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的发展:阴阳平衡之道

 刚柔互用 2012-04-06

企业的发展:阴阳平衡之道

总裁网 作者:李耀波

    平衡与不平衡是宇宙事物联系变化的基本规律之一。平衡是一种稳态、常态、是渐变的。因为平衡,生命才得以存在。不平衡是一种动态、非常态、是突变的。因为不平衡,生命才得以成长。生命动态平衡发展之道,既包含对平衡的理解,也包含对不平衡的理解。平衡与不平衡是辩证相关的。有平衡,才有不平衡;有了不平衡,才有平衡。

    中国古人养生治国,最讲究平衡。有阴阳的平衡,体现在“阴阳鱼”图示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阴一阳谓之道。有五行的平衡,体现在“五行相生相克”图示中,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宇宙生命就是在这种生克平衡中成长变化的。有了平衡,才有了生命成长的前提,而失去平衡却有两种可能:一是灭亡,一是向另一种形态转化。懂得生命平衡成长之道,既可以主动地创造“平衡”以求稳定生存,也可以把握“不平衡”带来的机遇,以求创新成长。人体平衡、身体健康固然好;可是,偶然生病,暂时失去平衡,经过身体调节,重新回复平衡,也未必就不好。譬如,有些人从来不生病,可一生病就是大病,一病不起,甚至失去生命;有些人虽然偶尔生些小病,身体却在小病中提升了免役能力,因而不容易犯大病。人类用疫苗防治传染病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利用短暂的不平衡以求身体长期平衡。由是观之,我们在探讨生命平衡之道,并不是意味着否定“不平衡”,而是要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保持某种动态平衡,实现生命的长期成长。

    对于生命型企业而言,平衡的观念是相当重要的。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就是在企业使命的指引下,长期不懈地把握企业阴阳五行的动态平衡。这里先谈企业的阴阳平衡。

    阴阳是相对的概念。“母”是阴,“父”就是阳。企业领导人是“阳”,企业员工就是“阴”;创始人是“阳”,接班人就是“阴”;销售是阳,服务就是“阴”;生产是“阳”,研究就是“阴”;经济是“阳”,文化就是“阴”;新进员工是“阳”,老员工就是“阴”等等。你总可以在企业中找到这样成对的事物,而且进一步还会发现,阴不是绝对的阴,阳也不是绝对的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譬如,领导人相对于员工是“阳”,但领导人又属于老员工,则是阴;新进员工相对领导人是“阴”,但相对老员工又是“阳”。所以阴阳说与西方的辩证法是有差别的,辩证法讲究“对立统一”,而阴阳说则讲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变化之道”。后者包含了对立统一规律,并且更适于研究事物的变化。

    由于人都是有主体意识的,人容易有为而偏离平衡态,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人只要有生命就要“为”,有为,就生“伪”。(“伪”字就是“人”加“为”构成的。)老子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不要去为,而是让人知道人为生伪的道理之后去“大有为”。在企业里,因为我们人为去经营、去生产、甚至去管理,就会产生阴阳失衡,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不必大惊小怪,关键在于你能否意识到所作所为产生的不平衡;你是否能及时采取措施去调整这种不平衡,使组织恢复新的平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企业为了生存,全力抓销售,老板也奔赴一线拉定单。几年过去,整个企业呈现销售一边倒的景象,生产、研发、服务、企业文化等等,全靠边站,阴阳失衡越来越明显。如果企业领导人能较早地发现这一问题,并及时做一些调整:销售阳气太盛,可适当放慢或者注重于销售利润的创造,增加阳中之阴;其它部门阴气太盛,可适当调整政策,创造条件,招收新人,鼓励士气,以增加阴中之阳。一段时间之后,企业又会走上健康平衡的发展大道。如果企业领导人未能及时发现,或者虽然发现了,却被短期的销售业绩冲昏了头脑,任其发展,其结果可想而知。

    在企业用人方面,阴阳平衡,更是重要。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有科学依据的。在组建团队或部门时,一定要考察团队中员工的性别、年龄、性格、脾气、学历、经验、个性、爱好、特长等诸多因素,尽最大可能保证阴阳平衡(这里的阴阳不单指男女,而是上述所有方面的互补),争取能做到“一团和气”,注意这里的“和”不是“同”,孔子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求“同”,是一边倒;而“和”恰恰是阴阳调和。“和”是允许团队中有不同声音的,但是他们能演奏出最好的“和声”。

    在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阴阳平衡。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俗话说的“胡萝卜加大棒”,庶几有点道理。“胡萝卜”是阴的一面,柔的一面;“大棒”则是阳的一面,刚的一面。企业文化与精神,就是“胡萝卜”;企业制度、管理流程等就是“大棒”。企业领导人如果用心去体会,去运用这些规律,是不难有所作为的。

    然而,强调阴阳平衡,绝不是鼓励人走被人误解的所谓“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极高明的智慧,一般人误会为“和事佬”、“调和主义”),一动也不敢动,深怕失去平衡。譬如,有些书生创业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他们根据书本知识,把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得四平八稳的,企业制度也极尽完善,就是不敢面对市场。因为在市场里,左也是风险,右也是风险,于是守在中间不敢行动,只有坐以待毙。真正的平衡之道,如同骑自行车随时都在左右摆动,遇到上坡,慢一点;遇到下坡,快一点;遇到左拐弯,要把重心向左倾;遇到右拐弯要把重心向右倾;遇到大拐弯,大倾;遇到小拐弯,小倾……极尽平衡艺术,只要自行车不倒即可。所以真正阴阳平衡,是一门艺术,是相机行事,随遇而安,以至随心所欲的。一句话“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可见,阴阳平衡的关键在于“心平”,“心平”才能“气和”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