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末,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专业标准(试行)。近日,教育部又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如若再算上校车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学校收费标准……可以预见,“标准”将成为2012年度热词。 标准,是区分对错的参照,是评判优劣的坐标,是矫正航向的圭臬。标准化建设,是现代课堂走到2012年后必须直面正视和加大探索的必由之路。在这种背景下,本刊推出“新课堂工具箱”栏目,立足学生的学,条目清晰地总结、梳理、规范关于新课堂的概念和流程中的细节,凭借标准的发布,方便教师借鉴、提取、使用。 一、新课堂标准 新课堂的理想状态可以用10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具象的描述可表现为以下特点: 1.知识不是靠教师传授获得,而是通过“超市”形式,任由学生选择。“知识的超市”的隐喻是,课堂要具有三个特性:自主性、丰富性、选择性。 2.课堂的价值体现出从“知识”到“生命”的质的关注。“生命的狂欢”的隐喻是,课堂要具有三大自主特质: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3.课应该是学生的课或者自主学习的课,而不是教师的课、教师为中心的课。 4.课堂是一种生生、师生交互并共同作用的“合作”过程,因而课堂应该是一个工作“场”,当我们把好学校解读成是“一方池塘”时,课堂自然也应该是一个富有生机的“水洼”。 5.课堂是一种“个体”的内心思想、感情、心理需要,因而课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甚至要把学习描述成“一件个体的隐私活动”,教师要敢于“捍卫学习隐私”。 6.课堂终究是一种“人学”文化的真实体现,因而它应有平等、自由、民主氛围;人与人,相互包容、倾听、接纳…… 7.要基于师生共同体和一切学习共同体(对子、小组、班级)的健康、持久、良性的发展,教师必须解决师生发展的冲突,明确“通过发展学生”,从而“成就自己”的价值观。 8.有从学习规律出发的科学的教学流程: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展示——反馈。 9.符合“先学后‘教’”思想:教师的作用主要发挥在对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条件的创设上,所谓课堂主导,应体现在对学习困惑的“点化”、点拨上,因而课堂应遵循“先学后‘交’”的思想,这个“交”就是“主导”,而不是“教”。 10.动静结合的课。好的课堂是生命的体现,动和静都是生命的形态。 解读:当我们在表达教学是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时,实际上还必须着重强调一句,学为主体。课堂教学真正的考验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生命成长方式的认知,以及这种“思想”和“认识”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呈现。 学生最主要的生命成长是学习或者说是通过课堂活动来成长。因而,教学的研究恐怕要回归到“学生”和“学习”本身,才将变得富有意义和生机。以生为本这一人本主义追求要求我们必须重塑教学这一概念,“新课堂”对这一概念的重塑提供了可能性,并为优秀卓越的“新教师”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实际上,有很多人都试图描绘“新教师”与“新课堂”,比如威廉.格拉瑟说是“积极的”、“支持的”,罗伯特.弗里德称之为“热情的”,维托.帕隆则说是“奉献爱心的教师”,特德.赛兹说是“人道的事业”……林林总总,实质上,人本主义对教师和课堂的思考永远是:道德和人性!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没有谁能用全真的语言予以厘清并找到一条最理想的评估方案,但总有相对较好的东西可以用来表述。
二、新教师标准 “新教师”显然不单纯是一个知识的“二传手”,他应该扮演4个“者”:教育专业者、学校生态的建构者、学习和生长的开发者、信念的传播者。 1.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感,努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心灵进化。现阶段,必须敢于投身课改,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之路,做一个大任和使命的担当者。 2.教师要成为一个信仰者,服务人类,奉献教育,热爱学生。 3.专业者,应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专业化的支撑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也就是基于“人本”的对学生的尊重、研究、认识。教师专业化水平,主要取决于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要具备学科知识“心理学化”的能力。教师必须清楚,教学不是灌输和表演,从“教中心”到“学中心”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勇气,而且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高度、境界。 4.必须“认识”学生,一切“从儿童出发”。 5.捍卫学生主体,保卫学生的好奇心和展示欲,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6.教师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理解和宽容学生,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生活和成长营造一个温暖、自然、信任的场所。 7.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不可越权、盛气凌人甚至总扮演某种权威。 8.不随意布置作业,不侵占学生的生活隐私空间。 9.激励和奖励学生,敢于让学生超过自己。 10.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成就学生、发展自己。
解读:我们一直不厌其烦地倡导教育必须是基于对人的“信仰”。从狭义的教育学角度,这个信仰应该是对学生生命成长方式的“遵顺”,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在《中国教师报》自己的“教育学”里,我们用“四新”概念承载这样的教育认识: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 “四新”的关键在新教师,核心在新课堂,唯有新教师才能有新课堂,有了新课堂才可能有新学校,只有新学校才能培养新学生。我们所说的“新教师”与工作年限、学历、年龄、性别甚至知识水平都关联不大,并不是指新入职的教师,而是指具备“三观”的教师。所谓“三观”,一是教育观:教育即“人学”,是“从儿童出发”的对学生的尊重、发现、认识、接纳、包容;二是教学观:以“学中心”来围绕学、设计学、服务学;三是学生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是“第一”教学资源;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 按照教育部最近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条例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理念,即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新”在内涵发展、教师评价和教育价值指向上完全符合条例要求。 三、新学校标准 好学校到底是什么样的?升学率高、大楼林立、绿草如茵的学校就一定是好学校吗?好学校没有严格的界定,但至少要有下面若干特点。 1.教育即“人学”——富有人性,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2.以儿童为课题,立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有一名从来不自诩为“教育家”的校长和一支热爱学生的教师团队。 4.不是应试名校,甚至不一定有很高的升学率;不是硬件名校,甚至不一定是重点学校。 5.有文化,但文化一定不是控制和专政;尊重差异,注重过程,淡化竞争,崇尚合作。 6.不抢生源,不挖“名师”,善待每一名师生,维护教育公平。 7.崇尚学生主体和自然成长,准许学生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8.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丰富多样的学校生活。 9.是一个让师生在精神及身体上感到安全而愉悦的场所。 10.有良好的教学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教学,更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追求学生学习能力的生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收获。
解读:好学校到底是什么样的?升学率高、大楼林立、绿草如茵的学校就一定是好学校吗?我们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中国教师报》曾提出“好学校是一方池塘”,这个借喻来自于梭罗《种子的信仰》里的一段话: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你一旦挖好池塘,大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相对传统名校,这里的“池塘”,是一个教育的环境生态概念,要求学校首先立足平等,包容、接纳、尊重每一个学生。这很不简单,当传统的“教育学”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学校评价的几级指标时,我们有可能真的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渴望,忘记了教育正在以愈加高尚的名义对生命施以暴行,学校教育必须对生命负责,这是一道再也不可逾越的底线。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升学率比孩子的生命更重要!如果连“人”都不在了,那么,一切和“人”相关的——也就灰飞烟灭了。
四、新学生标准 “新学生”的标准,是基于对教育目的和期望的判断。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那么,“新学生”就代表着“新人类”,他们“族群”和数量的多少决定着“未来世界”的性质和品质。 1.新学生需具有终极使命感,放眼世界,他是“地球村”里的公民。 2.要敢于担当,对自己和自然负责,对社会和家人负责,对国家和人类负责。 3.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4.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5.有自信,有毅力,有意志。 6.会反思,敢质疑,善沟通。 7.具有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8.有契约精神。 9.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10.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解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当我们把好学生定义为“成绩”优秀、循规蹈矩、遵守纪律、老实听话时,教育就昭示着离“人”越来越远了。如果回到“人本”价值观上思考,学生首先是一个“独立”于一切目的之外的人,而工具教育显然是“反人”的;其次,传统的以控制为手段的教育,显然是对个性的剿灭;再其次,学生是“个体”,他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学校作为一个“群体”概念,则要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与担当。 最近胡锦涛同志的一段讲话,对于我们明确好学生标准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他说:“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地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温家宝同志也曾说过:“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 在《中国教师报》的“四新”教育学里,我们认为“新学生”首先应身心健康,其次要敢于担当,再其次是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实践、创新、合作等基本能力。小平同志曾经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要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新学生”标准的提出,是基于教育现实背景下的新时代、新任务、新内容。 五、“新文化”标准
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的深处是文化。在我们看来,传统课堂背后也有文化作支撑,但这种文化是什么形态和性质的?我们把它叫做“不相信学生文化”,因为太多的“不相信”,才导致不放心、不放手、不信赖、不归还……才有公然的“替代和包办”,才有命令、指责、干预、统一、惩罚……那么,“新文化”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1.新文化首先是学生的文化。 2.新文化必须体现出三个关键词:自然的、人性的、成长的。 3.新文化不是专制、控制、囚禁,而恰恰是引导、点燃、激励; 4.新文化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与此对立的可能是有“毒性”的“文化”。 5.新文化基于“人本”,强化“人”的生活和生命意义。 6.新文化一定是主张自由、自主、自立乃至于学生自治。 7.新文化强调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8.新文化主张多元评价,人人成为最佳的“我”。 9.新文化认同下列理念: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课堂即成长。 10.新文化是知、思、行合一的文化,是把孩子引入大海,而不是引入水管;是在心灵上写诗,而不是在伤口上撒盐;新文化该给予人一生有用的东西。
解读:课改说穿了是改文化——变传统的控制、管制、囚禁为点燃、激励、唤醒。这应该成为学校新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如果说教育的支撑是思想,那么文化应该成为学校的“魂魄”,改造学校文化,便是为学校“招魂”、“铸魂”。 遗憾的是,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依然有学校在煞费苦心地专注于为学生编制一个个的“金笼子”,他们打着“弘扬国粹”的幌子,以“课程”和“为儿童负责”的名义倒行逆施,忘记了教育原本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与其说我们是在倡导改造文化,不如说我们是在鼓励转换一种管理思想、营造一种生长氛围、构建一种全新的“学校关系”,或者干脆说——为成长提供一个“条件”,而不是去野蛮地侵占、开采“儿童世界”,扼杀儿童的自然天性,粗暴剥夺儿童的经历、体验和创造,或者“专门与儿童作对”! 我们什么时候学会了包容、尊重、接纳了儿童的一切,学会了“认识儿童”,学会了“从儿童出发”,我们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学校文化,因此,我的结论是学校文化必须是儿童的文化,而非校长、教师的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