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

 布袋和尚说得 2012-04-10
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
作者: 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添加日期:12年04月10日

  益阳市中心城区被纳入长株潭都市区区域范围

  2015年,环长株潭城市群GDP达到2.1万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长株潭试验区官方网站4月8日发布的《湖南省“十二五”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消息称。该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并下发全省相关部门。

  打造1个都市区4个城市圈(带)

  《规划》列出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方面,包括2015年GDP达到2.1万亿元等。环境友好方面,根据《规划》,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0.5%,人均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二级以上)达到96%,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0年累计减少18%。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城市群节能、节水、节地指标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核心区长株潭三市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空间布局方面,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都市区。外围分别以常德、岳阳、衡阳、娄底为核心,发展4个次级城市圈(带)。其中长株潭都市区的区域范围包括长沙主城区、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湘潭市区、株洲市区、益阳市中心城区。《规划》提出,“长沙与株洲、湘潭之间以绿心隔开,株洲、湘潭之间通过共建工业园区的形式实现功能互补。益阳与都市区保持密切联系,通过产业协调、交通联系、基础设施和生态网络共建实现高度一体化。”

  构建“环洞庭生态文明圈”

  在城镇建设方面,《规划》提出,“继续加快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等6个大城市的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娄底跨入大城市的行列。”

  综合交通方面,将完善“五纵七横”高速路网,加速推进城际铁路建设,打造城市群高速客运与普速铁路交通网,加快形成“一纵一横”客运专线(“一纵”为京广客运专线;“一横”为沪昆客运专线)、“一纵二横”城际轨道(“一纵”为岳阳—长沙—株洲—衡阳城际铁路,“二横”为长沙—益阳—常德城际铁路和长沙—湘潭—娄底城际铁路)和“四纵四横”普速铁路网络(重点建设洛湛复线、侯石、宁韶、岳吉等铁路)。

  《规划》还提出,构建“环洞庭生态文明圈”。到2015年,将环洞庭湖地区建设成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森林覆盖率高、人水和谐、山水相映的生态文明发展区。推进区域内经济活动“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

  拟新增4个省级开发区

  湖南省拟新增攸县经济开发区、津市经济开发区、衡阳云集工业园区、华容经济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全省省级开发区将达45家。

  《规划》显示,将以长株潭三市为核心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生产性服务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三条产业带:集聚发展石化、先进制造、高技术产业、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的岳阳-长株潭-衡阳产业发展带;建设西线工业走廊的长株潭-益阳-常德产业发展带;重点是提升沿线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工业长株潭-娄底产业发展带。
 
安徽“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出台
作者:吴量亮  胡旭 来源:中安在线 添加日期:12年04月09日

  省政府近日印发“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任务,坚持主体功能区导向,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迁移,优化城镇布局,提升城镇功能,创新城镇管理,彰显城市文化,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具有安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城镇化的总体目标:“一带一圈一群”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皖江城市带和合肥经济圈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城市群品牌,皖北城市群较快发展,六大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壮大。城镇集聚经济和人口的能力显著提高,制约城镇化的体制障碍得到有效破解,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取得明显成效。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按照规划,全省城镇化水平将稳步提高,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3200万人。重点开发区域人口集聚水平进一步提高,皖江城市带城镇化率达到55%,合肥经济圈城镇化率达到58%,皖北城市群城镇化率达到46%。现代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其他设区市为节点,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得到完善。合肥市中心城区人口340万人,芜湖市中心城区人口175万人以上,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布。

  同时,城市经济实力将不断提升。设区市市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0%,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或若干特色产业集群,城镇提供就业岗位能力显著增强。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城市交通、信息、水电气供应、防灾减灾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完善,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地下综合管沟建设试点启动实施。城镇低碳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