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变迁 南蛮、东夷、西戎、北狄: 在先秦时期少数民族被分为南蛮、东夷、西戎、北狄等。都是泛称,并非单独的民族。 蛮 我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亦称南蛮。殷周时分布于今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秦汉以来,仍以蛮泛称南方少数民族。 夷 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亦称“东夷”。夏至周时分布在今山东、河南东部和淮河中下游一带。春秋后逐渐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也有指对少数民族的泛称,如东晋时期的“六夷”(匈奴、鲜卑、羯、氐、羌、巴氐)。 戎:西戎,我国古代对西部各族的泛称,殷、周时分为西戎、鬼戎,春秋时分为已氏之戎、北戎、允姓之戎、伊洛之戎、犬戎、骊戎、戎蛮七种。春秋末年,被秦、晋所并。 狄 春秋以前分布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及北部地区,泛称北狄。公元前七世纪时,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分。秦汉后,“狄”、“北狄”成为中原人对北方各族的泛称,并非指有一个民族叫“狄”。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少数民族。 北方草原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匈奴(秦、西汉时期,被汉灭) →鲜卑(三国、西晋时期,建立北魏) →前秦(东晋时期,氐族苻健所建) →突厥、回纥(五代、隋时期,被唐灭) →契丹(辽)、党项(西夏)、女真(金)(北宋时期) →蒙古(南宋时期,建立元朝) →鞑靼(蒙古族)(明朝时期) →满(后金)(明朝时期,建立清朝) 一 、汉朝时期 1.匈奴 匈奴英文名是hun,由古北亚人种和原始印欧人种的混合,从战国以来便是漠北的大族(战国以前的来源难以考证),分布在漠南黄套地区和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狼山、大青山)一带,威胁秦汉帝国的北边,著名的万里长城就是为防御匈奴的侵扰而修筑的。 人口: 300万。 部落联盟的首领叫单dān于。 前215年被秦始皇发兵三十万,使蒙恬将匈奴逐出黄河河套地区。 汉初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前三世纪),辖地包括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部的广大地区(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并统治蒙古的大部),拥有骑兵30万,势力强大,不断南下进行掠夺。 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多次进军漠北,匈奴受到很大打击。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归西汉。东汉初,匈奴又逐渐强盛,控制了西域和东北乌桓等各部,并经常侵略边郡。建武二十四年(48年)附汉,从此分为南北两部。南下附汉的史称南匈奴,仍留漠北的称北匈奴。两年后,光武帝使二十多万南匈奴迁至云中、西河美稷(今蒙伊克昭盟准葛尔旗西北)、朔方、五原、定襄、雁门、代郡(今蒙古自治县境内)、内蒙古、山西与陕西北部及甘肃东部一带,为汉帝国守边。东汉后期,他们更进一步内徙到山西中部汾水流域一带,与汉人杂居。两晋时,先后建立赵、夏、北凉、汉(匈奴领袖刘渊建立,以汉姓,建汉国,可见当时很多匈奴人已以被汉化)等国,被曹魏灭后,匈奴部众被编入郡县户籍,与汉人一样同为编户齐民,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北匈奴至和帝时为东汉所击败,一部分西迁伊犁一带,再向西迁至东欧,就是四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匈人(Huns)的祖先,他们在多瑙河中游建立匈奴王国,其王阿提拉(Attila)号称"上帝之鞭",曾挥军进攻罗马。这一支匈奴人后来融入匈牙利一带的土著(马扎尔人)之中。其余部分(十余万)留于鄂尔浑河流域,据估计约占全部匈奴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为鲜卑所并。 根据蒙古史学家的研究与断定,匈奴的后代有蒙古族、女真人(满族)等。但汉族史学家断定此根据存在错误。但是在蒙古族中,他们一直都说自己的祖先是影响世界的匈奴。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说,汉人的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不想承认匈奴与蒙古族之间的关联。 2. 乌孙 秦汉之际(公元前2世纪——1世纪)游牧于今甘肃敦煌、祁连山之间,附匈奴(故有人把它算作匈奴的一支),公元前161年左右,为了脱离匈奴的羁绊,西迁今伊犁河(当时为塞人的地盘)和伊塞克湖一带,立国乌孙,建都赤谷城。西汉时人口 63万,(包括尚存的大月氏人和塞人),游牧为主,兼营狩猎,不事农耕。养马业发达。住穹隆,食肉饮骆,与匈奴同俗。汉武帝时曾派张骞出使乌孙,劝其东还,未成。以宗室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下嫁昆莫。太匈奴听到乌孙与汉朝联姻以后,亦遣女与昆莫成婚。昆莫以细君为右夫人,以匈奴女为左夫人。匈奴尚左。昆莫左胡妇而右细君,显然是因为他仍畏惧匈奴的缘故。乌孙族有这样的习俗:妇女可以改嫁丈夫的兄弟、子孙或其它亲属。细君为人懦弱,年事已高的昆莫出于善意,劝她改嫁他的孙子军须靡。细君上书请示汉朝皇帝,汉廷为了实现与乌孙合力对付匈奴,命其遵照乌孙习俗行事。细君与军须靡成婚后,生一女,不久病逝。汉又遣楚王刘戊之孙女解忧与军须靡成婚。 汉武帝元狩二、三年间(公元前121~前120),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在陇西一带大破匈奴,匈奴浑邪王投降,陇西地空。前121~前111年间,汉武帝在陇西设置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与此同时,乌孙的领土也向东扩张到今新疆呼图壁河流域。在汉朝与乌孙步步进逼的情况下,匈奴联合车师后国先向乌孙进攻。汉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因解忧公主与昆弥翁归靡遣使上书,热望汉朝出兵以救乌孙。汉发兵15万骑,由五位将军率领分道并出,并遣校尉常惠持节助乌孙作战。至本始三年(公元前71)常惠与乌孙兵大败匈奴,同年冬季,匈奴单于自率数万骑兵进攻乌孙。遇到天降大雪,一日深丈余,人、畜生还者不及十分之一。公元前70~前69年,丁零、乌桓、乌孙乘机由北、东、西三面进攻匈奴,匈奴人民死亡十分之三,畜产损失二分之一,从此大见衰弱,属国瓦解。汉武帝派张骞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的计划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经营,终获成功。乌孙昆弥翁归靡深感汉恩,拟立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并希望他也能娶一位汉公主为夫人。汉宣帝选定名为少主的一位公主往配元贵靡。 南北朝时,乌孙与北魏关系密切。辽代曾遣使入贡。后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消亡。近代的哈萨克族尚有乌孙部落。 3. 乌桓 西汉时,被冒顿击破后归属匈奴。汉元狩四年(119年),武帝大败匈奴,将乌桓人迁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的塞外(今老哈河流域、溪河上游以大小清河流域),置“胡乌桓校尉”管辖各部。东汉光武帝时,又将乌桓迁十郡之内。建武二十四年(48年),遣使至洛阳向汉朝“奉藩称臣”。东汉后期,汉王朝经常征集乌桓骑兵到全国各地镇压农民起义,导致三郡(幽州、冀州、黎阳)乌桓乘天下之乱破幽州,掠有汉民合十余万户的局面。汉献帝初平中(190—193年),辽西乌桓首领塌顿,将辽东、右北平、上谷三郡乌桓组成联盟。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大破塌顿于柳城(今辽宁朝南),得降众30余万。后迁至内陆,逐渐与汉民族融合,乌桓之名自此不再出现于史册。 4.于阗(tián) 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时代),尉迟氏在今新疆和阗(和田)县建立于阗国,为西域南道中国势最强的国家之一。因位居丝路贸易的重要据点而繁荣一时,且为西方贸易商旅的集散地,东西文化之要冲。唐代时为安西四镇之一。奉小乘佛经为正典。约11世纪被喀kā喇汗所灭。 二、鲜卑 (三国、西晋时期,建立北魏) 东胡的一个分支,鲜卑最初分布在大兴安岭的鲜卑山(今蒙科尔沁右翼中旗西)而得名。西汉初期南迁到今西喇木伦河流域、呼伦贝尔草原。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击败匈奴,鲜卑附汉,光武帝时与汉共同击败北匈奴,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余万落并入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 东汉末,檀石槐被鲜卑各部推为大人,组成庞大的军事联盟。在弹汉山(今晋高阳县西北一带)建立牙帐,南抄汉边,北拒丁零,东劫扶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分东中西三部,包括宇文鲜卑,慕容鲜卑,拓拔鲜卑等数10余邑。各邑或各部之间,各大人相割地称御,各有分界,联盟成分复杂,基础不牢。檀石槐一死,即告瓦解。 魏南北朝时期,鲜卑分裂为许多部。东部主要有宇文氏、段氏和慕容氏;西部主要有拓拔氏,秃发氏和乞伏氏。进而入居辽西,并进入关中,淝水之战后,慕容、宇文、拓跋等部先后在今华北、西北建立政权,成为五胡十六国的主要成员。进而以今山西大同一带为基地,统一华北,建立北魏王朝。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禁胡服,在朝廷上用汉语,改姓氏,如拓拔氏改姓元氏、独孤改姓刘、步六孤改姓陆、丘穆陵改姓穆;于是内迁中原的鲜卑族,主体逐渐融入汉族。隋唐以后,鲜卑族遂消失在汉族之中,不再是一个民族实体了,主体被汉族同化。部分鲜卑人与羌人则合成吐谷浑人,居于甘肃、青海一带,信仰佛教。唐代后期,吐谷浑一部分迁至山西北部,融入汉族。其住于青海的,则融入藏族。剩余鲜卑人演化为柔然。 三、前秦(东晋时期,氐族苻健所建) 1. 氐族 也叫月氏、月支,远古时起源于黄河上游,不断沿着青藏高原南迁。从殷周时起,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秦汉之际居住于今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祁连间,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前后为匈奴所败,小部分成为匈奴的一部分,另一小部分人没有西迁,逃入南山(祁连山)区,与当地差人杂居,称小月氏。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打败匈奴,小月氏归附汉朝,在张掖一带与汉人杂居,号“义从胡”,后逐渐融入汉族,部分演变成羯族。大部分人西迁至今伊犁河上游一带,挤走原在当地驻牧的塞人而留居,但不久又被乌孙赶走。月氏人再度西迁为妫水(今中亚的阿姆河)流域,征服当地大夏人而定居。一世纪中叶,建贵霜王朝,称大月氏/氐(后来部分融入乌孙)。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曾封其王“亲魏大月氏王”。大月氏贵霜国王寄多罗南侵北天竺,占领王国,命其子在乾陀罗为王,都富楼沙,称小月氏国(部分演变成羯族)。五世纪时被YANDA 所灭,逐渐融入汉族或周边民族。另有一枝为巴氐亦被汉族融化。 前秦(351~394),十六国之一。氐族苻健所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盛时疆域东至大海,西抵葱岭,南控江淮,北极大漠,东南以淮﹑汉与东晋为界。历六主,共四十四年。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394年被西秦或后秦所灭。 2. 柔然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与其并存的还有敕勒。柔然最盛时(约公元410年——公元425年),其势遍及大漠南北。 柔然除了保存匈奴以降蒙古草原所盛行的萨满教外,还兼奉佛教。柔然人崇拜自然,盛行巫术、巫医。 402年(北魏天兴五年),社仑自称丘豆伐可汗,仿效北魏,建立可汗王庭。吸纳在大漠南北残存的匈奴、鲜卑等族,成为长城以南的北魏政权之主要威胁,555年,柔然被突厥击败,部分迁入中原与汉融合,留在漠北的部分融入突厥,部分分化为契丹(辽)和室韦(其中一支发展为蒙古)。 3. 羯 匈奴的一个分支。源于小月支;曾附属匈奴。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与汉人杂处,被称为“羯胡”。体貌特征类似于高加索人种。 东晋时建立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公元4世纪被汉人冉闵(由于东晋以正统自居,抢夺冉闵的地盘,冉闵怒而称帝,建立冉魏)一次性屠杀20多万人,导致羯族灭种。 四、突厥、回纥(五代、隋、唐朝时期) 1. 突厥 柔然灭亡后,北方大草原先后为属于语族突厥的突厥、铁勒、回纥所控制。古代突厥原住在阿尔泰山南麓,是匈奴的后裔,传说其始祖与狼交合,生十子,以狼为崇拜的图腾。后迁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北山(今博格多山),学会锻冶技术。 5世纪始创制突厥文,亦名鄂尔浑-叶尼塞文,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最古老的文字。 5世纪中叶被柔然征服,被迫迁入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沦为锻奴。金山形似兜盔(古代战盔),俗称突厥,故名其部落。 552年大败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突厥奴隶制政权。以漠北为中心建突厥汗国,自称伊犁可汗。北并契丹,威服塞外各族,其时辖境东自辽海(今辽河上游渤海一带)以西,西至西海(今里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可汗牙帐(汗庭)设在于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畜牧业发达,锻冶手工业很盛,有文字、官制、刑法、税法等。 582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其中东突厥可汗汗室为原统一突厥可汗正支嫡系之后,故东突厥仍经常被直呼为“突厥”。东突厥控制漠北草原, 630年为唐帝国所灭,东突厥族众降唐,被安置在今鄂尔多斯草原。 西突厥控制阿尔泰山以西,即今新疆和中亚地区,处于中西交通要道上。于659年也被唐所灭。西突厥也有降唐迁入中原的包括沙陀部。突厥亡后,族众除融入汉族外,一部分归附回纥,成为回纥族;一部分西迁至今阿富汗,在中亚建立塞尔柱突厥王朝及奥斯曼突厥王朝。 680年,南迁的东突厥之后北返复国,建立后突厥汗国,745年亡于回纥。突厥各部乃大多附于回纥,一部西迁中亚,另部南下附唐。 2. 回鹘 回鹘,原称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维吾尔族与裕固族的共同祖先。回鹘之先祖称敕勒或高车。 回纥人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居民以游牧为生,有文字。回鹘文初创于漠北回鹘汗国时代(744~840)。 回纥的前身敕勒是最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分布于贝加尔湖以南的部落联合体。该部落群有狄历、敕勒、铁勒、丁零等名称,都是相同发音的音译。这些部落共有袁纥、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北魏时,东铁勒袁纥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且为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隋朝称韦纥。隋炀帝时,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成立部落联盟,总称回纥。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回纥首领菩萨与薛延陀合攻突厥,以五千骑击破东突厥兵十万骑。贞观二十年配合唐军攻灭薛延陀,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同年遣使入唐,请求归顺。唐朝以回纥部为斡海都督府,封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斡海都督。武则天(7世纪后)时,东突厥再起,回纥诸部再次遭受奴役。 唐玄宗开元、天宝之际(8世纪中期),首领骨力裴罗乘东突厥内乱,联合诸部攻灭东突厥,646年建政权于今鄂尔浑流域,称回纥汗国。其控制地区东及大兴安岭(今额尔古纳河一带),西至金山(阿尔泰山),南控大漠,尽得古匈奴地。最盛时曾达中亚费尔干纳盆地。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其可汗取义回旋轻捷如鹘,自请改名“回鹘”。 到840年汗国灭亡的近200年里,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和唐王朝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840年为黠戛斯攻破,族众主要部分南迁至山西北部,融入汉族之中;一部分后来成为蒙古族的一部分;其余分三支西迁: 一支迁新疆吐鲁番盆地,称高昌回鹘,13世纪初附蒙古。 一支迁葱岭西楚河一带,称葱岭西回鹘,建立喀kā喇汗王朝(10世纪)。是中亚及今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建立的中国境内的第一个伊斯兰王朝。亦称“黑汗王朝”。灭于阗。后臣服于西辽。12世纪附西辽。 一支迁河西走廊,称河西回鹘。 前两支回纥在五代之际建立喀喇汗王朝,势力及於准噶尔盆地以西,伊犁河流域及南疆,其族众后成为今日维吾儿族的主要成员(回纥是维吾尔族的先民)。 在河西的回纥为西夏(羌族)所败,但余众仍留居河西,明代称为撒里畏吾尔,今日称为裕固族。 回鹘文以占据丝绸之路孔道的优势,影响迅速扩大,在宋元时代发展成为东起河西走廊,西抵中亚诸地的通用文字之一,被广泛运用以书写诏告敕令、宗教典籍、文学作品、契约文牍和历法医籍。遗憾的是,随着佛教在回鹘中的衰落和代之而起的伊斯兰教的兴盛,回鹘文逐步为来自西亚的代表着伊斯兰文化的阿拉伯文字所取代,自15世纪以后便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不为人知的“死文字”。 《敕勒歌》: 据载,孝静帝武定四年(546),东魏权臣高欢率军出征西魏,战于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结果出师不利,军队遭受重创,士卒死者将半,高欢愤而病发。为稳定军心,他带病挣扎起来,召集上层人物,让敕勒将军斛律金咏唱《敕勒歌》,并且自己也跟着和唱: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夜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沙陀 沙陀,又名处月,以朱邪为氏。原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部,其祖为北匈奴,游牧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今巴里坤)一带,隶属轮台,因其地有大沙丘,故而得名。659年西突厥被唐所灭,沙陀部被安置在今盐州,与散处在关中的沙陀人结合,迁到山西太原一带。 唐懿宗时朱邪部首领朱邪赤心率骑兵助唐镇压庞勋起义﹐被授予大同军节度使﹐赐姓李﹐名国昌。 876年其子李克用袭据云州(今山西大同)。唐朝用代北吐谷浑酋长赫连铎等及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屡击李国昌父子。880年﹐国昌父子败后逃入鞑靼部。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后﹐唐朝招李克用率沙陀﹑鞑靼军入援。883年﹐李克用率军击败起义军于梁田陂﹐黄巢退出长安﹐唐擢克用为河东节度使。唐用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军后﹐朱温得汴﹐克用得太原﹐形成朱李纷争的局面﹐经过长期攻战﹐朱温削弱李克用。 五代时期沙陀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政权。907年朱温颠覆了唐朝﹐建立后梁。923年﹐克用子李存勖(十三太保的哥)灭后梁﹐建后唐,以后建立后晋的石敬瑭和后汉的刘知远均为沙陀人。946年契丹灭后唐。沙陀的几个政权被灭后,沙陀人四散逃亡,辗转于陕、甘等地,有一支沙陀族军队进驻今崇州市,建立沙陀国,后逐渐与当地人融合。1227年蒙古消灭西夏,残余的沙陀人回到宁夏灵州,现青海尚有部分沙陀人聚聚,但多以汉化。 4.吐蕃(bō ) 青藏高原原来的居民称孟族。战国以后,有些羌族部落,如发羌、迷唐等部,逐渐迁移到今西藏地区。他们和当地人民相融合,形成了吐蕃族。 活动在雅隆河谷的牦牛部建立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629年,年仅十三岁的松赞干布继赞普位,他削平了叛乱,统一了西藏。 9世纪后半叶,在经过一场席卷吐蕃全境的奴隶平民大起义之后,吐蕃奴隶制社会全面瓦解。 848年,沙州(甘肃敦煌)人张议潮发动起义,唐人群起响应,很快占领了沙州。接着,张议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以上地区在今甘肃、新疆、青海境内)等十州。851年(大中五年),张议潮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河陇地区又重新为唐朝所控制。 吐蕃佛教明显有异于汉地佛教,它把西域流行的小乘佛教、天竺引进的密宗佛教,与本地的本教、巫教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藏传佛教。其中密宗思想尤占主导地位。为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铺奠了道路。 但据史学大师吕思勉考证,吐蕃自唐文成公主入藏后始信奉佛教。 五、北宋时期 1. 契丹 (辽) 中古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部落首领称为酋长。 隋朝时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 907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任可汗,建立契丹国。916年(唐末)称帝,建立辽朝(契丹王朝),国号契丹。皇族为耶律氏,后族为萧氏。 阿保机创国后,确定皇权世袭,建立军队,制定法律, 建五京,都城上京(今内蒙巴林右旗),参照汉字制造契丹文字,尊孔,实行南北两套官制。此后继续向外扩张。西打到甘州回鹘,东灭渤海国,南占幽云十六州。最多时曾拥有120多万人口。 925年辽太祖率兵亲征服渤海国,改渤海国名为东丹国,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 938年,后晋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的土地和人民割让给契丹。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后,辽宋双方长期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 1125年,辽为女真所灭,契丹人成为女真金朝子民。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领200余人进入漠北地区可敦城,那里驻扎着辽国仅存的两万铁骑,后为躲避金的进攻,依靠回鹘的支持,又向西发展,征服了今天中亚的广大地区,与当地的喀喇王朝(黑汗王朝)相融合。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建立西辽政权(即黑契丹Karakitai),又称“哈喇契丹”,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西辽于公元1211年被乃蛮部王子屈出律所篡,1218年哲别攻破西辽,西辽遂亡于蒙古帝国。 2. 党项(西夏) 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汉代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此外还有黑党项、雪山党项等部落。 另一说拓跋氏是鲜卑族的后裔,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就自称是鲜卑后代。 董卓就是在凉州以平羌乱而兴起的。东汉每次打败羌人,便将他们迁入关中。三国时代,关中羌人已有四、五十万人。五胡十六国时期,羌人还建立后秦政权。 唐朝末年,党项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参与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的军事行动。唐朝以夏州为定难军,以拓跋思恭为节度使,封爵夏国公,再赐李姓。从此党项族便形成一个以夏州为中心的地方割据势力。 宋宝元元年(1038)德明子元昊正式称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建立西夏王国,国号大夏,仿宋制。西夏王国从景宗元昊,到末主李睍共传十帝,历时190年,于公元1227年为蒙古所灭。 1227年,西夏亡于蒙古,党项人长期与汉人杂居,大多数逐渐融入汉族,部分则与鲜卑人合成吐谷浑人,居于甘肃河西走廊、青海一带,信仰佛教。唐代后期,吐谷浑一部分迁至山西北部,融入汉族。其住居于青海的,则融入吐蕃,成为藏族的一部分。如今羌人已不再见于华北、中原,只有在四川西北岷江上游,即九寨沟与成都之间的山区,仍有羌人的聚落。 3. 女真(金) 女真(又名女贞和女直),源自中国史书中3000多年前的“肃慎”。东汉和三国时处于原始社会后期。北朝时处于石器时代。隋唐时称“靺鞨”,公元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 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进入奴隶社会,建立君主制,参照契丹文而创制女真文。女真文极为简单。皇族为完颜,兀术“头”。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1189年之后,金朝面对于北方的蒙古人和南方的宋朝两面作战,蒙古人占领了金人的首都北京,并且在1215年把金国人赶到了开封。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进入中原的女真人很快汉化。 女真在15世纪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建州女真满洲部逐渐强大,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 1644年满洲(女真)入主中原,建立清朝。改女真族号为满洲,女真一词就此停止使用。 六、南宋时期 1. 蒙古 根据《史记》记载,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奇源(贬称乞颜)两个氏族部落,他们被其他匈奴(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逃到了今内蒙古东北额尔古纳河流域。约在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不得不开始西迁,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 《蒙古秘史》和《旧唐书》记载:苍狼和白鹿是蒙古人的祖先,他们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间。然后共同渡过腾汲思,在斡澜河源头、不儿罕山前开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包塔赤罕,即蒙古人的始迁祖。 在蒙古族真正族源的问题上,现代、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人出自东胡一支。 在宋朝时逐渐强大。十三世纪初,蒙古贵族铁木真(即元太祖)统一大漠南北各部落,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此后,“蒙古”便成为各部的统一名称。 蒙古人拥有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至元八年(1271年)定国号为元,至元十六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朝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推翻。元灭后,少数蒙古贵族被迫退回蒙古草原(称瓦刺),开始信奉藏族的黄教。其后葛尔丹等蒙古部落仍对清朝有很大威胁。但大多数蒙古人仍留居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甘肃、云南等地,从事农业生产。 2. 鞑靼 原名为Tatar,本是居住在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语族部落之一。亦称达怛、达怛、达靼、达达、塔塔尔等,为突厥汗国部落之一。 塔塔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语族突厥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突厥亡后,逐渐发展成强大部落,首领称汗。唐以后,在广义逐渐成为北方诸部落的总称。在宋人文献中,往往将蒙古高原各部概称为鞑靼,又就其离汉地的远近、文化的高低不同,区别为黑鞑靼(指蒙古诸部)、白鞑靼(指汪古部)、生鞑靼。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建立大蒙古国后,诸部游牧民均被编入各千户,遂统称为蒙古人,开始形成蒙古民族共同体。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各部时,为蒙古所灭。西方通常把蒙古泛称为鞑靼。元亡后,蒙古族分裂成许多部落(元朝残余退回大漠,称瓦刺),明人称之为鞑靼。其分布地区包括今鄂内河、克鲁伦河流域以及贝加尔湖以南广大地区。1636年降清,鞑靼人逐渐融入当地。现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 现有鞑靼斯坦共和国。首都喀山。 七、结论 总之,中国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多已在历史中消失,如匈奴、鲜卑、柔然、回纥、突厥、沙陀、契丹、渤海、女真、羌、西夏等族,他们除了极少部分迁徙到境外,如北匈奴迁到中亚、东欧,西突厥迁到中亚之外,主要的部分则因迁入中原,与汉人杂居,而融入汉族;另一部分则彼此融合,如匈奴融於鲜卑,匈奴、鲜卑融入柔然,柔然又融入突厥,突厥又融入回纥,契丹则融入蒙古,渤海则融入高丽,女真也融入蒙古,羌人则融入吐蕃;甚至还进一步抟成新民族,如回纥演变成今日维尔族,女真族演变成今日的满族,室韦、突厥、契丹、女真甚至加上汉人演变成今日的蒙古族。但由於互相融合互相吸纳的结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一族是纯种的,尤其是汉族,几乎是融合了所有少数民族的大熔炉。 其他 粟末靺鞨族.渤海国 渤海国(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始建于公元698年(武则天圣历元年),初称“震国”。七年后(公元705年)归附于唐王朝,十五年后(公元713年)被册封为“渤海国”,由于谐音也成为北邵国,与南面的南昭国相呼应。公元926年(辽太祖天显元年)被辽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居民或逃入高丽,或逃入中原,除部分留鱼原地外,大部分被分散于今辽宁各处,与各族融合。 龟兹 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又称丘慈、邱兹、丘兹。古代居民属印欧种。回鹘人到来后,人种和语言均逐渐回鹘化,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 、新和6县市。都延城,唐代称伊逻卢城(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古城)。西汉时隶属于匈奴。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龟兹服从于汉。神爵二年(前60),汉廷在龟兹东乌垒城设西域都护。王莽时重又隶属于匈奴。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汉使班超经营南道,北征匈奴,西域各国重与汉通。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龟兹降汉。汉以班超为都护,居龟兹它乾城。但因与中原交通被阻,西域都护撤回。终汉之世,龟兹叛服不常。魏晋时,龟兹遣使入贡。其后,先后顺属前凉、前秦、北凉。又向北魏遣使朝献。5世纪中叶,龟兹一度为柔然部控制。5世纪末,曾隶属于西方强国 哒。此后,龟兹曾先后遣使于北魏、北周和南朝的梁。隋代时,龟兹臣属于北方西突厥汗国。炀帝大业十一年(615),曾遣使入朝。唐初,龟兹与唐有交往,但仍附属于突厥。贞观十八年(644),唐军攻焉耆,龟兹与焉耆连兵相拒。二十一年,唐兵进击龟兹。翌年擒其国王、权相,唐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显庆三年(658)唐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都城,下设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龟兹开始成为唐朝统治西域的中心。由于吐蕃势力进入西域,唐被迫多次放弃龟兹等四镇。直到武则天长寿元年(692),才恢复四镇,此后约百年间,安西都护府得以稳定在龟兹,故龟兹王城又称作安西。在德宗贞元六年(790)前后为吐蕃攻占。 840年后,龟兹进入西州回鹘势力范围,人种也逐渐回鹘化。随着黑汗王朝(操突厥语的民族在今新疆、中亚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强盛,大概在11世纪末,龟兹脱离西州回鹘,归附喀什噶尔汗,皈依伊斯兰教。从此,龟兹不再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权。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入清版图,定名库车。龟兹地区气候温热,盛产麻、麦、葡萄、梨、桃等;出良马、封牛;山中有矿,故黄金、铜、铁等冶铸业闻名西域;又因处在丝绸之路干线上,中转贸易发达,龟兹锦尤负盛名。在伊斯兰化以前,一直以佛教为国教,是西域小乘佛教的中心。龟兹乐从前秦吕光西征时传入河西,再入中原。隋乐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上龟兹三部。入唐后,龟兹乐又编为十部乐之一。 夫余 夫余国又作“扶余国”。两汉至魏晋(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时期的地方部族政权,是东北地方民族创建的奴隶制国家。夫余居住地当为今嫩江中下游、北流松花江以及拉林河、阿什河流域。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年),解慕漱建夫余国,其王都大约在今吉林市东团山“南城子”地方。到汉昭帝时(公元前86—前74年),其子解夫娄迁都至今吉林省农安县,命称夫余城(即东夫余)。史载“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户八万。”以农为主,经济、文化高于邻近地区。国王世袭,地方邑落由“豪民”统之。两汉时属玄菟郡管辖,东汉末年改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魏晋之际,夫余国向魏、晋朝贡。三燕(前燕、秦、后燕)时期(公元337—407年),夫余国有城和村两级建制。公元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高句丽国好大王伐夫余国,“攻破城六十四、村一千四百”。因屡遭鲜卑、高句丽的攻击而衰落,公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被勿吉所灭,居民分散迁徙,与各族融合。一部分居民东迁并成立了东夫余国(后为高句丽所灭)。后世为便于与东夫余国相区别,遂将原夫余国称之为北夫余。 巴 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曾以今重庆为中心,建立奴隶制政权。 越(亦称百越、百粤)秦汉以前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部落众多,故有百越之称。后逐渐与汉人融合,部分与今壮、黎、傣等族有渊源关系。 蜀族 商、周时期活动在今四川岷江上游一带,西周中期首领蚕丛称蜀王,秦时曾置蜀郡。 大理国(937年-1254年) 位于中国云南周边地区由白蛮人段思平建立的政权。都城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国号大理,尊崇佛教,又称妙香国。 1095年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国,1096年高升泰在死后归政于段正淳,史称后理国。 1253年,大蒙古国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国,原大理国王段氏被任为大理世袭总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