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核编译(make)之后会生成两个文件,一个Image,一个zImage,其中Image为内核映像文件,而zImage为内核的一种映像压缩文件,Image大约为4M,而zImage不到2M。 那么uImage又是什么的?它是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64字节的“头”,说明这个内核的版本、加载位置、生成时间、大小等信息;其0x40之后与zImage没区别。 64字节的头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image_header { uint32_tih_magic; uint32_tih_hcrc; uint32_tih_time; uint32_tih_size; uint32_tih_load; uint32_tih_ep; uint32_tih_dcrc; uint8_tih_os; uint8_tih_arch; uint8_tih_type; uint8_tih_comp; uint8_tih_name[IH_NMLEN]; } image_header_t; 所以,uImage和zImage都是压缩后的内核映像。而uImage是用mkimage工具根据zImage制作而来的。mkimage工具介绍如下: u-boot里面的mkimage工具来生成uImage(u-boot源码包/tools/mkimage.c ) 这里解释一下参数的意义: -A ==> set architecture to 'arch' -O ==> set operating system to 'os' -T ==> set image type to 'type' “kernel或是ramdisk” -C ==> set compression type 'comp' -a ==> set load address to 'addr' (hex) -e ==> set entry point to 'ep' (hex)(内核启动时在此位置查询完整的内核印象) -n ==> set image name to 'name' -d==> use image data from 'datafile' -x ==> set XIP (execute in place,即不进行文件的拷贝,在当前位置执行) 对于ARM linux内核映象用法: -A arm
-------- 架构是arm 原来在这个-C这个参数这里不太理解,因为我觉得既然mkimage是用zImage去制作uImage,而本身zImage就是经过压缩了的,为什么这个地方还要有一个压缩了,后来想了下,觉得可能是这个工具也可以根据最原始的Image去制作uImage,所以就有了这个参数,不深究。即使将zImage经过压缩后生成uImage的话,我觉得压缩比也很小。 关于-a和-e这两个参数,具体如下: -a和-e后面跟的分别是image的载入地址和内核的入口地址,两者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依情况而定。 当-a后面指定的地址和bootm xxxx后面的地址一样时,-e后面的地址必须要比-a后面的地址多0x40,也就是映像头的大小64个字节。因为当他们地址一样时,uboot是不会搬运映像的。 当-a后面指定的地址和bootm xxxx后面的地址不一样时,uboot会将bootm xxxx地址处的映像搬运到-a指定的地址处,此时,-e和-a必须要一样,因为映像头并没有搬运过去,载入地址就是内核的入口地址。需要注意的是,因为uboot要重新搬运内核映像,所以要注意bootm xxxx的地址和-a之间的地址不要导致复制时的覆盖。 因为zImage是经过压缩而得到的,所以其自身就有解压缩代码。 参考博文:http://blog.csdn.net/sailor_8318/article/details/2773412
2,内核编译(make)之后会生成两个文件,一个Image,一个zImage,其中Image为内核映像文件,而zImage为内核的一种映像压缩文件,Image大约为4M,而zImage不到2M。
其实就是一个自动跟手动的区别,有了uImage头部的描述,u-boot就知道对应Image的信息,如果没有头部则需要自己手动去搞那些参数。 U-boot的U是“通用”的意思。
zImage
是AR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