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解

 聽雨軒sjh 2012-03-28

“妙”解

——明清小说评点范畴例释

陈心浩 李金善
内容提要 “妙”最早是由老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的。汉代以后,它才开始演变成一个审美范畴上的评语。魏晋之后,“妙”这一范畴在各种艺术领域里广泛使用。明清小说评点家们经常使用“妙”这一范畴来点评小说的人物形象、叙事技巧和小说语言。由于各自个性和学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所面对的对象不同,明清小说评点家们在运用这个范畴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侧重,有所取舍。
关键词 明清小说评点; 妙;哲学范畴; 审美范畴

一、中国古代“妙”字范畴的特指及审美作用

“妙”这一范畴,最早是由老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的。《老子》第一章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有又玄,众妙之门。”[1](P3)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即是“道”,“道”从一方面说是“无”,从另一方面说又是“有”。从作为“天地之始”来说,“道”是无,就是无名、无极、无形,也就是无规定性、无限性,不能直接为感官所感受。从作为“万物之母”来说,“道”转化为“有”,也就是有了规定性、差别和界限。老子认为,把握“道”的“无”的一面,是为了观照“道”的“妙”的属性;把握“道”的“有”的一面,是为了观照“道”的“徼”的属性。所以,“妙”是体现“道”的无规定性、无限性的一面,而“徼”则是体现“道”的有规定性和有界限的一面。“妙”和“徼”都属于“道”。“道”又叫做“玄”,所以说“妙”和“徼”“同谓之玄”。但是,“玄”终究更偏重于说明“道”的无限性,与“妙”这种属性更为接近,所以又说:“玄之有又玄,众妙之门。”“道”的特点是“自然”,“道法自然”,所以“妙”又出于“自然”。

在老子之后,《易传》和《庄子》等书中也用了这个“妙”字,不过仍多偏重于哲学的意味,并同老子一样,强调“妙”是出于“自然”,“不可以形诘”,“不可寻求”。

到了汉代,“妙”已成为古人常用的审美评语,成为一个美学范畴。比如,杨兴称贾捐之“言语妙天下”(《汉书·贾捐之传》),班固称屈原为“妙才”(《离骚序》)

魏晋之后,“妙”字用得更加广泛,简直是众“妙”层出不穷。对此,朱自清有一个极好的概括:“魏晋以来,老庄之学大盛,特别是庄学;士大夫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欣赏与批评也在长足的发展。清谈家也就是雅人,要求的正是那‘妙’。后。来又加上佛教哲学,更强调了那‘虚无’的风气。于是乎众妙层出不穷。在艺术方面,有所谓的‘妙篇’,‘妙诗’,‘妙句’,‘妙楷’,‘妙音’,‘妙舞’,‘妙味’,以及‘笔妙’,‘刀妙’等。在自然方面,有所谓‘妙风’,‘妙云’,‘妙花’,‘妙色’,‘妙香’等,又有‘庄严妙土’指佛寺所在;至于孙绰《游天台山赋》里说到‘运自然之妙有’更将万有总归一‘妙’。在人体方面,也有所谓‘妙容’,‘妙相’,‘妙耳’,‘妙趾’等;至于‘妙舌’指的会说话,‘妙手空空儿’(唐裴鉶《聂隐娘传》)和‘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诗)的‘妙手’,都指的手艺,虽然一个是武的,一个是文的。还有‘妙年’,‘妙士’,‘妙客’,‘妙人’,‘妙选’,都指人,‘妙兴’,‘妙绪’,‘妙语解颐’,也指人。‘妙理’,‘妙义’,‘妙旨’,‘妙用’,指哲学,‘妙境’指哲学,又指自然和艺术;哲学得有‘妙解’,‘妙觉’,‘妙悟’;自然与艺术得有‘妙赏’;这种种又靠着‘妙心’。”[2](P131)“妙”就这样广泛地渗透到一切领域之中。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用于审美领域,“妙”主要是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而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的。

魏晋以后的历代书论、画论、诗论中,我们都可以经常遇到“妙”这个范畴。例如,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世说新语·巧艺》)谢赫说:“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古画品录》)苏轼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答谢民师书》)姜夔说:“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白石道人诗说》)严羽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辨》)这些话都是强调不能只执著于有限的物象来求“妙”。所以,“妙”这个字并非仅仅在于好看、奇特、美,它与“道”、“无”、“自然”等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谓是通向宇宙的本体与生命。

二、明清小说评点家们用“妙”来评点小说艺术形象的鲜活和生动

  阅读明清小说评点,如李卓吾评的《西游记》、金圣叹评的《水浒传》,张竹坡评的《金瓶梅》,脂砚斋评的《红楼梦》,我们会经常发现评点家们用“妙”这一范畴来品评小说的人物形象、叙事技巧和小说语言,使我们在领略了小说深邃的哲学意蕴和优美的叙事艺术的同时,又不得不为评点家们敏锐而独到的眼光所折服。小说的主旨是塑造鲜活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当评点家们在评点的过程中忽然领悟到文本作者的良苦用心时,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批道:“妙!

《西游记》第三回,写孙悟空大闹森罗殿,逼迫阎罗王下令把一应猴属的名字都从生死簿上抹去,从此跳出生死的轮回,并一路棒打出幽冥界。李卓吾在此批道:“爽利,的是妙人。”[3](P38)把不伏任何拘束、具有强烈叛逆精神的孙悟空称为“妙人”,可见评点者对这一艺术形象的喜爱和向往。同时,评点者对文本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手法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的匠心也表示了由衷的赞赏和肯定。《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写七个蜘蛛精在濯垢泉中洗澡,猪八戒急匆匆地跑过去要跟她们同浴,并变做一条鲇鱼精只在她们的腿裆里乱钻。李卓吾在此批道:“妙![3](P975)妙就妙在文本的作者把猪八戒好色而又急不可耐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读后让人忍俊不禁。

《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因杀死奸夫淫妇为兄报仇而被下到牢里。管营早就风闻打虎英雄的威名,且想借武松之手替儿子施恩复仇于蒋门神,于是假意问他路上可曾害病,以便寄下这顿杀威棒。武松却执意要打了痛快。后来连日被人酒肉款待,他亦急切地想了解真相后才吃。在此,金圣叹评点连用了数十个“妙”字[4](P529536),点出了武松有仇必报、有恩必报、坦荡磊落的个性特征,读后令人热血沸腾。《水浒传》第三十七回,李逵初会宋江,一见面即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当戴宗骂他粗鲁时,他还一脸无辜地反问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金圣叹在此批道:“连粗卤不知是何语,妙绝。读至此,始知鲁达自说粗卤,尚是后天之民,未及李大哥也。”[4](P696)评点者被李逵一派纯真、心无城府的性情所感染,并把他和鲁达作了比较,指出鲁达自说粗鲁是知何谓粗鲁,是“后天之民”;而李逵竟连粗鲁亦不知为何物,是“先天之民”。无怪乎金圣叹把李逵称为“真人”、“上上之人”,对之钟爱有加。

《金瓶梅》第一回,应伯爵和谢希大来看西门庆。西门庆埋怨弟兄们连日来也不来看自己一回儿。应伯爵便向谢希大道:“何如?我说哥要说哩!”张竹坡在此行批道:“妙。纯是白描,却是放重笔拿轻笔法,切须学之也。”[5](P16)的确,文本作者即用此寥寥数语,便活画出一个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帮闲篾片的嘴脸,笔法何等洁净,又何等精妙!《金瓶梅》第二十四回,元宵节西门庆家摆宴,席间西门庆见女婿陈经济处没酒,即命潘金莲前去递一巡酒,正当陈经济伸手来接时,潘金莲先用右手在他手背上只一捻,陈经济亦在下把金莲小脚儿一踢,潘金莲微笑着低声道:“怪油嘴,你丈人瞧着待怎么?”张竹坡在此行批道:“妙绝,三字。”[5](P337)妙就妙在文本的作者用这一番的言语和动作活画出潘金莲既忌惮西门庆,又不顾伦理纲常,淫情如炽的淫妇形象。真可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矣!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带着学生林黛玉进贾府,到了门上,即拿出“宗侄”的名帖投了进去。脂砚斋在此夹批道:“此帖妙极,可知雨村的品行矣。”[6](P42)无须多言,即此名帖一端,一个溜须拍马、投机钻营的封建士子形象便已跃然纸上矣!《红楼梦》第十九回,贾宝玉因闻到林黛玉身上有一股奇香,灵机一动,遂混编了一个腊八节耗子偷食的故事,借一只极小极弱的小耗子来影射林黛玉,说这只耗子“却是法术无边,口齿伶俐,机谋深远。”脂砚斋在此批道:“凡三句暗为黛玉作评,讽得妙![6](P278)妙就妙在此处用一只耗子来为林黛玉传神写照,寓庄于谐,风趣幽默,读后令人莞尔一笑,别有会心。

三、明清小说评点家们用“妙”来评点小说叙事技巧的多变和娴熟

  小说究其本质是一门叙事艺术。作家高超而精妙的叙事技巧往往会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从而很好地为刻画艺术形象和凸显主旨服务。评点家们在读到一些精彩的片段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为文本精妙而灵动的叙事技巧而击节叹赏。

《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欲跳出他的手掌心。孙悟空一个筋斗云翻到极远的去处,见五根肉红柱子立者,以为这是天的尽头了,遂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字,并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李卓吾在此评道:“趣甚,妙甚!何物文人,思笔变幻乃尔![3](P85)点明文本作者用神鬼不测的笔触叙述了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情节,既表现了猴子玩劣而不守本分的天性,又凸显了自由而必受拘束的人生本相,读来令人绝倒。《西游记》第六十回,写孙悟空吸取了第一回力取芭蕉扇失败的教训,第二回决定采取智取,于是摇身一变,变做牛魔王的模样,去骗取铁扇公主的宝扇。两人正在喝酒调情。李卓吾在此批道:“妙,妙![3](P809)评点者正是看出了文本作者在叙述“三调芭蕉扇”的过程中采用了“特犯不犯”的手法,每一调都有相同的目的,却又都有变化,笔法灵动,不是一味呆写,故情不自禁地为之而叫好。

《水浒传》第十四回,吴用本为游说三阮加入智劫生辰纲的行列,却故意用入梁山来试探他们。阮小二即称梁山头领王伦“心地窄狭,安不得人,前番那个东京林冲上山,呕尽他的气。”故此心下犹豫。金圣叹在此批道:“此句前限林冲,后顾并王伦,有左顾右盼之妙。”[4](P280)这里正指出这节文字在叙事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妙用,上带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情节,下伏火并王伦的情节,只此轻轻一点,便前后辉映,通体灵动。《水浒传》第三十四回,宋江聚集了一帮好汉正准备投奔梁山时,忽在一村店中接石勇传递家书,说父亲在家病故,停丧待发。宋江遂不顾众人,连夜归家奔丧。金圣叹在此连用数十个“妙”字[4](P648650)。特别指出“石将军村店寄书”这一情节在叙事上有“岭遮云连”之妙。它把一段热辣辣的文字硬生生地拦腰截住,使之朝另一方向发展,但又使人觉察不到丝毫牵强之处,前后衔接的天衣无缝。

《金瓶梅》第一回,武大郎在潘金莲的唆使下花了十数两银子,在县门前典了楼上下两层四间房屋居住。张竹坡在此行评道:“此一篇清晰文字,下文用‘不想这日’四字,便瞒过插入的这一篇文字去。妙,妙![5](P31)妙就妙在文本的作者在此用插叙的手法,既对武大与兄弟分手后一段经历作了明确的交代,同时又为后来武松入住武大家埋下伏笔,前后斗接得十分合榫,读后令人有鬼斧神工之叹。《金瓶梅》第十回,西门庆欲与潘金莲交欢,却使春梅前来递茶。金莲怕丫鬟看见,特意放下帐子来。西门庆因说起隔壁花子虚与李瓶儿行房时总让两个与春梅一般年纪的丫头来侍奉,且这两个小妮子都被花子虚收用了。西门庆还羡慕花子虚恁会用人。张竹坡在此眉批道:“本为春梅定情,却能使瓶儿情事活跳,一笔作无数笔用。不知是借瓶儿出春梅,不知是写春梅映瓶儿?妙绝。”[5](P149)这里张竹坡是叹服文本作者叙事手法的高妙,即借西门庆与潘金莲行房这一当下事件,映托出李瓶儿过去与花子虚的情事,同时还为收用春梅事张本。真可谓是目注此而意在彼,一笔多用,妙笔生花。

《红楼梦》第二回,甄士隐家的丫鬟娇杏,因偶一回顾贾雨村,从此就命运两济,最后做了贾雨村的正夫人。脂砚斋在此侧批道:“妙,与英莲‘有命无运’四字遥相对照。”[6](P27)这里指出文本的作者用对比的叙事手法,写出了甄府中两位女子迥然有异的人生命运。一个是丫鬟,“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一个是千金,却“平生遭际实堪伤”,“致使香魂返故乡”。反讽的意蕴是多么的浓郁啊!《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贾宝玉正纳闷林黛玉为何不理自己,只顾和别的姊妹们一块儿走了,想跟去问个究竟,半道上却被探春拦住托他办一件事儿。脂砚斋在此批道:“横云截岭,好极妙极,二玉文原不易写,石头记得力处在兹。”[6](P393)评点者看出了文本作叙事的精妙所在。作者不是一味地直写,当叙述一件事情到关键所在时却突然打住,巧妙地过渡到另一件事情上,而后却又不动声色地接回到原来之事上来。这种叙事手法文势起伏,灵动有致。

四、明清小说评点家们用“妙”来评点小说语言的精练和优美

  小说本属语言艺术。对小说语言艺术的欣赏、探讨,是评点家们小说批评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无论是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语言,抑或是叙述语言的简洁、精练,评点家们在评点小说的过程中都为之一一点出,并指出其精妙所在。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红孩儿欲请父亲与自己同吃唐僧肉,孙悟空即变做牛魔王的模样去救师父。一进门,两人有一段十分有趣的对话。李卓吾在此夹批道:“猴极矣,妙绝![3](P558)为文本作者十分准确地把握住孙悟空机智、顽皮、喜欢托大、爱捉弄人的性格特点,因而这段人物对话非常富有个性化。批点者批至此处,也情不自禁地为这段精彩的文字高声喝彩。《红楼梦》第六十九回,朱紫国国王为了感谢唐僧师徒治好了他的病,特意设宴款待他们。酒宴上,猪八戒见那国王频频向行者劝酒,而自己却一次也没轮到,于是就叫将起来:“陛下吃的药,也亏了我。那药里有马———”李卓吾在此批道:“妙![3](P932)为文本作者用这一段非常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活画出一个贪功且一味爽直的呆子形象而拍案叫绝。

《水浒传》第二十五回,武松为其兄莫名暴亡找何九叔核实情况:“我若伤了你,不是好汉。倘若有半句儿差,我这口刀,立定教你身上添三四百个透明的窟窿。”李卓吾在此批道:“百忙中出妙语。”[4](P495)点明这几句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很能体现武松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有仇必报,心府雪亮的英雄好汉形象,读来真有痛快淋漓,拨云见月之感。《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写西门庆见了潘金莲就像狗见了肉却吃不到口那样急得乱蹿的情形。金圣叹评道:“写西门庆接连数番踅转,妙于叠,妙于换,妙于热,妙于冷,妙于宽,妙于紧,妙于琐碎,妙于影借,妙于忽迎,妙于忽闪,妙于有波折,妙于无意思,真是一篇花团锦凑文字。”[4](P431)此段语言简直把西门庆写得入木三分,直叫令人忘其为小说矣!

《金瓶梅》第二回,有一段潘金莲情挑武松的文字。张竹坡评道:“金莲、武二文字中,妙在亲密,亲密的没理杀人。武二、武大文字中,妙在凄惨,凄惨的伤心杀人。王婆、西门庆文字中,妙在扯淡,扯淡的好看杀人。此等文字,亦难将其妙处在口中说出。但愿看官看金莲、武二的文字时,将身即做金莲,想至等武二来,如何用言语去勾引他,方得上道儿也。思之不得,用笔描之亦不得,然后看《金瓶梅》如何写金莲处,方知作者无一语不神妙难言。”[5](P35)直言文本作者运用语言的高妙所在,即能根据生活情理,把一段隐微曲折的情景,叙写的鲜活如画,余味无穷。《金瓶梅》第六十一回,西门庆从韩道国家与王六儿鬼混后回到潘金莲房中,被她一顿数落。张竹坡在此评道:“一路开口一串铃,是金莲的话,作瓶儿不得,作玉楼、月娘、春梅亦不得。故妙。”[5](P821)这里正道出了小说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要求,一人有一人的声口,移之第二人即万万不可。

《红楼梦》第十七回,写贾宝玉跟随贾政等初游大观园至潇湘馆时,贾政即命其依景题一对联,贾宝玉脱口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脂砚斋在此批道:“尚字妙极,不必说竹,然恰恰是竹中精舍。”又说:“犹字妙,尚绿犹凉四字,便如置身于森森万竿之中。”[6](P220)这里的“尚”和“犹”二字,看似漫不经心,其实非常精练,是用诗化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冷苔苍苍,凤尾森森”的独特的人物生存环境,同时也为林黛玉的命运奠定了一个悲怆的情感基调。《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探春倡议在大观园里成立一个诗社。林黛玉便建议每个人都取一个雅号。探春即给林黛玉取了个“潇湘妃子”的称号。脂砚斋在此批道:“妙极,趣极。所谓‘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看因一謔便勾出一美号来,何等妙文哉。另一花样。”[6](P423)评点者在此点明了“潇湘妃子”这一命名的妙处在于它切合林黛玉居住环境的同时,还暗示了林黛玉“泪尽而逝”的人生结局。也就是说,作者在此借一个凄美的神话故事,烛照了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的人生本相。

五、明清小说评点家们运用“妙”这一范畴的个性特征

  明清小说评点家们由于各自个性和学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所面对的对象不同,他们在运用“妙”这个范畴来评点小说文本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侧重,有所取舍。

李卓吾作为一个哲学家,有很强的逻辑思辨能力,而他的思想又带有离经叛道的“异端”色彩。《西游记》一书历来被称为“寓言小说”、“神话小说”,哲学意蕴浓郁。而此时的小说评点形式尚不成熟。因此,李卓吾在使用“妙”这一范畴来评点小说文本时,往往侧重从哲学的层面上去解读,点到为止。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认他在用“妙”这一范畴来评点小说文本时审美层面上的那些内容,相比较而言,其中哲学意蕴更突出罢了。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吴中才子,个性率性任情。十一岁时甫读《水浒传》,即沉浸其中。“其无晨无夜不在怀抱者,吾于《水浒传》可谓无间然矣。”[4](《水浒传序三》,P8)《水浒传》开拓了金圣叹的眼界和心胸,“吾犹自记十一岁读《水浒》后,便有于书无所不窥之势。”[4](《水浒传序三》,P9)《水浒传》撞击金圣叹童心的力量,是其新奇的审美穿透力,他首先感受到的,是那朦胧的审美愉悦。他把《水浒传》比喻为大自然中美的化身,“如在天而为云霞,何其起于肤寸,渐舒渐卷,倏忽万变,烂然为章也!在地而为山川,何其迤逦而入,千转百合,争流竞秀,窅冥无际也![4](P186)长期的审美观照,引发了金圣叹对小说艺术美的理性思考和执著探求,加之其才情卓绝,终于形成了他完整的小说叙事理论。因此,我们看金圣叹用“妙”这一范畴来评点小说文本时,大多是从审美的角度去切入。但由于对句法、章法等方面过于注重,使他的评点有时显得琐碎,兴之所至,往往一气用数十个“妙”来评点某一个情节,有时一些“妙”本身就用得莫名其妙了。

到张竹坡生活的时代,小说评点的形式已然定型。据吴敢的《金瓶梅评点家张竹坡年谱》记载,张竹坡“二岁即解声调”;“六岁可赋小诗,为父所钟爱”;“二十四岁北游长安诗社,即时赋诗百余首,名震京都,咸称竹坡才子”;他批点《金瓶梅》时,才二十六岁,而且“旬有余日,批成付梓”[7](P5268)。《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部继往开来的力作,艺术价值极高,虽然亦含糟粕的成分。因而张竹坡在用“妙”这一范畴评点小说文本时,亦多从审美的角度着眼。但由于批点仓促,瑕疵之处在所难免。

脂砚斋评《红楼梦》与前人不同,虽然都是以评论的眼光来评点小说,但李卓吾、金圣叹和张竹坡与所评的作者及其作品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相当的距离,因而能够比较客观地加以评述。而脂砚斋与曹雪芹是同时代人,《红楼梦》的内容与脂砚斋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脂砚斋对曹雪芹的生活、思想感情直至创作构思,不但了解,甚至可说是共同的经历者、感受者和参与者。因而脂砚斋的评述,有着强烈的感同身受的主观感情色彩。加上《红楼梦》被公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哲学意蕴和艺术气息均很浓郁。这就使得脂砚斋在使用“妙”这一范畴评点小说文本时,能很好地把这两方面的内容较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理论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