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幸福之无私奉献更快乐(一)

 xjjk雅儒 2012-03-28

xjjk雅儒

解读幸福之无私奉献更快乐(一)

类别:感悟生活 作者:那丹飞霞 [个人散文集] 日期:2012-3-28 18:45:58 
编者按:文章阐述鲜明,脉络清晰。“要想自己得到幸福,要摒弃索取和贪图享受,多做一些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事,才能悟出幸福的真谛。”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文章富有教育启迪意义。推荐共赏,祝创作愉快。
  人类是充满智慧的高级动物,有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劳动创造了文明,文明推动了社会发展,发展使我们这个星球愈来愈繁荣和复杂。一个人从降生到死亡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也享受了生活的快乐。
  在有限的生命中,能有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就叫幸福。所谓幸福,其实就是一个人是否有开心的事,一种心情而已。
  幸福,是一个大众话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谁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利,更重要的是要有创造幸福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就是奉献,快乐来自奉献。幸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可能把他量化或格式化。幸福的真正含义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快乐的生活。
  快乐来自奉献,这是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一个劳动者,他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社会价值,被授予劳动模范。这是组织上对他的人品和劳动成果一种肯定和褒奖。他感到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劳动最光荣。
  一位警界排爆专家,在一生中到底排除了多少个爆炸物,连自己都说不清楚。他面对记者的提问,很坦然。他说:“每当我排除一个不明爆炸物,群众就减少一分危险。这个时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这位警官用生命铸造幸福,可敬可佩。
  一位身处闺房的女儿,毅然决然地捐了一个肾给母亲,母亲得救了,她开心的笑了。面对采访镜头,她激动地说:“母亲给了我生命,我能够救母亲,是我最大的幸福。”她并没有因为自己失去一个肾而感到惋惜,她用爱绘出人间彩虹。
  一位署名“莫文隋”的爱心人士,用自己微博的收入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持之以恒,不计名利,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但她却默默无闻的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无私地奉献着爱。她的内心一定是幸福的,善举的快乐。
  一位汉族姑娘得知一位维吾尔族小伙子生命垂危,急需换肾,毅然决然地到医院去做配型,匹配成功。但受到伦理委员会的拒绝,因为活体捐献受到直系亲属的制约。她通过各方努力和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最终还是如愿以偿,小伙子得救了,是爱心的奉献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她一不为名,二不为钱,手术痊愈后去考旅游证,开始了新的生活。她面对媒体时,笑的是那样开心,幸福荡漾在她的脸上。这位姑娘为素不相识的人捐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活体,感天动地,催人泪下,折射出伟大的人性光辉,值得人们赞扬和尊敬。
  雷锋是家喻户晓的好人好事的典范,他的最大幸福就是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行车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扶老爱幼,急群众所及;他热爱劳动,经常义务出工;他生活简朴厉行节约,却把有限的津贴费寄给灾区;他关爱他人,处处替别人着想。他在暂短的人生中领悟了什么叫幸福,那就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快乐带给大家。雷锋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千千万万个雷锋在成长。雷锋献精神永放光芒。
  快乐来自奉献,无私地奉献是幸福的源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物质上的享受是必须的,但不能忽视精神上的享受。一旦思想上出了偏差,贪图吃喝玩乐,无所事事,即使物质上再丰富,精神上也是空虚的。
  幸福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也是用真善美体验出来的。幸福也有别人给与的,但那不是真正的幸福,瞬间即逝。要想自己得到幸福,要摒弃索取和贪图享受,多做一些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事,才能悟出幸福的真谛。
  无私奉献抒情怀,缕缕清香心底来。玫瑰予人香万里,修来正果万花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