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印会河教授三十八方集验(12)大柴胡汤加减

 关东老圃 2012-04-08
 
12 大柴胡汤加减(源于《伤寒论》印氏加减)

[方药组成 ]柴胡l5克.赤芍l5克.黄芩l5克.半夏lo克.枳壳lO克.

大黄9克(后下).茵陈3O克,郁金1O克,川金钱草6O克,蒲公英30克,全瓜萎3O克


[功能]疏肝利胆。

[主要症状]身目俱黄.右胁胀痛拒按.上引肩背.脘腹胀满.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主要辨证要点]本证系湿热郁阻肝胆.胆汁逆人肝所藏的血中.随心脉周历全身.故见身目俱黄,右骑胀痛拒按,肝胆湿热.停结胃肠,而致脘腹胀满.大便干结。惟胆病之痛.常上引右侧肩背.是其特点。

[适应证)胆囊炎.胆结石、胆道感染和肝炎等.

(加减)胆结石加鸡内金10克,芒硝9克(元明粉5克分冲)以软坚化石.胆道感染加五味子10克,柴胡加量至30克、山豆根lO克以抗菌解毒,胆囊炎加生牡蛎30克,以软坚消肿.

〔验案〕李某,男,55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098947.初诊:1989年l1月30日。主诉:右胁痛1年余.加重1十月.病史:右胁疼痛间断发作1年余.近1个月来右胁痛。放射至右后背.伴有口苦、耳鸣,疲乏无力.北京同仁医院B超检查示:胆石症(充满型).素有糖尿病,且有 “三多一少” 症状.经服中药后症状减轻.

检查:BP 140/110 mmHg.B超示;胆石症(充满型).空腹血糖277 mg/dl.屎糖(++),舌质红.苔少.脉弦细。

辨证:肝胆湿热,气阴两虚。西医诊断;胆结石、糖尿病。治法:清利肝胆.佐以井阴。

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l0克.枳壳l0克赤芍3O克,川军6克,川金钱草10克,郁金l5克.茵陈30克.川楝子15克,王不留行10克,鸡内金l2克.海金沙60克(包),生地l5克,麦冬12克,元参l5克。

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1990年2月12日。上方连续服用2个月来.右胁疼痛明显减轻,尿糖转阴。 “三多一少 ”症状明显改善,手麻木.掌热,舌质红苔少,脉弦细,仍拟清肝利胆.继续观察。

处方:柴胡l0克,半夏lO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赤芍30克,川军6克,元明粉6克(分冲),鸡内金l2克.海金沙60克(包),王不留行lO克,川金钱草90克.郁金15克。茵陈30克,蒲公英3O克.7剂.每日1剂。

随诊一1992年3月5日,上方持续服用巳1年,症状完全消失,右协及右侧后背疼痛未再发作,精神食欲正常.在同仁医院复查B超示,原充满型胆结石已排出2/3以上.中日友好医院B超示:胆囊内尚可见2.7及3.3 cm结石各1块.墨菲征(一)。

[按语]湿热聚结于肝胆,煎熬结成砂石.阻塞胆道.不通则痛,致使右胁痛连后背,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伴耳鸣口苦。素伴气阴两虚,久患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易产生胆固醇结石。治疗原则上以大柴胡汤为主.清利肝胆湿热.加用印老自制的三金排石汤中的川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以强化排石化石作用.茵陈、郁金、蒲公英利胆解毒.元明粉泻热润燥.使胆囊收缩.以利结石的排除.佐以生地、玄参、麦冬益气养阴增液.以疗消渴.标本兼顾.相得益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