡慕嫉妒恨的偏狭心态,妄图去窥视一番有钱人曾经拥有过的纸醉金迷生活;也不乏另一番粪土财富、浮云权贵的淡定冷眼。通过观赏这些一度攀爬到财富顶峰的人们遗留给后人的建筑和文物,去领略他们生前所具有的智慧学识、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七十年代流行语之所谓“学先进、找差距”、“比、学、赶、帮、超”,如今咱和富豪们比一比、学一学尚可;“赶、超”已来不及、不赶趟了;更不指望谁还能帮上咱。已然潦倒半生的俺老人家,早已习惯布衣素食,甘守清贫,身无长物,不再奢望能招致幸运女神的半点青睐惠顾。但是跟人家富豪们在不同年龄段上对比一番,咱也能整明白,俺到底比他们这帮发了的小子们差在哪儿了,从多大岁数上起,咱的人生轨迹就开始从富豪的发展道路上偏离出去了。虽然人生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但中间那段是否有财富相陪还是略有不同滴。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大宅门口的狮子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那红衣警卫给俺照的像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美国林业协会给颁布的《林业科学诞生地》铭牌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主楼前的草坪景观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在主楼顶远眺的周边山林景观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周边山林景观就是这哥们给设计规划的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还是在楼顶远眺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花园里的喷射雕塑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庄园里的园林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庄园里的花园之一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花园的不同角落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暖房花园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暖房里的花草

先看看这豪宅主人,乔治-范德比尔特,据说是美国富豪世家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家族的第三代传人。第一代的开山老祖,乔治的爷爷是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1794-1877),这哥们儿纯粹是白手起家,他祖上是从荷兰跑到美国来的农民,他十六岁时不甘心在家里的农场务农,跟老娘借了一百块钱在纽约搞摆渡,赶上了那个时代的经济大发展,一不留神就发了,船越买越多,麾下迅速发展到了一百多条船,成了航运大王。随后他又赶上了铁路运输的发明和应用,独具慧眼的康内留斯触类旁通,把水上航运的经验用在了陆地上,又从航运大王华丽转身,变成了铁路大王,水陆通吃。特别是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的经济大发展时期,美国政府那会儿还没学会征收个所得税呢,他家趁机就把财发大发了。他儿子威廉亨瑞-范德比尔特也非善茬儿,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发财儿能干;老子经商长袖善舞,儿子赚钱多财善贾。在儿子领导下,他家从航运、铁路又向金融领域发展。儿子当政后的八年之内,就把老爹留下的上亿美元给翻了一翻。专家计算过,十九世纪的两亿美元接近那时美国GDP的百分之二,按当年购买力拿到今天来算,相当于两千亿美元。把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俩人的钱堆一块儿,还不及老范家的一半儿。主持盖这座大宅的是孙子乔治,1887年来此地游玩,他看上这里的风水。之后找了两个全美国最顶级的设计师,其中一个是曾经设计过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的,管盖房子;另一个是规划过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师,管园林规划。一千多工匠们干了六年,才把这皇宫式的宅子盖好,包括周边配套的花园、山林和葡萄酒庄园。据说至今,这里仍然保持着雄踞全美国最大私人住宅榜首的记录。整个庄园如今还属于乔治-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后人所拥有,由乔治的独生女儿的孙子和孙女负责经营打理,但是已经拿来被当作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参观了。老范家的后人们玩铁路、练航运已经没戏,靠着这份祖宗遗产,便改吃旅游饭了。一张门票好几十美刀,来参观的人照样络绎不绝。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游客前来,谁都想知道富豪当年是怎样炼成的,炼成了之后会过上啥样的好日子。吃不着猪肉的过来看看猪跑,不也能乐呵一下嘛。驾游美国两万里(28)
最早的祖孙三代范德比尔特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后面两个是当今主事儿的第七代
驾游美国两万里(28)
序列排下来的七代人

豪宅大楼里有两百多个房间,里面摆的净是些范德比尔特家族几代人先后收集来的珍贵文物,包括古典的家具、十七、八世纪大师们的绘画、各类金银玉瓷的器皿,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珍奇艺术品,直让游客们看得眼花缭乱。藏书几万册的图书馆,说明这历代主人们也是从小饱读诗书。放在图书馆里的一套国际象棋桌,是早年拿破仑的遗物,后被主人买来收藏了。豪宅内还有游泳池、健身房、台球室、冬日花园、织锦画陈列室、保龄球场、猎枪库、吸烟室,还有中央供暖、冷藏室、电灯电气、热水供应等。有些东西现在看起来虽然不起眼,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可是搁一百多年前,那是咱大清皇上和老佛爷都享受不到的待遇呀。这老范家人不愧是奸商之后,个顶个都狡猾大大地。您虽然掏兜解囊抖落裤衩地拿出几十美刀买了参观门票,但这大宅内的豪华装修、名人字画、珠宝玉器、文物古董唔的却绝对禁止您拍片照相!大楼外头的花园草坪啥的您随便照,兹要一进楼,就努屁克车了(NO PICTURE=禁止拍照)。一来防贼惦记,怕你们是前来探路踩点的;二来人家生财有道,您甭想把这楼内的豪华景致拿回去和家人朋友们分享,他们想看就得亲自前来掏银子买票!够黑的吧?除了门票之外,庄园里的一个大酒庄也不善,也是一把搂钱的金耙子。自己庄园里种的葡萄用来酿造葡萄酒,然后储存起来卖给前来参观的游客。各个品种、不同年份的葡萄酒您可以免费品尝。买的人还真不少,据说在葡萄酒厂家的圈子里,他们家的酒还算小有名气的呢。没辙,遗传了高财商的主儿,干嘛嘛灵。

迄今为止,仅依据俺这些年参观过的这几座宅子,俺就给十九世纪的美国富豪们总结出来这么两大特点:一是他们普遍文化水准较高,除了自己从小饱览群书之外,对收藏艺术品包括各类书籍、绘画、雕塑、文物古董等都相当的重视,他们很大一部分财富都用来收藏这类东西,还有一大部分用于对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大量捐赠。庄园给的资料上介绍,1900年时一位纽约的记者就曾吹捧过,第三代的乔治-范德比尔特是全美国最爱读书的人。记得好像讲解员也说过,附近的州立大学也是他们家捐的。第二就是他们对住宅周边大环境,包括附近的山川河流,相当重视,并且肯花大钱、下大力地去规划和保护。一百多年前美国就已经有“景观规划师”的行当了,在盖豪宅的时候,视野之内的山林也被视作房屋总体景观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被并纳入规划设计和日后的保养维护。这乔治-范德比尔特后来还专门在附近办了一所林业学校,用以培养林业技术人员。他是美国第一个把林业科学应用于自家庄园的森林养护的,所以他家还被全美林业协会誉为“林业科学的诞生地”。没有很高水平的艺术审美观和丰富的科学知识背景,是想不到、做不出山林规划这类事情的。按他当年的知识水平推论,毁林开荒、伐木炼铁这类的蠢事,打死他,他也干不出来。相形之下,新崛起的中国富豪们真不让俺省心,就他们的文化根底知识水平现状来看,莫说让他们近追眼吧前的比、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就是让他们远赶一百多年前的范、洛(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也都是力不从心呵。向文化科学领域捐钱舍财的如今还是凤毛麟角,你就看坐落在国内各个大学校园里以个人命名的这个楼、那个楼,绝大多数都是英国佬教育出来的香港富豪们捐赠的,鲜见咱们土生土长的煤老板、IT精英和股市圈钱专家们的身影,可他们中间肯花大价钱修坟造墓的却大有人在!满悲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