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与五皮饮加减治风心病脚肿
马运福 四川省郫县西南兵工成都医院348厂门诊部
风心病,全名风湿性心脏病。祖国医学列入心血虚,心气不足范畴。风心病出现脚肿(一般在小腿以下,踝骨以上的脚胫部位),按之凹陷,且久而不起,伴有嘴唇发紫,为虚肿。几十年来,从临床观察,不少医者以严用和的归脾汤治疗风心病,疗效均较满意。然而,对于风心病患者出现脚(胫)肿等心衰的治疗,虽离不开归脾汤这个主方,但加减则不尽相同,其效果也大相庭径。笔者采用归脾汤与五皮饮加减治疗,每获显效。
归脾汤由白术、茯神(现多用茯苓)、龙眼肉、枣仁、黄芪、人参、木香、当归、远志、炙甘草、大枣、生姜所组成。本方治疗思虑过度,心脾受损,营血虚少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健忘怔忡、失眠、盗汗、饮食减少、身体疲倦等(与风心病的症状基本吻合)。用龙眼肉、枣仁、远志、茯苓、当归补心养心;人参、黄芪、炙甘草、白术,既补心气又补脾生血;木香舒理脾气,增强补气生血的功能;姜、枣调和诸药,使之各司其职。
五皮饮为治脾虚肤肿之方。方由陈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五味中药组成。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能去肤中的停水,陈皮理气,桑白皮泻肺,大腹皮下气,使气行水散,肿胀消退。因而本方治疗脾虚不能行水,以致周身肌肤肿胀的症候。
风心病出现脚肿,是因为心血(包括心气)极虚,累及脾脏,造成脾虚而致不能行水,从而引起脚肿。笔者用归脾汤与五皮饮加减——即用归脾汤全方(以生姜皮易生姜),加五皮饮之陈皮、生姜皮、大腹皮。因风心病脚肿胀,仅限于脚胫部位,故减去泻肺之桑白皮,以及协助去皮肤中停水的茯苓皮,以防行水太过伤其脾气。
几十年来,笔者用上方治疗风心病脚胫肿胀的病人,绝大多数治愈或好转,其有效率在80%以上。典型病例:
谭×,女,59岁。患风心病20余年,常发生脚胫肿胀,脚胫肿胀时难以下蹲。心慌气短,面色无华,嘴唇发紫,脉象散乱无力,舌苔薄白舌质淡。处方为:人参12g,黄芪30g,白术15g,茯苓20g,龙眼肉18g,当归12g,远志12g,木香9g,枣仁15g,炙甘草10g,生姜皮20g,陈皮12g,大腹皮15g,大枣5枚,竟收非常之效。此后每遇上述脚肿症候出现,常以上方2剂而愈。
文摘卡片
大陵、“失眠”穴治疗顽固性失眠
据《中国针灸》杂志2005年第5期报道,广东茂名市人民医院林廷樾采用针刺大陵、“失眠”穴治疗顽固性失眠48例,取得满意效果。48例中年龄16~71岁;病程90~3650天。
治疗方法:取双侧大陵、“失眠”穴(第二掌骨桡侧反应点,轻按即有酸麻胀或痛感处即是,如反应点不明显则取第二掌指关节后1寸,第二掌骨桡侧缘)。治疗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临床治愈后再针3次以巩固疗效。治疗4个疗程后,39例临床治愈(每天睡眠在7小时以上,伴随症状全部消失,工作、生活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9例显效(每天睡眠在5小时以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半年间有反复,经治疗仍可治愈),有效率100%。
失眠属祖国医学“不寐”范畴,本症病因主要是七情所伤,思虑劳倦太过,或暴受惊恐、体虚等引起心神被扰或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成不寐。大陵是心包经原穴,具有清心除烦、安神定惊之功;“失眠”穴源于道医藏象针灸学,是师传奇穴、经验穴,具有清心除烦、安神定志的作用。两穴相配,效果更佳。林廷樾同时认为此治疗方法简单,取穴少,但治疗时取穴必须准确,治疗方法正确才可取得满意效果。
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
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引起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而导致不孕或流产,占不孕症的20%~40%。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杨继若等采用针刺治疗本病160例,效果满意。《中国针灸》杂志2005年第5期对此作了报道。
杨继若等将本病患者辨证分为肾虚型、血虚型、肝郁型、痰湿型和血瘀型。治疗方法:主穴为归来、关元、子宫、中极。配穴为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肾虚型取太溪、肾俞;肝郁型取太冲;血虚型取血海;痰湿型取丰隆、阴陵泉;血瘀型取膈俞。每月经后12天左右进行治疗,连续针刺10次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142例有效(BBT呈双相,排卵期血孕酮P>10ng/mL,并有排卵或受孕现象);18例无效(BBT呈单相,排卵期血孕酮P<10ng/mL,无排卵和受孕现象)。142例排卵,104例受孕。
杨继若等认为不孕症是脏腑功能失调、冲任病变、胞宫不能摄精所致。关元、中极为任脉和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有补益精血的作用,归来、足三里、三阴交有调补气血作用。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选配不同腧穴,以补益肾气、疏肝解郁、补益精血、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而获效。应用针刺调节内分泌促排卵,为无排卵性不孕症治疗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且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利于推广应用。(本稿件由《中国针灸》编辑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