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诗为何很少押仄声韵——五谈格律诗词的写作规则

 田牧 2012-04-08

律诗为何很少押仄声韵

        ——五谈格律诗词的写作规则

 

律诗一般都押平声韵。押仄声韵的相对要少得多。古诗和绝句都有押仄韵的,但律诗一般不押仄韵(但也不是没有)。有的书上说律诗不可押仄韵,那是作者读诗太少,不知道有押仄声韵的律诗。唐著名诗人刘长卿五律《湘中纪行》:“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清朝复暮,如待扁舟赏。”唐代另一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五律《蒙池》:“潆幽壁下,深净如无力。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地灵草木瘦,人远烟霞逼。往往疑列仙,围棋在。”

仄韵五律还有杜甫的《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清乾隆进士法式善《宝珠洞》:“行到翠微顶,翠微全在下。峭壁不洗濯,孤青自淡冶。山声石上来,暮色天地写。土灶燃松柴,放出烟一把。”

仄韵七律如宋代黄庭坚的《秋怀二首》(其二):“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翻手覆云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再如宋代苏轼的《台头寺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其一):“霜林日夜西风急,老送君归百尤集。清歌窈眇入行云,云为不行天为泣。红叶黄花秋正乱,白鱼紫蟹君须忆。凭君说向髯将军,衰病相逢应不识。”

你看,从唐朝到宋朝、再到清朝,都有诗人写律诗押仄韵。押仄声韵,能吟唱出一种刚烈悲壮或幽凉凄绝的气氛,往往有特殊的艺术效果。但为何很少有人写,甚至有人以为律诗不能押仄韵?尚未看到权威的解释。笔者试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仄韵结尾不便吟唱。古代吟诗词,实际是吟唱,押韵句拉长声。平声字是开口音,适合吟唱;仄声字是闭口音,不便吟唱。近代很少听得到吟唱诗词的,不便举例,但戏剧中有类似情况。如京剧,唱腔结尾一般都是平声。《杜鹃山》中柯乡的大段唱腔《乱云飞》押的是仄韵,每句结尾用不上优美的拖腔,作曲特意设计了一种把拖腔放在唱句中间的唱腔,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二是,仄韵结尾的律诗是变体格,不如正体格用得多。经过六朝到唐朝近五百年的发展完善,格律诗词的写作规则已相当丰富完美,历代诗人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古人是非常重视格律诗词写作规则的,作诗尽量不出拗句格(一句或一联拗而不救的诗),不写成拗体诗(即两联不依平仄常格的诗),多用正体格,少用变体格。因为有诗格词牌、押韵对仗等诸多限制,创作出规范的格律诗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读古代的诗词可以发现,拗句格和拗体诗也为数不少。古人诗词中出现拗句格和拗体诗,并非故意而为之,多是诗词中提及某物某事,不合诗格词牌、押韵对仗的要求,又没有恰当的字词的字词可替换,只好留有遗憾。

三是,押仄韵的诗只是在一些特殊场合才写。如宋代苏轼的押仄韵的七律《台头寺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其一),从标题可以看出,东坡先生是分得“忆”字和“人”字(诗友相约赋诗,选定一句诗文或几个字为韵分拈,依拈得的字所在的韵部押韵赋诗)。“忆”字属唐韵仄声“十三职”,所以,他必须写一首押“十三职”的仄韵律诗了。但“十三职”的字又不够用,所以和“十四缉”(急、泣)通押。

创作格律诗词的过程,就是努力使自己的作品符合格律诗词的写作规则的过程。对现代人来说,创作出规范的格律诗词就更难了。我时常遇到过有创作愿望而没有灵感的情况,身在某处某景,十分欣赏,非常感慨,吟出一句,就再也想不出合适的对句,时过境迁,也就作罢。如在四川黄龙见宝顶山尖上飘起一片旗云,当时吟得上句“旗云疑是风吹雪”,到下山也想不出合适的下句。还有一次在东便门角楼上,看见一门古铜炮,想到清朝军队的愚昧,吟了一句“清军炮队善扶乩,” 到下城墙也想不出合适的下句,该日无诗。我的体会是:写格律诗词首先要学习古人尊重写作规则,写不出来时可以先放一放,写好后要反复推敲,写诗要顺其自然,不可硬凑瞎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