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州片医”模式探索

 田王老羊 2012-04-09

“郑州片医”模式探索

 

郑州市辖九区、六县(市),中心城区共有街道办事处58个、社区居委会477个,市区常住人口300余万人。郑州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始于1999年,十几年来,通过省、市、区公立医院主办,企事业医院、城区内乡镇卫生院改造转型和向社会公开招标等多种途径,全市共建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0个。2008年借鉴英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结合我国片警的服务理念,郑州市率先提出了“片医负责制”服务模式的思路,这种由全科医生、护士和公卫人员组成的“片医小组”,在最初7个社区试点的基础上,已发展壮大为覆盖全市的629个团队,成为以“片医负责制”为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郑州模式。

郑州片医模式的三大探索

1、如何满足社区不同人群最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

社区居民医疗卫生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怎样最大程度的满足居民需求,为他们真正解决一些医疗保健方面的问题,是片医负责制实施之初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这个底牌摸不清,片医就得不到大多数居民的认可。历经多次论证,郑州在“六位一体”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十进社区”。这种贴近居民、针对性强的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中药进社区、博士专家进社区、康复训练进社区、营养膳食进社区、体质监测进社区、关爱老人进社区、健康书屋进社区、宣传教育进社区、精神卫生进社区、计划免疫进社区。通过这些服务,要让慢病患者逐步掌握合理用药、科学保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医药费的支出;残疾人、精神病人得到系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妇女(儿童)在各个生命周期里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保健知识。要让居民通过专业体质监测,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闲暇之余,到健康书屋免费上网、浏览各种健康书籍。通过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使社区居民享受到较完善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为让这个新生事物在社区生根开花,郑州采取与居民签订《郑州市家庭医疗保健协议》的方式,建立医生和家庭的联络机制和关系,明确责任,规范片医行为。《协议》包括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妇女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慢病管理、基础医疗及以双向转诊等服务内容,实施一对一的契约化服务。从目前已签订13.7万份协议实施的效果看,当居民有了“头痛脑热”,既可以到就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诊治,也可以给“片医”打电话,不仅能够得到及时的服务,而且诊治的费用比大医院低廉。如果病情变化需要转诊到大医院,“片医”会完成预约专家、联系检查、住院等事宜,通过社区转诊绿色通道,享受免挂号费及检查费优惠的政策。在郑州社区,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已不再是梦想。

2、如何更加贴近居民?

目前在社区活跃的“片医”团队,统一的蓝色服装和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新郑州的一道亮丽风景。

让“片医”主动贴近居民最大的动力是细化的片医服务职能。按照分片包干、主动服务的理念,郑州把每个社区按1000-1500户居民划分成若干服务区,每个服务区配备1名社区医生和1名社区护士组成一个片医小组,每3000-4500户居民配备1名防保人员参与片医小组日常工作。在每个服务区都设有片医小组的公示牌,居民手里有自己“片医”的联系卡,“片医”手中有服务区域的楼宇图,进到社区便知道这栋楼有几个老人或慢病患者随访了,哪家的孕妇该做围产保健了,谁家的宝宝该做计免了,一目了然。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规范形象,统一服务形式也十分必要。为了展现片医健康良好的精神面貌,郑州除了为“片医”统一着装,配备电动自行车外,还统一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及健康管理软件,统一购买了营养展示物品、体能监测仪,增添了健康书屋,统一制作了家庭联系卡、公示牌和宣传彩页,做到片医形象“十统一”。组建的“片医”文艺队,自编“片医之歌”,开展“片医”文化建设,融洽与居民的关系。

郑州适时提出实施“地图式定位责任管理”目标。2011年开通了“郑州片医网”,对所有“片医小组”成员进行网络定位标注并向市民公布,将附近转诊医院特别是特色医院一一标注在内,居民通过地图可以查询自己住所附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名称、地址、电话,可以查询自己所在小区片医名单和联系;可以查询有关政策法规、健康常识等等,网络服务为居民编织了一张健康保护网,他们手持“健康地图”心里清清楚楚。郑州还利用城市公交车、候车厅刊登片医公益广告,在电视台、电台做公益节目,通过“我给片医提意见,我为片医找盲点‘的公益宣传,欢迎广大市民通过“12320”热线、局长信箱等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设有专人负责解答并督促落实,努力消除“片医”服务盲区。

3、如何确保郑州片医模式的发展后劲?

“片医模式”不做“飞鸽”做“永久”,建立保障其健康发展的平台是郑州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开发领导,营造良性发展氛围。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了由主管市长任组长,多部门参与的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目标管理责任制,为郑州片医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按照市、区两级财政46的比例,公共卫生补助经费由2007年的人均10元,提高到了2008年人均20元、20092010年达到人均35元,近4年来中央、省、市、区四级财政累计用于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达到9285万元,用于社区建设的各类资金达到5.5039亿元,为郑州片医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二是引进人才,打造高素质服务团队。为提升片医团队的整体素质,通过从领办、主办医院抽调人员,返聘部分老专家定期到社区坐诊,公开招聘大学生进社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等途径。近几年来共引进、调整1500余名医务人员到社区工作;举办高级培训班、岗前培训班、各类技能培训班,走出国门,学习先进经验,对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强化技能培训,使社区卫生的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三是加大投入,打造社区信息平台。郑州市投资2000多万元,计划在3年内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并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建设全行业、全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建成后,通过对全市居民全生命过程的健康档案建设和管理,使得健康档案在全市医疗机构共享。四是建章立制,理顺片医管理机制。郑州市出台了《郑州市社区“片医负责制”工作实施方案》、《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方案》、《郑州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和《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委托社区组织、居民和第三方中介机构每年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效率、可及性、满意度进行考核,强化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积极性。五是创建示范,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今年创建国家、省示范服务中心之前,郑州已经制定标准,开展创建市级示范服务中心活动,围绕“强内涵、树典型、促发展”主题,在全市创建了10个硬件软件达标、机构管理规范、运行机制科学、服务功能完善、社会效果显著、人民群众满意的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是强化职能,更好地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基础,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难点,郑州市政府专门印发了《郑州市建立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的通知》,协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协助“片医”为全市居民(单位、门店职工)建立健康档案,每个片医小组对辖区的居民楼院进行摸底排查,采用上门入户建档和社区宣传集中建档相结合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郑州统一了健康档案电子管理软件,全市建档率为75%,一些开展工作较早的社区达到了95%以上。七是通过片医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大讲堂活动。“郑州卫生健康大讲堂”活动举办以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市卫生局为此专门成立了“郑州卫生健康大讲堂讲师团”,发放《郑健康大讲堂》手册100万份,开办各类健康课3500次,受益群众50.67万,通过领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郑州卫生健康大讲堂”活动以及邀请知名专家为市民进行大型集中宣讲活动和片医深入社区进行健康管理及健康促进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和保健意识,减少生活中的有害致病因素,降低了疾病发生率。

郑州片医模式带来的变化

1、服务理念的转变。在服务理念上,实现了以病人为主向以社区居民为主的转变,扩大了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

2、服务内容的转变。在服务内容上,实现了由看病治疗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综合服务的转变,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方面需求。

3、服务方式的转变。在服务方式上,实现了由坐堂行医向深入社区主动服务的转变,方便了居民就近、低价享受到规范的卫生服务。

4、服务效果的转变。在服务效果上,实现了由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转变,实现了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

郑州片医模式完善中创新

盘点开展“片医负责制”工作以来的收效可圈可点;截至目前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25万份,其中全市管理65岁以上老人共23.34万人,慢性病患者15.34万人,包括高血压患者8.38万人,糖尿病患者3.8651万人;开展“健康及疾病管理”研究,对1957个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慢性病精细化管理”,开展专项健康教育,指导合理用药和科学锻炼,定期随访进行慢病干预,促使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客观地看,“片医负责制”正是以其贴心的服务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与接受。有数字表明,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2007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122.2477万人次,到2010年达到354.905万人次。片医队伍不断壮大。2007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1556人,2010年达到3218人。经八路中心的片医牛磊萍,在社区工作2年多,面对要抽调她回总院工作的院长,她朴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院长,让我留下吧,我舍不得这里的居民,他们也离不开我。”几年来,一批又一批的片医稳定在社区一线。

20091220,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关注民生”地段对郑州市片医给予报道,河南电视台“聚集中原”栏目制作15分钟专题片高度赞扬片医负责制先进的模式和取得的成绩,其他新闻媒体、网站也多次对郑州市片医工作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副部长尹力、刘谦,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郑州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今年郑州把“片医负责制”推广到各县(市)、农村,让所有的居民都能享受片医的服务。

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郑州市医疗卫生工作者体会到,要搞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政府主导是方向,领导重视是前提,创新服务是关键,加大投入是保障,培育人才是根本。今后将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继续创新服务模式,深化工作内涵,提高服务水平,秉承以民为本、利民惠民的宗旨,完善以“片医负责制”为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