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武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问道2011 2012-04-05
宝严寺大殿:[新建路6号·明代·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大顺元年(890)始建,名“兴会寺”五代后梁贞明元年(915)易名“再兴寺”德元年 (921)改“太平兴福寺”天圣元年(1023)重修,更名“宝严寺”。年问(13 14~1320)、明嘉靖十二年(1533)重建。寺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大殿坐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五间,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顶脊用预制脊砖、鸱吻垒砌。明间4根金柱的覆莲方形柱础,系唐、宋遗物。部分大杉木柱及前檐梁袱保留宋代原件。主梁上墨书“大明嘉靖拾贰年贰月贰拾贰己卯吉时重新鼎建”。袱、斗拱均彩画佛像、花卉鸟兽及几何图案,是明代著名画家严宗儒、上官伯达手迹。
1932年10月,中央工农红军一军团二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率部首次解放邵武,县革命委员会、县苏维埃政府设此。
邵武中书第:[五四路道佳巷·明、清·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晚期始建,东侧一幢毁于火后于清中期重建。宅占地面积约2900平方米,坐北向南,并列两幢四合院式建筑,两幢之间有花园和书房。均面阔三间,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马头形封火墙。明代建筑为三进三厅,清代建筑为二进二厅。门楼前有轿厅、天井和耳房。砖、木雕饰精致多样。1985年辟为邵武市民俗馆。
李纲祠堂:[李纲路168号·清代·省文物保护单位] 原称“丞相太师忠定李公祠”。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始建,后几经迁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建于今址。乾隆三十年(1765)、道光十五年(1835)及1929年、1938年重修。1984年复修,并辟为“李纲纪念馆”。祠堂占地砸积约2600平方米,坐南向北,由门厅、廊房、正殿、偏殿及庭院、花园、碑亭等组成。正殿面阔、进深均五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祠内存明代《重建丞相太师忠定公祠记》碑,大理石质,圆首,高1.83米,宽0.7米,篆额。碑文学士王直撰,行楷,直下740字,记载明正统年间(1436—1449)复建李忠定公祠于府学大成殿之东。
清真寺:(华光路和平巷·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清净寺”,俗称“回回堂”至元十三年(1276)始建,明洪武七年(1374)重建于今址,清同治八年(1869)重修。寺占地面积约3 000平方米,坐北向南,石构尖顶形。木构宣礼塔,塔上三檐阁式望月楼,八角攒尖顶。主体建筑礼拜殿为明代建筑,坐西向东,四合院式庭院布局,两侧为廊房。大殿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进深五问,卷棚顶。两侧山墙有圆洞窗和拱券窗。殿内板壁绘画花草,书写伊斯兰教经文。
 乌阪城遗址:据明嘉靖《邵武府志》载:“城东北三里溪北,北坪山之上下,有乌阪城。”《史记·东越列传》、肖子开《建安记》等史籍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l10年),东越王余善在闽北筑六城抗汉,乌阪城(今故县)属其一,为邵武最早的城址。黄镇成诗云:“北坪山上越王城,猎骑如云此驻兵”。
越王台遗址:位于市治西北2.5公里,富屯溪北岸,越王村之东,今属邵武综合农场址。咸丰《邵武县志》载:“越王台一名越阳,旧传无诸驻猎之所(注:经考证,属东越余善驻猎之所),后废,有牧子于此得古瓦,皆罗纹雁翅之状,叩之铿如金石”。宋黄希旦诗:“荒台枕古丘,伊昔越王游”。台址呈长方“凸”字形的土堆,土层中夹杂红烧土块,高约2米,东西长27.5米,南北宽16米,出土灰色细绳纹板瓦和大量印纹硬陶。1958年农场垦荒,台基被毁。1986年10月省、市博物馆在越王村北约1.5公里处的山坡上采集到石斧3件、石锛l件、西汉四乳四螭纹铜镜l面、西汉匏壶1件、西汉双耳罐2件。其中西汉壶、罐与崇安汉城遗址发掘出土的陶器风格一致。
南源寺:[城郊镇高南村·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始建,名“中山寺”。明代晚期迁今址,并改名“中山南源寺”。因开山和尚来自广福寺,又称“福源会山”。寺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依次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组成,两侧有经堂、钟楼、鼓楼、方丈室、斋堂、僧舍等,号称“百间”。寺内有大小佛像500余尊。现存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面阔、进深均五间,抬梁式木构架,庑殿顶。尚存有明代铜佛像和瓷香炉,明清时期的樟木印版,元、明原版经书,清康熙印版及板印《华严经》、《法华经》等。
铜青桥:[晒日街道新丰村·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元元统年间(。1333—1335)始建,桥跨铜山、青山之间,故名。明成化年间(1465—1487)及嘉靖二十一年(1542)重建,清顺治四年(1647)和雍正六年(1728)重修。三孔石拱桥,东西走向,长55.6米,宽6.6米,高11米,两座舟形墩。桥面原有廊屋17间,已毁。
灵杰塔:[水北镇石歧山·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洋塘宝塔”。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建,1987年修葺。七层六角楼阁式砖塔,通高21.4米。基座以花岗岩石砌造。各层塔门与壁龛交错对称设置,壁龛内浮雕佛象和花卉。层檐出檐用麻石板,檐角置铜风铎,葫芦刹顶。沿内壁设石磴,螺旋达顶层。楼板及桁条为苦楝木。塔内各层均设置神龛。
聚奎塔:[和平镇水口山·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奎光塔”,俗称“聚光塔”。明万历四十匿年(1616)至崇祯初年建,1990年修葺。五层六角楼阁式砖塔,通高17米。塔基以辉绿岩石砌造。各层交错辟一券顶拱门。门楣均有题刻,底层门额刻行楷明“天启元年(1621)秋月吉旦。聚奎塔。赐进士第、知邵武县事袁崇焕立”。各层五面塔壁均砌拱券顼佛龛,龛内石刻浮雕佛象与花卉图案。层檐用砖麻石板叠涩出檐,葫芦刹顶。塔内砌石磴,螺旋达顶层。各层有壁龛,均有题刻。楼板及桁条为木构。
九级厅:[金坑乡金坑村·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姓宅第。因门厅、前厅、后厅共有九级台阶,故称“九级厅”。又因建筑仿照官府衙门,而称“官厅”。宅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坐西向东,四合院式,硬山顶。门厅面阔三间,抬梁式木构架,梁、柱枋、斗拱等构件硕大。
长明庵:[洪墩镇王玢村·明、清·市文物保护单位]又名“金山吉刹”、“梅谷禅院”。宋代始建,明天顺七年(。1463)重建,清末修葺。庵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坐北向南,由山门(朝东)、大雄宝殿、佛堂、经堂、观音殿、伽蓝殿、静室、斋堂、僧舍等组成。大雄宝殿面阔、进深均五间,抬梁式木构架,庑殿顶。前檐卷棚轩下梁木浮雕花草鸟兽。伽蓝殿板壁上有墨书梵文。庵内尚存宋宝裕三年(1255)铜钟l口,明代铜罄、铜香炉、铜佛像各1件和墓塔1座,清乾隆八年(1743)和二十三年(1758)碑各l通。
沧浪阁:[熙春公园内·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八角楼”。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原为富屯溪上“万年桥”南端的桥堡。清雍正初年,邵武知府周伟为纪念南宋诗论家严羽而改名“沧浪阁”。乾隆五年(1740)重建石桥,原阁随毁。乾隆十四年(1749)复建,1982年重修。阁背临富屯溪,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坐北向南,由牌楼和楼阁组成。牌楼砖石结构,四柱单门三窗式。正中拱券门,八字翼墙。楼阁木构,双层,攒尖顶。底层面阔、进深均三间,周以花窗隔扇,左右施圆月形落地罩,外廓周以栏杆,剔透玲珑。
兴安会馆:[中山路·清代]兴化(莆田、仙游)会馆。清代中期建。馆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坐南向北,四合院式,单进,由门厅、大厅、花园组成。大厅面阔五问,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封火墙。大门有门厅,大厅后有花园。梁、柱、斗拱、雀替等木构件均红漆描金雕饰。
和平书院:[和平镇西门·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代后唐工部侍郎黄峭晚年弃官归隐时创建。现存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建。书院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坐东向西,四合院式,单进,面阔五闻,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周以封火墙。天井两侧有木构双层厢房。
和平黄氏大夫第:[和平镇北门·清代] 共三座,两座坐东向西,一座坐西向东。宅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两进,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周以封火墙。门面饰砖雕松、鹤、梅、锦鸡等。
和平李氏大夫第:[和平镇东门·清代]宅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坐西向东,砖木结构,四合院式,三进面阔均为三间。门楼翼墙砖石结构,壁面饰砖雕人物花卉等。
中乾庙:[和平镇坎下村·清代]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庙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坐西向东,砖木结构,三进均五开间,拾梁、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门楼内有活动戏台。大殿前天井两侧有楼廊。庙内原供奉五通神等,主要为进行傩舞活动场所。
廖氏宗祠:[和平镇坎头村·清代]清顺治十二年(1655)建。祠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坐北向南,四合院式,二进均五开问,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封火墙。门墙砖石结构,四柱单门五窗式,砖雕装饰。门楼内有活动戏台。
赵氏宗祠:[和平镇坎头村·清代]簿早期建。祠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坐北向南,四合院式,单进,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封火墙。门墙砖石结构,四柱单门五窗式,砖雕精致。
下城庙:[和平镇坎头村·清代]又称“惠安祠”。唐代始建,现存为清早期建筑,祀唐镇将上官洎父子三人。上官洎,邵武和平人,在与黄巢军交战中,父子三人俱战死,乡人建庙祀之。庙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坐西向东,四合院式,二进均五开间,进深五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门楼内有活动戏台。大殿前天井两侧有楼廊。庙内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铜钟,高0.9米,口径0.7米,现收藏于市博物馆。
黄氏峭公祠:[和平镇上井村·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后唐工部侍郎黄峭的子孙后裔为纪念其先祖,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建。祠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四合院式,面阔五间,通进深28米,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周以封火墙。
陈氏节孝牌坊:[大埠岗镇·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七年(1742)建,旌表节妇江万里妻陈氏。原址在大埠岗尾街,1990年迁建于大埠岗西南隅之玄灵道院。坊砖石结构,二柱单门五窗式,券顶拱门,宽8.2米,高7.5米。砖雕龙凤花卉等图案。
睢王庙门楼:[大埠岗镇·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阳公庙”。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祀张巡将军。原址在大埠岗街头,坐南向北。1990年迁建于大埠岗西南隅的玄灵道院。门楼坐北向南,四柱单门五窗式,宽8米,高7米。门面饰砖雕花卉鸟兽、人物和几何图案。
中翰第:(大埠岗镇中街·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傅氏宅第,又称“上东升号”。清道光年间(1821—1850)建。宅占地面积约1 200平方米,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四合院式,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周以封火墙。后有绣花楼。门墙砖石结构,四柱单门三窗式。石门框,框石下用石雀替承托,门框上方嵌四枚门簪,簪间镶雕砖,青石门额刻楷书“中翰第”。门面饰砖雕八宝、人物、花草鸟兽等。
下东升号:[大埠岗镇尾街·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傅氏宅第。清代中期建。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坐北向南,砖石结构,四合院式,二进,均面阔三间,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周以封火墙。东西两侧封火墙外有附属建筑。门墙砖石结构,四柱单门三窗式。门外尚存一对旗杆石。
黄氏宗祠:[大埠岗镇洋源村·清代]清嘉庆年间(1796—1820)建。祠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坐北向南,四合院式,单进,穿斗式木构架。封火墙外有附属房。门墙砖石结构,四柱单门三窗式,八字翼墙。门前竖一对旗杆石,上有1对铁制蜈蚣。大殿内神龛木雕极其精致。祠内存嘉庆年间建祠碑1通。
宝积黄氏大夫第:[大埠岗镇宝积村·清代]清代晚期建。宅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坐北向南,四合院式,前后两进均面阔三间,进深五问,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周以封火墙。砖石结构门楼雕饰精致。
金坑文昌阁:[金坑乡金坑村·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是文昌宫内的主体建筑。阁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层木构,三重檐,四角攒尖顶。底层藻井云龙、蝙蝠、金鸡,粉蝶等彩绘图案,梁、枋、雀替等构件漆红描金。
 “儒林郎”第:[金坑乡金坑村·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危氏宅第。清道光八年(1828)建。宅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坐东向西,四合院式,单进,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周以封火墙。门墙砖石结构,四柱单门三窗式,辉绿岩石窗额上刻楷书“儒林第”。门面砖雕和内部木构件雕饰丰富、精致。
金坑桥:[金坑乡金坑村-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又名“水南桥”。清道光八年(1828)建。廊屋式旱桥,跨富屯溪源头金溪,南北走向,长23米,宽4.8米,通高5米。桥屋建于桥南岸,木构,三开间,用柱12根,重檐歇山顶。主梁上有墨书纪年题“道光八年鼎建”等字。
中共福建省委交通站旧址:[水北镇李家墩村·1937年·市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起,游击队以此为活动据点。1941年6月起,中共福建省委在此设立地下情报交通站。旧址系何荣贵宅,普通木构民房。
邵武市革命烈士陵园:(丹台山·1989年·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围剿残留邵武的国民党军的战斗中,许多指战员牺牲。1951年在距市区1公里的万峰山南麓,建烈士陵园,安葬烈士灵骨。1989年,迁建于此。
金坑古建民居群:金坑民居建筑外围匡斗形山墙,外观多为一字叠落式,但在后座也有用参军帽形的;平面多有门楼、内为二进厅布局,正厅构架雕刻细致,廊部斜撑常见凤鸟形式,后座简单,进深很小,明间供神位,柱础较高,多为上木下石八角形。民居中也存在跨空梁减柱形式,檐间距可达9米。
县丞署:俗称“分县衙门”,清乾隆三十四年(1768)设“和平分县”时建,址在和平镇区东南隅,坐西朝东,殿堂构架以抬梁式为主,雕饰精美,漆红描金,气势颇宏。1915年由官产处卖给基督教作教堂-“福音堂”,故又俗呼“教堂”。其内尚存一木牌镌“莫恃片言狱可折”。
旧市义仓:在和平镇东门,为和平的地方性公共义仓,和平古亦称“旧市街”,故名“旧市义仓”,是我市遗存唯一的一座义仓建筑。和平建义仓由来已久,现存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建筑,系由廖氏家族的少岐、少山兄弟秉承其父遗愿,与东门李氏家族首倡并捐巨资和租谷、田地而建。坐西朝东,斗砖封火墙四合院式,大门门额阴刻“旧市义仓”四个隶书大字。其内为一厅两天井,三开间,设仓房四大间,可储谷1000余石。前天井北侧墙上嵌砌两方黑砚石碑记,其一长115厘米,宽50厘米,内容为:“今将始创义仓各户乐捐银钱、田租谷石芳名列左:廖岐山捐洋银壹仟两正;李熙雯捐皮骨田租壹佰四十石正;...”另一长146厘米,宽56厘米,内容为:“李熙雯捐皮骨田段列后...陈元恺捐皮骨田段列后...谢榕捐皮骨田段列后....今将断买皮骨田段列后...。”旧市义仓在灾荒之年赈济灾民与平时救助孤寡贫病发挥了很大作用。
会圣岩:在肖家坊镇的天成岩景区内,悬崖峭壁上一天然岩洞,深10余米,宽40余米,内建祠庙。
会圣岩始建于北宋咸淳六年(1270),系锦溪教谕杨端创建。其初创的目的是建祠宇,安侑祖先灵位,祭祀祖宗,并建书斋等,安孔圣人神位,作为家塾以培植后嗣。因虑及地处偏僻,恐香火有缺,于是辟佛殿,又塑如来等佛像以及关公圣像,招僧住持,集祖、儒、佛、关帝于一体,故名之“会圣”。明景泰元年(1450)又增建屋宇、路桥,成化七年(1471)修葺并增建藏经楼阁,勤石立碑。清康熙元年(1662)遭火焚毁,次年重建。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修。清邑人童祖谦有诗云:“崩崖压四围,空翠落菲菲。绝境何年辟,真仙此会稀。林深宜鸟位,路细罕人归。万象此俱静,山云且莫飞。”
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和观音殿。大雄宝殿左右两根直梁上楷书题记,左梁为:“宋朝咸淳元年敕朝请郎杨植于二年开创梵宫,檀越杨端公偕男宪副公立建造。更祈子孙绵远,富贵长久。”右梁为:“大明成化柒年后裔杨文举、永琳、永华与智等修理法堂、庄严佛像,建立藏经楼阁,刻立碑,迄今光前裕后,显明万载。”观音殿在大雄宝殿左。
会圣岩还遗存一口大铁钟,铭文“大元至正二年(1342)邵武路邵武县二十五都将村保锦溪坊信女杨妙善、男杜文风信同舍资财铸造...。”
谢氏庄仓:俗称“谢家庄”,在和平镇古镇区西南隅。谢姓,原属和平望族之一,在邵武南区一带有大量“庄田”,年收租谷数额甚巨,故于和平建大型粮仓以贮存租谷。其外观上与一般民居建筑无异,为斗砖封火墙围合的四合院,并在封火墙围成的单体四合院的基础上进行合纵连横,形成建筑群。原庄仓建筑有四、五座这种单体合院,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可贮存稻谷万担,号称“万石仓”,是一处少见的古代庄园主大型粮仓。现存还有两座合院,为清中期建筑,穿斗式构架,三开间,有厅堂与天井,厅堂与天井两侧均平面隔成若干间木构仓房,仓房柱间板壁均横向安装,木地板距地面20-30公分以防潮,地板桁条间距很密,以保证承重。现存一座合院仓房建筑仍保存完好。
和平明代民居李宅:坐落和平镇李家巷,巷内为宋丞相李纲第七子秀之的一支后裔聚居处,故名“李家巷”。因巷口有一座“岁进士”牌坊,故又称“进士巷”。
该民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斗砖封火墙围成一个大院落,大门南向,砖构大门朴素无华,无任何雕饰与题额。门内空坪以小卵石铺筑,空坪西面为并列两幢木构合院式天井院,坐西朝东,均为一厅两天井,三开间,抬梁与穿斗混会构架,用材硕大,大式作法,象鼻斗拱粗大,木柱础,柱均有 ,明间金柱木础和柱有雕饰,其他构件则很少雕饰,当地明代民居建筑典型标志之一的厅堂前有两根金柱,柱身以苎麻布包裹后施黑漆。两合院间辟有“孝顺门”相通,既独立又相联。
此宅为晚明时期建筑,虽年代久远,但其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立体构架均保持完整。当地明清民居建筑一般均为封火墙围成的、呈一根中轴线两边基本对称的单进厅或多进厅四合院式天井院形式,而此宅却是封火墙围合的一个大院落内并列两幢中轴线平行的、既独立又相联的单进厅合院,这种大合院内并列两幢小合院的平面布局殊为罕见,有其独特性。
宝积王氏“郎官第”:在大埠岗镇宝积村,建于清代中期,原为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建筑群,由一圈围墙封闭五幢并列合院。这五幢合院坐北朝南,既独立又相连,前为庭院空坪,背面封火墙外是街道,总大门北向临街,门楼朴素无华,仅额镌“郎官第”,入总大门一条南北向的卵石甬道折向东达庭院空坪,可进入任何一幢合院,号称“一把锁锁五幢”。
岐山公祠:在和平镇“武阳门”外,建于清光绪间,为朝议大夫、州司马廖德昌(号岐山)的享祠,系其子传琼、传珍为纪念乃父而建。
岐山公祠坐东朝西,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砖石构四柱三间牌坊式仪门门楼,砖雕花草等图案,门额镌“岐山公祠”四个楷书大字,门墙两侧辟券顶小门,额镌“入孝”、“出悌”。门前辟有约30平方米的长方形泮池,中建石桥连接大门,池内种荷养鱼。在大门外辟泮池、建石桥,这在当地祠庙建筑中绝无仅有,与当地建筑风格迥异。除此池、桥外,岐山公祠基本保留地方建筑风格,斗砖封火马头墙,穿斗式构架,硬山顶。祠内共三进厅,一进为正殿,今保存仍基本完好,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五开间,上辟藻井,大殿神龛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小天井。
樵溪门:[原城关北门(今溪南路)·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小北门”。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始建,为邵武七城门之一,北临富屯溪。宋绍定五年(1232),砌砖石券顶,上建门楼名“眺江楼”。元至正十八年(1358)改建邵武城,易名“樵溪门”。至正二十四年(1364)重修城垣,累石为基,砌砖为墙。明清时期数度修葺,至今城墙上尚可见明“洪武五年 (1372)”、“弘治十八年(1505)”和清“康熙七年 (1668)”等纪年铭文城砖。1986年重建砖木结构城楼,重檐歇山顶。现存城墙东西走向,长约300米,通高9.3米。城门券顶,高4.5米,宽4米,深8米。门额嵌黑页岩石匾,上刻楷书“樵溪门”。
行春门:[市区东关·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俗称“东门”。元至正十八年(1358)始建,明清修葺。现存城墙主要为明代建筑。城墙砖石结构,断面呈梯形,长约200米,高8米。城门宽4米,深7米,上建木构城楼。所有木构建筑均于20世纪50年代拆毁。
四都宋代窑址:[水北镇四都村·宋一清·市文物保护单位]今称“四都窑”。共有三处:后门山、巴掌山、拳头山,分别称为上窑、下窑、水尾窑,以下窑最大。分布范围约2.64万平方米,号称“百座窑”。元、明时期烧造最盛。龙窑长约30至50米。宋、元时期产品有瓷碗、盘、碟、高足杯、罐、壶等,以小口瓷罐居多。装饰手法以印花为主,亦有划花、堆贴。胎质细密,色自和灰白,釉色以青自釉为主,亦有少量酱釉。明清时期烧造青花瓷。窑具有匣钵、垫饼、支圈。烧制方法有正烧、覆烧、选烧三种。
福善王庙:[水北镇大乾村·明、清·市文物保护单位] 隋末唐初始建,庙名“欧阳太守庙”,又称“惠应庙”、“惠应祠”。祀隋泉州太守欧阳榷。宋政和年间(1111~1118)欧阳裙被封为“福善王”,改名“福善王庙”。庙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坐西向东。大殿是明代建筑,门楼戏台和天井两侧楼廊是清代重建。大殿面阔、进深均五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戏台木雕戏剧人物和花卉瑞兽图案,并保存有楹联和匾额。庙内尚存宋嘉定年间(1208—1224)《惠定庙碑记》1通,石刻“福善王庙”、“樵西一境”门额各l方,均为黑色页岩质。
黄峭墓:[和平镇坎头村·五代后周·市文物保护单位)黄峭(871—953),讳岳,又名峭山,字仁静,号青冈,官至后唐工部侍郎,是邵武等地黄姓开基始祖。墓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墓丘用鹅卵石砌成半圆球状,前有栏杆,周用石板围就,地面铺石板。墓前石碑方首,高1.3米,宽O.77米,直下三行楷书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八八吉立,祖考名峭、字山黄公之墓。二十一股子孙敬立”。另有道光十七年(1837)立黄族禁碑1通。
张氏夫人墓:[水北镇一都村·宋代·市文物保护单位]为宋丞相李纲之妻秦国夫人张氏墓,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明成化初,邵武知府冯孜重修。今地上墓丘已毁。
黄中墓:[水北镇故县村·宋代·市文物保护单位]黄中(1095—1180),字通老,赠太师,谥简肃,宋绍兴五年(1135)进士,历任礼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以龙图阁学士致仕,晋为端明殿大学士,朱熹曾登门投书,执弟子礼。墓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墓丘呈半圆形,直径3米,高0.5米。墓前尚存石翁仲、石羊等。1986年被盗掘。
上官家庙:位于和平镇坎下村前山坪自然村,据《闽樵和平上官氏宗谱·建造祠堂经略》载,创始于明未清初,道光重修、扩建,光绪复建牌楼、照墙,其四柱三间八字形牌坊式砖构仪门雕工艺极精湛,堪称上乘之作。
天成岩:自“天上人间”前行百余米,即抵天成岩山巅,山顶为巨石所复,成一凹洞,大可容一、二百人,形如雄狮张口,威严森然,游人立於狮口,极目远眺,群峰竞秀,虎虽有兽王之称,但在雄狮面前,五虎也得俯首称臣,俯伏於雄狮之前,称五虎朝狮,西有祖孙峰等千峰迭翠,波澜壮阔,雨过天晴,则云雾飘缈,山峰若隐若现,游人至此,妙悟“天成”含义。在往天成岩路口,早在光绪十八年(1892)秋月,就立一“天成岩禁碑”,保护天成岩植被生态。
廖氏“大夫第”:坐落和平镇西门。坐东朝西,二进厅。其建筑立体结构较特殊,一进厅天井两侧有楼,楼内木雕饰丰富,木刻楹联和月梁镌刻的文化内涵深厚,气氛极其雅致。尤为罕见的是,该楼砖墙上辟有专供熬鸦片的壁炉,反映了当时一种社会习气。此建筑本身即是文化和民俗的代表物,时代感强烈。
锦溪杨氏宗祠:位于肖家坊镇将上村坳上自然村与碗厂自然村之间,距锦溪码头约一华里,是进入天成岩景区的必经之路。
杨氏宗祠坐北朝南,砖木构,四合院式,斗砖封火马头墙,穿斗式构架,单进殿,面开五间,约12米,进深九间,约22米,现存建筑面积260余平方米。砖石构四柱三间一字形门楼,额镌“杨氏家庙”,有砖石雕饰但不甚丰富。门楼内建有活动戏台,天井两侧为廊楼看台,西侧封火墙外原有护厝建筑(厨房、贮藏室等)已塌毁无存。
现存的锦溪杨氏宗祠为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创建,历时三年告竣。
坪坪岭遗址:[水北镇政府驻地东北1公里·青铜时代·市文物保护单位]1953年发现。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采集有石斧、石锛和灰硬陶片。陶片纹饰有篮纹、席纹、方格纹,可辨器形有尊、豆、罐。
宝积古井:[市文物保护单位]宝积村有一条卵石铺筑的古街,长约500米,街中有一口古井。这口古井,井内壁以凿为内孤形的麻石砌筑,不甚深,约3-5米,口径80公分。青石井圈,高仅50公分,井圈口被吊桶绳长期磨损,已呈许多深深的凹槽,井圈外壁镌有“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岁立“的铭文。这个井圈只是康熙年间所重立,这口井的创始年代远不止清康熙。但具体创始于何时,无文字史料记载,至今也无人知晓。北宋以前,这地方称新兴里,北宋时改名宝积,作为宝积三宝之一的这口井,应当是在唐、五代至迟也在北宋初时已有。传说:古时候,新兴里缺水,村民们用水困难,村边一条一小溪流,又浑又脏,而且时常干涸,人们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山水饮用。有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路过这里,长途跋涉,口干舌燥,到村里讨口水喝。问了几家,都不肯给。有的说:”我们好容易从老远的地方挑来一点水,自己吃都不够,哪能有水给你喝。”有的说:“我们这的水又浑又脏,又苦又涩,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找水喝吧”。后来问到一个老妪家,这老妪说:“你要是不嫌水不干净、不好喝,那就喝点吧。”舀了一瓢给这老道。老道喝了水,很感谢老妪,对老妪说:“借我一个晾盘用一下,明天你们就有好水喝了。”(晾盘,以竹蔑编成,类似竹筛但无孔隙,专门用于晾晒物品的一种地方日用品。)老妪拿出一个晾盘给老道,老道把这晾盘往街中倒扣下去,画了一道符,念了几句咒语,就走了。第二天,在老道倒扣晾盘的地方出现了一口水井,井中水清澈纯净,水昧甘甜爽口,沁人心脾。从此,村民们再也不用喝脏浑苦涩的水了。
这口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水井之所以被人们视为一宝,除了水质清澈甘甜外,还是酿酒的绝佳用水。用此井水酿造的酒味道特醇,至今村民们酿酒,还是要选用这口井的水,甚至周边七八里十几里远近的人们,也会跑到宝积来挑这井水去酿酒。更为神奇的是,这口井就在街心,长期以来时常有人不小心掉入井里,但无论大人小孩,掉到井里都不会沉下去,上千年时间,从来没有发生过有人落人井中而淹死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