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修身理法及其要义 18、真息与胎息(二)

 苍海浮云 2012-03-30

道家修身理法及其要义 18、真息与胎息(二)

胎息:参见真息。因胎而有之息曰胎息。

伍冲虚《天仙正理》:“夫人身初时,只二气合一,为虚空中之气而已,无胎也,亦无息也。因母呼吸而长为胎,因胎而长为息。及至胎全,妙在随母呼吸而为呼吸,所以终日呼吸而不逼闷。此缘不由口鼻呼吸,只脐相通,故能似无气息一般,此正真胎息景也。”

为何为道者,亦必返至于在胎时之息?在胎时息亦在胎,无口鼻呼吸。离胎后脐断不再与母相通,于是移其窍于口鼻,始有口鼻之呼吸。“逆修返还之理,安得不以我今呼吸之息而返还为胎中息也?凡返还之时,以口鼻呼吸之气而复归于胎息之所,如处胎息之时。渐渐炼至胎息亦真无,方是未生时,而返还于未有息、未有胎以前之境界,不落生死之途者矣。”所以伍冲虚说“凡人有呼吸,则有生死;无了呼吸,即无生死”。为道也可以说就是制服呼吸气的过程,自外呼吸而至内呼吸胎息,再由内呼吸胎息而至无呼吸,连胎息都没有了,方谓功成德就。胎息也只是中间阶段,并非最终目标。

为道为何能有此胎息?《道乡集》:“学道者,能凝神合气,口鼻之息亦自返回气根,不从口鼻出入矣。神气相合,息亦伏于气根,若无息然,所以谓之胎息,又谓之真人呼吸。世人不明息之真机,或以数息为调息,或以闭息为伏息,并不知气乃自伏,息乃自定,勉强为之,皆失自然之妙,是以终无成就也。”

《胎息经》可以谓之是对为道胎息的全面概括:“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以上是为道内之胎息。与此不同的是还有一种无胎的、道外的胎息。道内胎息是因有胎而有之息,道外胎息者是无胎而却有似于有胎之息。前者是自然而然,后者则是用意作为所致。前者可依之得道成圣,后者则只可依之治病延年,而终究有死。如《胎息铭》云:“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吐唯细细,纳唯绵绵,坐卧亦尔,行立坦然。戒于喧杂,忌以腥膻。假名胎息,实曰内丹。非只治病,决定延年。”道外胎息法名目之多,也是举不胜举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