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说《杂阿含》(四十八)~L

 欲知天下826 2012-04-03

2012-03-31 21:41:37

浏览 14133 次 | 评论 3 条

1285经是天子以偈问佛:“何法起应灭?何生应防护?何法应当离?等观何得乐?”即何法应灭应离,何法应防护?观察什么法可以获得安乐?佛陀对此回答是:“嗔恚起应灭,贪生逆防护,无明应舍离,等观真谛乐。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调伏烦恼者,众苦则调伏;调伏众苦者,烦恼亦调伏。”这些都是基本的常识性佛教义理,舍离嗔恚、贪婪与无明等欲望,而一心慕道,心观解脱真谛,必会获得大乐。经中谈到了“欲”,即我们的各种欲望,是生起众苦之根本;人若做到无欲,则不仅快乐自在,而且对周围的人乃至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也是一种莫大的帮助。如果灭苦,必须先从灭除烦恼入手;而若将烦恼去除,首要便是要将我们的各种欲望灭除。但是很多欲望并非后天形成(当然,欲望和合理的生活需求并不等义),有些则是紧随业力而来,所以有些本能的欲望可谓根深蒂固,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从最基本的金钱来说,虽然戒律中对于这个问题未曾多加渲染,但只要我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便总是无法回避。无论是教内教外,无论居家出家,在对待金钱方面似乎都无法表现出太多的高风亮节。这并不是用“放下”和“放不下”一句话所能界别清楚的,有时候言行不一只是“欲”的表征之一,而决非全部。问题是,如果我们将用“完美”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人,则这个世界上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是好人。坦率地说,我们都是带有某种“问题”的人,有欲,有烦恼,有种种索求和贪婪。荀卿的性恶说,以及耶教的原罪说,与佛家“业”的理论都似曾相识,即我们生来并不是那么清净,总是或多或者地带有某种问题(罪业或罪恶)。故宗教界无一例外地教诲他们的信徒们通过不断的自我改造与身心修炼,从而达到最后的圆满,无论这样的圆满是上生天堂还是往生西方。

而在1286经中,天人就相似的话题继续请教佛陀:“若人行放逸,愚痴离恶慧;禅思不放逸,疾得尽诸漏。”这里提到的问题比较有意思:有人虽然身体放逸,但是如果这个人已经离开愚痴恶慧,时刻安住于禅思之中的话,那么能达到了生脱死吗?就好像济公活佛,虽然喝酒食肉,整天疯疯颠颠,但是从来没有人说他没有道心道行,因为他将自己的心意时刻保持于禅思之中毫不动摇。佛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非世间众事,是则之为欲;心法驰觉想,是名士夫欲。世间种种事,常在于世间;智慧修禅思,爱欲永潜伏。”

佛陀在偈颂之中,首先将“欲”的存在空间作了划分,认为欲不仅存在于世间之色法,非世间里欲亦照样存在,比如说欲存在于心法之中。一个人如果表面安静,心意却天马行空胡思遐想;而另一个人虽是行为乖异,心中却是菩萨境地。但是,无论是世间色法还是出世间心法,如果与欲脱离不了干系,纵然以“智慧修禅思”,则“爱欲永潜伏”。这里有两种理解,一是爱欲只是暂时得以压伏,却不会消灭;二是爱欲从此不会再对我们产生干扰。故而对于世间之色法,却不能漠然视之,当树立色身如虚空之信心,从最基本的五受蕴来细作观察,继而再去观察于心法的种种过患,这样才能超绝生死之流。故虽修禅思,却身行放逸,便仍无法获得究竟的解脱。故比丘对身行方面,当作严格要求,因为世间信众对出家人之所以能生起赞叹与供养心,最直接者,乃是取相于身形也。(3.31.

您可能也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