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海南三章(三)

 放歌渔者 2012-04-03

十二月的海南,气候开始变得有点像江南晚秋季节,而我生活的长江南岸已经雪花飞舞,我早上起来吃早餐,突然发现每天坐在蓬勃绿荫树下,落满了紫色的花瓣,也不知是什么木本花,一时感到有些凄凉。这是不是海南的秋天来到了,心中莫名其妙伤感起来,是为了满地花瓣凄切地漂零,还是为了岁月无情地消逝?就像即将枯萎的花瓣,灿烂开过,然后悄然消失了,当众多目光注视她的鲜艳美丽的时候,谁又想到红颜消失后悲凉和冷落。

时光静静从身边流失,在海口除了看海就没有好去处。每当行走在嘈杂的都市,当川流不息车流喧嚣而过,抑或是匆匆忙忙的人流,熙熙攘攘。空有一身皮囊穿过满目纷乱的街市,心里就感到一种浮躁,仿佛被无情抛到荒芜的沙漠,那是怎样一种飘零的脚步,灵性在一天天消磨。我每当想起封建王朝遭贬的文人,远离了中央政府,在海南这荒蛮之地,那条由征讨大军踏出的山间小道,开始频频走动失意萧然的身影,他们是怎样心情传播中原文化。贬官之中算苏东坡最有影响。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初夏,苏东坡从广州登船往海南流放地。当年苏东坡流放海南儋州甚至想到:首当作棺,次便作墓。后来海南宜人的风光以及岛上淳朴民俗感染了他,远离了世事纷争的苏东坡开始在海南教书写作,中原文化也就是在那些遭统治者流放文人传播到海南,形成独有的海南文化。苏东坡在儋州以戴之身,用自己在文坛的影响力,自觉承担起施教一方的重责。这是一种文化精神的突破,是人格品位的升华。儋州百姓对东坡怀着深深的景仰之情。《琼台旧事录》这样评价苏东坡对儋州的影响:宋苏文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儋州人为纪念他,在东坡居住和所游历过的地方,人们起了许多与其名字关联的地名:东坡井村、东坡田、东坡塘、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坐石。苏东坡在荒野间点亮了一盏文化的明灯。这盏灯,是他生命的永久的延伸。她是茫茫大海中航标灯。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苏东坡结束三年的流放生活,遇赦北归。64岁的苏东坡在北归途中病逝。长期的流放生活,苏东坡做人的原则没有改变:诚实、正直、刚强是他为人的本色。我抽空一定到儋州去寻找苏东坡萍踪。

走近海南三章(三)海南自然风光吸引了我,我想在海南当一回传播现代文化的传播者,结果高不成低不就,郁郁穿梭在大街小巷,当年苏东坡在海南积极传播中原文化,现代泡沫经济幻梦破灭后,现代文化处于真空地带。海南省会海口市很难看到文化类杂志报刊,就是报纸,大多是情感文章。谁都不会忘记海南当初建特区炒地皮的风险,房地产泡沫引起经济危机,风景如画的海南留下很多烂尾楼。新一轮经济开发,海南房产疯狂上涨,难道人们就不吸取历史的教训而重蹈覆辙?海南在经济萧条的背后,那充满了梦幻般的大海,不知道能否激起诗情画意般海洋文化,可能更多是望兴叹。他们之中许多人怅然面对大海无为长叹,心中一定苍白的渺茫,多少人怀着失落心情,惆怅漫步在大海沙滩上,多么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绿州,停泊在一个宁静的港湾。又有多少人梦断海南,把最美妙幻想遗失在海滩上,他们流浪的足迹,早已经被大海的惊涛冲溯得毫无痕迹了。

惊叹住处不远处是青翠的万绿园,镶嵌在高楼林立与大海之间。那天独自前往假日海滩返回时,售票员告之国贸大厦就在万绿园附近。我愉快走下车来,忽然被眼前的翠绿空阔的草坪吸住了双眸。入眼是一片翠绿椰子林,还有葱葱茸茸的灌木,郁郁葱葱呈现在眼前,一个都市难得有这样开阔敞开式的园林。

我于是经常漫步在这块绿色的海洋,心中豁然生出清新的生机。每当寂寞得十分凄绝的时候,孤独的身影徘徊在这万亩园林,一旦踏进亚洲第一园林的万绿园,心如同掉进碧绿的大海。独自静静得远远欣赏远去粉红色飞光流采勾勒出城市的轮廓,都市笼罩在夜色之中,思绪流淌在空灵想象的天地,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这时的心境尤为幽静。或者坐在柔和的草坪上,甚至躺在地毯式的草地上,目光寻找时圆时缺的明月,还有零零散散的星光幽幽高悬在夜空;或者坐在木椅上,独自欣赏往来散步人流在眼前悄声而过,月光明朗照在一张张松弛脸上,朦胧透出悠闲的宁静,尤其是情侣依依而过,心中不免有一种欲望漫过心头。当然更多是享受一种清静、一种沉思,想着远方同样有一颗牵挂心,是不是在黄昏后遥望南方,也许是距离美,彼此想象来自灵感的时空,守住躁动心,久远地沉淀。

感慨于断肠人在天涯,沉重的翅膀已经没有支点了,多么希望找到一块心中的绿州!海南不是我梦中的绿州,我决定离开海南。

 

我可以做梦吗?

四周茫茫大海,

海浪在尖啸地掀起巨浪。

心中的绿州,

已经成为紫色梦境,

是遥远地平线孤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