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国美学“生活论转向”

 聽雨軒sjh 2012-03-28

当代中国美学“生活论转向”

陈思勤

  当代国际美学的前沿是“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美学”本身具有包容性,当代环境美学在整体上也出现了回归生活的趋势,从“艺术超越生活”到“审美回归生活”呈现了当代美学的新走势。

  2005年,由安德鲁?莱特与乔纳森?史密斯共同主编的《日常生活美学》,收集了当代国际美学家们关于生活美学的讨论;同年,刘悦笛出版了以中西美学“视界融合”为视角的《生活美学》。2007年,日裔美籍学者齐藤百合子出版了将环境美学与日本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日常美学》。正如国际上最重要的美学杂志《美学与艺术批评》主编苏珊?费金所言:“今天,美学与艺术领域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就是美学与生活的重新结合。在我看来,这个发展趋势似乎更接近于东方传统,因为中国文化里面人们的审美趣味是与人生理解、日常生活结合一体的。”这一认识,逐渐被中国美学界接受并形成共识。

  “生活美学”在中国全面兴起的标志有两个:一是在北京召开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上开设了“传统与当代:生活美学复兴”与“日常生活美学”两个专题会场,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会场内外都充满了思想的交锋;另一个则是国内杂志纷纷推出“生活美学”专题,其中《文艺争鸣》2010年度“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范式的生活论转向”系列专辑,分别关注了当代美学原理、当代西方美学、中国古典与近代美学、文化研究与生态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2010年中国学者的“生活美学”研究成果颇丰。有学者认为,“生活美学”要走出康德美学,超越“审美化”观念,尤其要解构两种西方基本美学观念——“审美非功利”与“艺术自律”。走向“新实用主义”也是西方“生活美学”的新进展。杜威美学中“回到经验”的方式得到了普遍欢迎,从“活的生物”开始,试图恢复有机体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性,在艺术上即要恢复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连续性,从而提出了以经验为核心的美学思想。阿诺德?伯林特通过对于杜威美学思想的阐发,提出“审美介入”的观点,强调欣赏性经验的总体特征。理查德?舒斯特曼试图取消高级艺术与低级艺术的差别,积极为通俗艺术辩护,强调学术研究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连续性,积极倡导一套生活艺术的观念。

  中国美学的“生活论转向”,展现了从古典到现当代不同的美学形态。有学者认为“生活美学”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根本生成范式”,“儒家生活美学”、“道家生活美学”与“禅宗生活美学”构成了中国美学的“三原色”。还有学者辨析了中国的三种生活美学传统,即基于前宗法社会作为人们追忆和利用传统生活与文化的美学、基于百年现代中国民众革命斗争的革命生活美学、基于生产和消费的“经验的生活”的美学。这三种生活美学传统都力图贴近现实,共存叠合于当今时代。

  生活美学是深深植根于本土传统的一种美学形态,它所带来的“生活论转向”,恰恰是当代中国美学20世纪80年代经过“实践论转向”、90年代经历“生存论转向”之后的又一次重要转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